飄天文學 > 明末:從渾河血戰開始 >第九十五章 買糧歸來
    天啓元年十月十一日。這天一早,嚴亦飛等人就遠遠的看見從島的南方,出現了大片的白帆,那明顯是一支船隊,看上去有十多艘海船的樣子,內中有三條二號福船,剩餘的都是些普通沙船。

    此時石城島上的百姓們都在紛紛議論,這直直往石城島駛來的船隊是屬於什麼勢力的。

    其中有人說是建奴的,嚇的身旁很多婦女都驚聲尖叫。有說是海盜的,造成的效果也差不多,也有說是不是朝廷的船隊送來補給,衆百姓都說要是這樣就最好了。

    討論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此時,站在石城山上遠眺的嚴亦飛,在心中默算了一下日子,暗道:“應該是他們回來了。”

    當然,嚴亦飛也不太相信後金方面此時有能力組織這樣的船隊進行登陸作戰。按照嚴亦飛所看的歷史書籍,這後金政權至少要到了崇禎四年孔有德率領船隊投降之後,才具備了基本的出海能力。

    也不太可能是海盜,雖然明末時期各路海盜趁着大明水師腐朽,逐漸發展出了龐雜的勢力,像此時的大海盜劉香、鄭芝龍等人,手下都擁有船隻數百,投靠者上萬。但是這些大海盜們大多都活躍於廣東、福建一帶的的沿海,偶爾去去浙江海域。嚴亦飛從沒有看過這些海盜北上來遼東和黃海的記錄。

    至於北方的本土海盜,則基本沒有成勢的,畢竟這北方靠近京師。北地的水師雖然也腐朽,但是還是要比南方同行們戰鬥力強一些,因此北方的海盜大多以單船或者兩三隻船爲主,主要目標也只是一些落單的商船和漁船,並沒有能力組織起如此大的陣仗。

    不過爲了穩妥起見,嚴亦飛還是命令戰兵們列隊集結,以應對有可能的風險。

    不過等那船隊逐漸靠近,之前疑慮的衆百姓都是鬆了一口氣。只見那領頭的一艘二號福船,正是之前將他們運載到石城島上的那一隻,而船上不斷迎風飄揚的一面“王”字大旗,則是彰顯了這支船隊的主官,正是水師加守備銜千總——王輔。

    看到是王輔和胡常平等人歸來,嚴亦飛也是心中暗喜。此時距離第一批遼東百姓登島已經過去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就算是第二批百姓,也上島有段時間了。

    此時已經是秋末冬初,雖然嚴亦飛組織百姓們開墾了不少荒地,還實驗性的播種下了一些冬小麥,但是明年秋天之前,田地裏是不可能產出足夠的糧食來供給他的百姓和軍隊。

    而第一批隨百姓帶來的糧食,此時已經喫的差不多了。雖然嚴亦飛又花了每石一兩一分銀子的高價,來收購石城島上原住百姓的存糧。但是這石城島還是一個以捕魚爲主的海島。在嚴亦飛等人到來之前,島上只在西呂家屯和潘家屯中間,也就是今天石城鄉駐地附近,開墾有熟田七千餘畝。

    在島上原住民各家都留有自家一年的存量之後,嚴亦飛總共只收購到了一千四百多石糧食,這些也只夠島上百姓和軍隊食用大概一個月而已。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好在此時王輔與胡常平及時歸來,否則別說參加年底那場戰事了,就算是能不能讓這些百姓活到年底都是一個大問題。

    等王輔的船隊靠岸之後,首先從船上跳下來的那人,正是已經月餘未見的王輔。王輔這人生性比較豪爽,嚴亦飛也是一個隨和好交的性子。雖然此時二人的職位相較於初見之時發生的逆轉,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二人之間的友誼。

    只聽王輔哈哈的笑着對嚴亦飛笑道:“嚴兄弟,當哥哥的這趟去的久了一些,不會擔心哥哥捲了錢跑路了吧。”

    嚴亦飛也是豪爽的笑着對王輔說道:“哈哈,王大哥可是冤枉小弟了,這一路上辛苦了吧,走,去我那裏休息敘話,我準備了幾個小菜,爲大哥接風洗塵。”

    王輔聞言則連聲說道:“哎,嚴兄弟,不急不急,你之前交代給哥哥我的任務,還沒有交差呢,等把這船上你託付我買的貨物卸下再說。否則此時你讓哥哥喫飯,就算是一桌山珍海味,也喫的不香啊。”

    嚴亦飛笑道:“好,那就隨哥哥的意願,我們先卸貨。”

    此時胡常平也從船上下來,向嚴亦飛覆命,嚴亦飛都不用問,只看那年輕人那臉上藏不住的笑意,就知道這趟去山東的採購十分順利。

    此時王輔向嚴亦飛解說道:“自從那日我和小胡兄弟出發,我們是一刻不停,直奔登萊而去。俗話說貨比三家,我和小胡兄弟怕是比了十三家都不止,終於找到一家物美價廉的糧店,那店主看我們足足要八千石糧食,就將糧價降到了九錢五分每石,這樣一共八千石糧食,就用去了七千六百兩銀子。”

    “嚴兄弟你給的銀子剩下四百兩,我臨行前聽你說還缺少生鐵、銅還有硝石,就又買了一些。這生鐵每斤價格約一分銀子,我就花了兩百兩銀子買了兩萬斤鐵。另外是銅,我大明銅價約八分銀一斤,我又花了一百六十兩銀子買了兩千斤銅,剩下的四十兩銀子又買了兩千斤的硝石。不過嚴兄弟,你要這麼多銅幹什麼,是要自己鑄炮嗎?”

    嚴亦飛笑而不語,只是對王輔說道:“王大哥,你隨我來。”

    本文>-首發站點爲: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到了嚴亦飛的守備官廳,嚴亦飛拿出了幾枚銅錢,從中挑出一枚,對王輔說道:“王大哥你看看這枚銅錢如何。”

    王輔雖然沒明白嚴亦飛的意思,不過還是接過銅錢,仔細觀看之後,對嚴亦飛說道:“嚴兄弟,這銅錢質地疏鬆,鑄工較差,其中八成是鉛,含銅重不過二分,這樣的錢都是民間私鑄,一兩銀子大致換一千五百枚銅錢吧。”

    嚴亦飛點點頭,這王輔多年走南闖北,又對這孔方之事極爲感興趣,因此他對這銅錢瞭解這麼多也在意料之中。

    嚴亦飛又對這桌子上另外幾枚銅錢說道:“王大哥,你看這幾個銅錢呢?”

    王輔隨意撿起幾個,在手中墊了墊,說道:“這幾枚銅錢大小厚薄都全不相同,也都是民間私鑄,這錢又薄又小,表色黑沉,成色比起剛纔那個銅錢更是不如,全重不過四分,裏面幾乎都沒有什麼銅,這樣的錢怕是三千枚也未必能折一兩銀。”

    從這個小小几枚銅錢上就足見明代幣值之混亂,明代錢銀混用,兌換比例又不穩定,對百姓十分不便,白銀單位能到很小,釐以下還有毫、絲、忽、微,但一釐的重量都只有三毫克多,所以日常生活買賣交易不可缺銅錢,而遇大筆交易和交稅,又必得用銀,換來換去之中價值已經被盤剝多次,官紳有能力者常利用此漏洞生財,明廷雖多次嚴令禁止私錢製做和流通,但收效甚微。官錢製做太少,民間交易所需銅錢缺口很大,各地私錢氾濫,而這質量,也是越做越差。

    最後,嚴亦飛又拿出了一枚銅錢給王輔看。

    王輔看後說道:“這個也確實是假錢,我大明的制錢是銅六鉛四,而你這拿出來的錢是銅四鉛六,如果仔細分辨的話,可以看出來這錢更黑、也更厚,不過比起剛纔那些銅錢卻是強了不少。”

    “嚴兄弟,你可是打算自己鑄造私錢,這可是殺頭的買賣呀,弄不好還要株連九族,你可要三思啊。”說到這裏,王輔已經明白嚴亦飛想要幹什麼了,連忙勸說道。

    “王大哥聽我慢慢解釋。嚴亦飛石一點也不緊張,笑着看向緊張的王輔,接着說道:“這些造出來的錢幣,我都是送去海外的,準確地說就是倭國,這樣是不是就不犯殺頭的死罪了。”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嚴亦飛其實也也打算做點海貿,日本自然是這個時代最好的目標,歷史上來講,其實很奇怪,日本長久以來一直缺錢,所以始終從明朝進口大批的制錢,在日本市面流通的統統都是大明的銅錢。

    但是日本國內此時卻有大量的銅和銀,到了十七世紀初,隨着日本礦山技術的不斷髮展和越來越多礦山被發現,日本的銅價格不斷下跌,此時只有一斤四分銀子,足足比大明便宜了一半,這種本來是限制出口的戰略物資一度竟然比同重量的制錢還要便宜。

    而隨着石見銀山的發現,日本的產銀兩也一度高達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嚴亦飛繼續向王輔解說到:“倭國使用的都是我大明的銅錢,雖然我不明白日本人爲什麼不早點自己鑄錢,但兄弟我並不打算放過這個機會,世上什麼買賣還能比得過造錢的?雖然開始的盈利估計會很有限,我們暫時沒有足夠的資本,不過如果能不遭遇到任何海難、扣留或生產事故的話,這是一樁每兩個月就翻一番的滾雪球生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