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末:從渾河血戰開始 >第二百四十八章 視察軍工(上)
    不過嚴亦飛試圖製造玻璃和水泥的計劃破產了,他雖然也造了一臺由水車帶動的鼓風機,並讓工匠製造了坩鍋,但是可能還是溫度不夠的原因,沙子就是拒絕熔化成液體的二氧化硅,另外石灰石也同樣地頑固不化,所以玻璃、水泥這兩樣東西嚴亦飛一樣也沒有得到。

    我們的嚴亦飛在後世也只是一個本科生,而且大學學的指揮專業的他,所學與物理、化學也基本毫無關係,因此他這個穿越者在這方面也無能爲力,只是眼睜睜的看着白白往裏扔了幾百兩銀子和不少人力。

    在天啓三年年初到達石城島的三千餘遼民中,還有十幾戶的工匠或是鐵匠,這些匠戶嚴亦飛毫不猶豫地統統給他們收編了。

    他們到達石城島的工坊時,還得到了一個前輩——也就是現任石城島工業局主事翟樹林的現身說法。那個勞苦功高的工匠現在不僅是一局主事,同時嚴亦飛還爲了滿足這幾個民政系統中“官迷”的心理滿足,還讓他們統統加入了軍籍,現在翟樹林也是堂堂大明副千戶,從五品的官身了。

    同時石城島的福利薄上也記錄着他的名字,待將來收復遼東後這個兩年前還是一文不名的工匠,可以得到遼東的百畝土地和三頭耕牛。

    嚴亦飛對於盔甲下一步的構想是搞出胸甲來,同等重量下,胸甲的防禦力肯定是高於其他一切形式的甲冑的,百年前的歐洲胸甲,在理論上就已經可以免疫弓箭。不過無疑,這方面還需要投很多銀子和人力進去,不過一旦胸甲製造出來,想必會進一步提高石城軍的作戰能力。

    ……

    看過了水力鍛造機,嚴亦飛前往視察軍工系統。

    因爲軍工作坊,尤其是火藥作坊十分危險,因此位置遠離人煙稠密的石城堡三裏多,從水力鍛造機處前往軍工作坊,還要路過石城堡一次。

    發展到現在,石城堡已經成一個明末時期繁華的大城,全堡人口超過三萬,更有外來的遼民正源源不斷的涌入。

    不過因爲石城堡容量有限,不可能將所有流民都安置的下,因此源源不斷的難民,因此嚴亦飛不得不在石城堡外臨時建了幾處臨時安置點,他們當中,已經開始有人被挑選進入黃骨島堡附近種田的,或是石城島內牛石犬、西北溝、姜家樓等地,負責種田、捕魚、養鴨等諸事。

    這些百姓是幸運的,因爲一旦被挑選出來,意味着他們可以喫好飯,臨時安置點的伙食雖然也將將夠他們喫飽,但是顯然不能與喫好沾上邊。

    更要緊的是,他們看到希望,他們在石城島官方安排下前往各處做事,如果表現好,經嚴格考察,他們可以擁有正式戶籍,未來分田分地,子弟參軍,過上與早先上島的百姓一樣的好日子。

    有比較纔有幸福,看那些逃難而來百姓的樣子,石城島的百姓們不由慶幸感慨。

    現在在石城島這個地方,有一份當地的正式戶籍,在整個遼東是一件很體面的事情。

    很多在石城島有親戚的,即使他們身處內地,家鄉暫時還沒有收到建奴荼毒,也不斷有人隨着石城島前往山東、天津等地貿易採買的商船舉家過來投奔。過來後,他們可做點小買賣,石城島上人口興旺,家家戶戶有糧有銀,再嚴大人開放商業之後,在這裏做買賣也很容易。

    就算不做買賣,他們也可以幫當地百姓耕田,在他們家子弟出去作戰的情況下。還可以去漁場、工坊、鹽場做事,總之活口的機會很多。

    現在又有消息傳出,嚴參將要在石城島以及黃骨島堡,未來甚至整個遼東半島大規模修橋鋪路,建立屯堡,未來修建店鋪廠房等,都需要大量人手,這些都是機會。隨着每日人流的涌入,在黃骨島堡附近那些在去年冬天放棄燒燬的各處哨塔屯堡重新興盛起來,境內的十幾個屯堡及周邊,都開始逐漸成爲人煙密集之地。

    特別是石城堡本堡,在嚴亦飛的治理下,人口不斷增加,但隨着人口的增多,顯然城池內住不下這麼多居民。擴建的房屋沿着城外增加一圈又一圈。

    石城島這個地方,韃子打不過來,也沒有匪徒敢打百姓們的主意,就算住在城外,大夥也很安心。

    當然,由於隨着大批流民的進入,也難免其中會有來自各方勢力的探子或是細作,石城堡地界集中了嚴亦飛系統大部分庫藏之銀庫,糧庫,軍工,畜場等要害部門,還是新兵訓練的重要場所,因此,想要從各條道路進入這些要害部門時,還要經過一系列嚴格的盤察,特別堡西一帶的軍工場所,更是生人勿近,違者格殺勿論。

    在到達軍工廠之前,是石城島的家禽、家畜的飼養場,考慮到衛生原因,這些部門也被設置在石城堡郊外。

    現在石城島利用草場大規模養雞,利用大海大規模養鴨,加上還有一處牛羊畜場,可以大規模出產雞鴨牛羊肉。在糧食產量提不上去的現今大明,軍民飲食結構中增加肉、奶的比例,不但可以強壯身體,還可以減少對糧食的需求。

    嚴亦飛到達軍工廠時,除了手頭有實在離不開活計的工匠外,其餘人等全部出來迎接,工匠們都不吝毒表達自己向嚴亦飛的崇敬之情。

    看如今的樣子,嚴亦飛自己也很滿足,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想想也是足以自豪的事情。

    嚴亦飛此行主要是視察石城島的軍工諸事。幕府機構設立後,下面便有工業局,統管石城島所有的火藥廠,軍服廠,火銃廠,盔甲廠諸廠,哦對,還有弗朗索瓦的火炮廠。

    嚴亦飛進入工坊之後,被劉傑宗、翟樹林以及工匠如衆星捧月一般圍在中間。二人作爲民政主管和工業局主事,領導視察,他們自然要陪在身邊。

    嚴亦飛只是詳細觀看各處工坊,從火藥廠一直看到火銃廠,相比當初小作坊的凌亂,現在各廠完善了許多,也不再有工匠缺失的顧慮。

    嚴亦飛的石城島系統現在總人口已經超過五萬,內中至少有好幾百的工匠,再加上早先培養出的工匠學徒,就已經足夠使用。

    這些工匠一旦到達石城島之後,就會一一被統計出來,紛紛送入各廠中,只要嚴亦飛的錢糧跟得上,未來在幾年之內,他都不會有工匠之缺。

    嚴亦飛此次還是爲燧發槍而來,比起礙手礙腳,雨天無法使用,作戰時要拖根長長點燃火繩的火繩槍,燧發槍頗有優勢,也是歷史的大勢所趨。

    當然,燧發槍不是沒有毛病,燧石冒出的火星經常不足以引燃火藥,使啞火現象

    時有發生。

    之前曾有一名叫石東平的工匠研製成功,不過試製出來的燧發槍的發火率也是太高,達到兩成五以上。

    其實這燧發槍的發火率,主要取決於兩個東西,一個是板簧,一個是燧石。

    燧發槍對板簧的要求,比火繩槍、火帽槍都要高的多,需要用中高碳鋼做調質處理,才能保障板簧多次重複擊發還能保持足夠彈力。

    在十七世紀時的大明,鍊鋼技術做不到批量生產合格指標含碳量的中高碳鋼。但是嚴亦飛在後世看過《明末海國圖志》的記載,當時歐洲比較常用的板簧是用加鉛淬火的滲碳技術製造的,雖然效果還是比中高碳鋼略差,但是也已經足夠使用了。

    而在歷史上,板簧問題是直到十八世紀歐洲工業革命時纔得到較好解決的。

    另外一個影響燧發槍發火率的因素就是燧石,燧石需要有高品質的燧石礦,還要能滿足長期供應,因爲燧發槍上的燧石是個消耗品,好在嚴亦飛知道,在後世莊河附近,有一處高品位的燧石礦,如此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除此之外,一塊高品位燧石,打個十幾槍就得必須重新切削修型,多修幾回切削多了就得換新的,跟削鉛筆頭似的,而將燧石切削成什麼形狀,對於發火率也是有一定影響的,只有慢慢探索才能保證足夠發火率。

    在將這兩點改進意見提供給石東平之後,這個年輕的工匠如獲至寶,馬上夜以繼日的投入改進燧發槍的工作當中,如今過了數月,終有所成。

    最後,經過嚴亦飛的親手試驗,經過改進的石城島燧發槍啞火率已經降低到一成上下,在這種情況下,嚴亦飛認爲就可以大規模進行生產了。

    不過燧發槍還不止啞火率一個問題,現在的燧發槍扣動扳機需要很大的力度,從而影響精度。

    燧發槍還有一個嚴重缺點,就是延時發射。從扣動扳機到真正射出,有一個明顯的延遲過程,任何對移動的目標開火,射手射擊前都必須考慮這個問題,而且目前沒有任何解決該問題的方法,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進行改進。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