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末:從渾河血戰開始 >第一百三十三章 肉食來源
    “可以先試製兩門,目前我島上的鐵料、銅料暫時還不夠使用,我還會派胡常平兄弟去跑一次登萊,需要多少用料可以列一個清單給我,在這方面不用擔心,你們能夠得到優先的保障,此外,你們在澳門炮廠製造出火炮之後,有沒有試炮的步驟,是怎麼試炮的?“

    弗朗索瓦回答道:“嚴將軍,當然要試炮,我們炮廠對於鑄炮要求嚴格,試炮的要求則更嚴格,每門炮做成便要試炮,一般要裝正常裝藥量的兩倍發射藥,進行一次點放,若是經測試炮身不發生斷裂或是破損,然後纔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測試,然後確定下標準的用藥量。”

    “我聽說你們佛朗機炮兵專門有一種叫做規尺的工具,是確定裝藥量的?“

    “是的,將軍閣下,我們鑄出的各炮炮身長短、厚薄不一,且有的銅製,有的鐵製,所以每炮所用的規尺皆不相同,使用的時候用規尺在炮口一比,便可讀出尺上藥量,如此可以做到精確用藥量。”

    嚴亦飛聽了之後也明白了,這規尺就是一種直觀的告訴操炮的炮兵,該用多少裝藥的工具。

    隨後他繼續對弗朗索瓦說道:“咱們的火炮試用標準也參考你之前在澳門炮廠的做法,不過還要加上關於機動性、後勤、殺傷力、射擊速度、操作簡便性的測試,測試完之後,按照公沙的西勞先生以及炮隊的意見修改炮型,還有要要估算生產成本和生產速度,這些希望弗朗索瓦先生都能兼顧到,如果有困難和問題,可以隨時找我反饋。”

    弗朗索瓦聞言後,驚訝的嘴巴張的大大的,他沒想到一個明朝最偏遠地方的武官,能懂這麼多有關於制炮的知識和管理方法,嚴亦飛剛纔說的那些,其實對他一個工匠來說,已經有點超綱了,這些都是原來炮廠的高級管理人員纔會涉及到的。

    不過他還是把這件差事應承了下來,畢竟,他也是因爲不願意當一名普通的工匠,纔來到這石城島上的。

    隨後嚴亦飛又對翟樹林說道:“翟匠頭,一會你把工坊的工匠的薪水制度,也給弗朗索瓦先生講解一下,徒弟帶得越多。月餉越高,每有一個徒弟能獨當一面,還有額外獎勵。“

    第二日一早,嚴亦飛照例帶領他的石城軍跑操,此時雖然在南方已經是春天,但是小冰河時期的石城島,卻還是飄起了雪花。

    訓練了一會,嚴亦飛卻突然發現,遠遠的,正有人在仔細的觀看着自己軍隊的訓練嚴亦飛招呼執勤的戰兵詢問,一個站崗的戰兵答道:“是公沙先生,公沙先生太陽還沒升起來的時候,就起來在我石城堡內閒逛了。”

    石城軍的士兵都覺得公沙的西勞這個名字太長了,所以都簡稱爲公沙先生,甚至還有叫公先生的,全然不顧那根本不是人家的姓氏。

    嚴亦飛點了點頭,隨後朝着公沙的西勞所在的方向走去,離的近了一看,卻差一點笑出聲來,只見穿着一套不合身的鴛鴦戰襖,頭上卻帶着一頂西式的帽子,因爲下雪,此時公沙的西勞全身上下,包括眉毛和小鬍子,以及臉上的汗毛也都變成了白色,在配上混搭風的穿着,實在是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公沙的西勞向嚴亦飛優雅的行過禮之後,對他說道:“將軍,您的士兵是非常好的士兵,過去我對明國的士兵是有些誤解,看來貴國不缺少喫苦耐勞的士兵,而且您軍隊中這種氛圍也很讓人心馳神往。“

    聽了歷史上著名人物的誇獎,嚴亦飛心裏還是有點飄飄然的。隨後他對公沙的西勞說道:““你們二位也不必把自己當僱傭軍,若是以後住得習慣了,大可在我石城島上安身立命。”

    公沙的西勞在腦海中想了想,這石城島雖然偏僻,但到這兩天他所看到的一切都很讓他新鮮。這裏生活很安寧,街道整潔,沒有乞丐,有一種欣欣向榮的感覺。

    而且眼前這位將軍十分親和有禮,讓他更加心生好感。而且他在這裏的待遇也很好,遠遠超過他在澳門所得,因此他對留在石城島,也開始有些動心了。

    由於快到農忙時節,士兵們的訓練,也堅持不了多久了。石城軍雖然在嚴亦飛的設想中,是一支職業化的軍隊,但是暫時沒有戰事,面對即將到來石城島上的春耕,他還是選擇暫時解散軍隊一小段時間,讓各人回去忙農活,畢競他此時還是很缺少人力和勞力的。

    而對於各軍士來說,訓練雖然苦,但是衆人卻還是更喜歡軍營這個地方。在這裏,每餐米麪可以三頓,每頓喫到飽,每天還有二兩肉,這在這個年代可真是一種享受,更何況每個月還有一兩銀子的餉銀髮下,每逢戰事還有額外獎勵。

    而要是在家內,他們都是家內的壯勞力,只能每天盤算再盤算這家口每日的喫喝用度。

    不過關於肉食問題,負責民事的劉傑宗不久前向嚴亦飛彙報——這石城島上的存肉快沒了。

    只有提供足夠的肉食,纔可以讓軍士們身體強壯,讓他們有體力忍受高強度的軍事訓練,使他們將來成爲精銳部隊。肉食還可以減少軍士的夜盲症,使嚴亦飛將來發動夜襲成爲了可能。

    嚴亦飛想了想,大明一斤爲十六兩,約爲後世的六百克。要如此算的話,嚴亦飛手下的五百多戰兵,這一年下來就要喫掉兩萬多斤肉類,這還不算堡內普通百姓的肉食的喫用。

    而且隨着石城島上的士兵和百姓的人數越來越多,這肉食,也將越來越成爲一個突出的問題。

    眼下大明的肉食較爲單調,除了豬肉、羊肉,就是雞鴨魚等。至於牛肉,在明朝可是輕易喫不到的。

    雖然石城島周邊有着不錯的漁業資源,可以爲石城島的軍民提供足夠的魚肉,但是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喫魚的,就算是喜歡喫魚每日都喫也會喫膩,所以也要穿插其餘肉類攝入,這從營養的角度考慮,也是應該的。

    而如果其他種類的肉都要買着喫,難免是一筆很大的花銷,嚴亦飛決定還是自己搞一些養殖業。

    至於採用什麼種類的肉食來源,嚴亦飛決定養的牲畜種類多一些,肉食來源雜一些,這樣才能避免一場瘟疫就讓島上的牲畜絕戶絕種。

    不過首先排除養羊,嚴亦飛在後世雖然最愛喫羊肉串,不過石城島顯然沒有足夠的空間和草原用來大規模養羊。

    隨後是雞鴨。雞成本低,還可以自己出去找食,不用怎麼操心,雞還可以生蛋。鴨也是如此,可以放到河裏去喫魚,同樣鴨也可以下蛋。如果等到了崇禎年間的蝗災,還可以趕着那些雞鴨到田裏去喫蝗蟲。

    不過雞鴨的傳染病可是不少,一個雞瘟過來,可以死得一隻雞都不剩。

    養魚則大可不必了,石城島上淡水資源雖然不缺,但是也談不上豐富,更何況守着大海這個資源,也沒必要在島上建池塘去養淡水魚。

    到了最後,剩下的選項只剩下豬了。其實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中國人的最主要肉食來源就是豬肉。

    這不是沒有原因的,無論是根據出肉率,還是好養活的程度,亦或是繁殖速度,豬都是最優的選擇。因此嚴亦飛還是決定他的養殖業發展,以養豬爲主,其它爲輔。

    不過在明末這個年代,養豬也是一件不容易事情,此時中國的豬種,還是傳統的黑豬,而不是後來引進的大白豬,這種豬肉質確實更香,但是出肉量可是沒法和大白豬相比。

    再加上這個時候也沒什麼剩飯剩菜之說,人都不夠吃了,豬還有得喫?也就更談不上什麼飼料了。餵豬只得喫豬草加些糠。也因此這明朝的豬,養一年也不過一百四、五十斤,而其中出肉大概便是七十斤到九十斤肉,也就夠石城軍一天的食用。

    而且大規模養豬,會下仔的母豬與衆多的小豬仔也不好找,只能讓胡常平去登萊一帶購買,不夠經過海運回石城島,卻不知損耗會有多大,不過嚴亦飛還是決定,先養二百頭豬吧。

    胡常平也接受了王鬥讓他去購買豬仔,雞仔、鴨仔的任務,帶了銀子,還有兩個經驗豐富的老農民,再次踏上了前往山東的海船。

    在胡常平帶人去購買畜種的同時,嚴亦飛也調了一批的石城島的百姓,在今天石城山的北側,修建了一個畜場。

    畜場等當然不能養在石城堡內,否則堡內的居民就別想正常生活了。

    這石城島的畜場,主要是一些豬圈,在豬圈的旁邊,又建了一些的鴨圈與雞圈。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