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史上最強太子 >第89章 今日開國,五大旨意
    大元至正二十四年,龍鳳十年,正月初一。

    應天城,中書省大殿。

    “吳國公駕到,世子駕到!”

    “臣等恭迎吳國公,恭迎世子!”

    數百文武大臣大禮參拜。

    咚咚咚~~

    腳步聲聲,朱元璋和朱標走入了大殿。

    朱元璋頭戴着八梁冠,身穿大紅麒麟袍,居中而坐。朱標頭戴七梁冠,穿一身緋色窄袖圓領袍,渾身上下纖塵不染,在側坐相陪。

    “免禮,衆卿平身!”

    “謝吳國公!”

    朱元璋道:“今日乃是正旦佳節,理應休沐。諸位愛卿若有緊急事務,速速奏來,咱馬上處理。若都是不急之務,今天就不必提了,咱們就此散朝,回家過節便是。”

    “臣有十萬火急之事,請吳國公務必今日處理!”

    按理說,無論何人在早朝上奏事,都得事先咳嗽一聲,其名“打掃”。那意思是告訴別人,我要奏事了,你們別說話。如果幾個人同時想奏事,就按照咳嗽的順序進行發言。

    但是,今天,朱元璋話音剛落,就有一人未曾咳嗽便迫不及待地高呼起來。似乎,他真有火燒眉毛之事,非得朱元璋馬上給解決不可。

    朱元璋道:“哦?邵平章有何言語?”

    邵榮大禮參拜,朗聲道:“元廷無道,兵戈四起,災異連年。千千萬萬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他們盼太平,有如嬰兒盼父母,久旱盼雲霓。吳國公舉義軍於濠州,連戰連捷,使三千里之地得太平,千萬百姓安居樂業。如此功業,國公二字焉能配之?臣邵榮不答應!吳國四十萬虎賁不答應!我吳國千萬百姓不答應!請吳國公今日即吳王位,以安天下軍民之心!”

    “請吳國公今日即吾王位,以安天下軍心之心!”

    呼啦啦~~

    徐達、廖永忠、俞通海、馮勝等衆武將,李善長、劉基、宋濂、胡惟庸、朱升等文臣,緊隨在邵榮之後,高聲呼喝,大禮參拜!

    朱元璋卻微微搖頭,道:“哪裏!咱朱元璋不過是淮右布衣一名,身份低微,德行淺薄,能爲吳國公已經是邀天之幸,哪敢復望王者尊位乎?此事再也休提!”

    “誒!上位說得這是哪裏話來?”李善長道:“元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兵戈四起,民不聊生。上位英明天縱,提三尺劍,掃平羣醜,開三千里太平!如此功業,豈非天命乎?如此功業,非王位能配之乎?臣等請吳國公今日即吾王位,使名實相副,以安天下軍民之心!”

    “臣等請吳國公今日即吾王位,使名實相副,以安天下軍民之心!”

    劉基、宋濂、胡惟庸、朱升等文臣,邵榮、徐達、廖永忠、俞通海、馮勝等武將,緊隨在李善長之後,高聲呼喝,大禮參拜!

    朱元璋卻依舊搖頭,道:“方今之世,戎馬未息,瘡痍未蘇,天命難必,人心未定。若吾遽稱尊號,誠所未遑。昔武王克商,戢干戈,櫜弓矢,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大告武成,然後與民更始,曷嘗遽自稱尊?今日之議且止,俟天下大定,行之未晚。”

    朱標站出來,大禮參拜道:“父親大人此言差矣!武王伐紂後,雖名稱王,實華夏天子也!今之王位,不過周之諸侯也!以父親大人之功業,稱王有何不可?請父親大人,今日即吾王位,使名實相副,以安天下軍民之心!”

    “臣等請吳國公今日即吾王位,以安天下軍民之心啊!”

    “就算上位淡泊名利,也得爲俺們這些出生入死的將士考慮吧?除了您,俺們誰都不認!王!上位就是俺們的王!只有上位纔是俺們的王!”

    “別攔着我!誰也別攔着我!上位如果不稱王,我……我就死諫於此!”

    “上位稱王,非爲自身富貴,實爲吳國百姓也!爲了吳國百姓,我也願意死諫啊!”

    ……

    羣臣緊隨在朱標之後,第三次大禮參拜,呼喝聲聲。

    好像朱元璋不馬上稱王,就是天下最大的負心人,對不住吳國所有的軍民百姓。

    好像朱元璋只要耽擱一刻不稱王,吳國百姓們就會失去精神支柱,大家就恨不得當場去死!

    事情發展到現在,程序走得就差不多了。

    首先,邵榮率領武將請朱元璋稱王,文臣響應,朱元璋拒絕。

    緊接着,李善長率領文臣請朱元璋稱王,武將響應,朱元璋拒絕。

    這就是兩辭兩讓。

    當皇帝才三辭三讓,朱元璋只是稱王而已,兩辭兩讓足夠了。

    最後,朱標率領文武大臣,代表吳國全體軍民百姓,請朱元璋稱王。

    朱元璋就理應答應了。

    “好吧!”

    朱元璋道:“卿等爲百姓計,推戴咱坐這王位。咱就苟且因循,坐了這吳王的位子。今後,爾等將相大臣,當盡心竭力輔佐於咱。咱們君臣一體,建立不世之功,爲天下百姓開萬世太平!”

    “臣等遵旨!吾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朱標打頭,吳國數百大臣再次大禮參拜,口稱千歲。

    至此,禮成。

    朱元璋正式登上了吳王之位。

    朱元璋道:“咱既爲吳王,當定吳國大政。今日,有五條旨意宣告天下。其一,我吳國,當以中書省總攬天下軍政大事。中書省內,左、右相國爲正一品,平章政事從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參知政事從二品,左、右司郎中正五品……以李善長爲右相國,邵榮爲左相國,徐達、常遇春爲平章政事,汪廣洋爲右司郎事,張昶爲左司都事。”、

    “遵旨!”

    朱元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先把中書省的架子搭起來。

    原來的吳國當然有中書省,但是,每個官職到底是什麼品級。諸文臣武將到底誰高誰低,並沒有定製。

    比如李善長吧,雖然他是文臣之首,人人都知道他是宰相。但在中書省內的正式官職,僅僅是參知政事而已。表面上看起來,也就是和鄧愈、湯和差相彷彿。

    現在朱元璋終於明確了,李善長的官職是正一品,朝廷右相國。

    非但如此,朝廷的每個衙門,都是一個小朝廷。朱元璋把中書省一定,朝廷的其他部門,就都可以參照中書省設立機構了。

    完全可以說,朱元璋這第一道旨意,就建立了朝廷的基本官制。

    緊接着,朱元璋又宣讀了第二道旨意。

    “其二,興文教。治國之要,教化爲先,教化之道,學校爲本。着從今日起,在元廷集慶路學舊址設立應天府學,設博士、助教、學正、學錄、典樂、典書、典膳等官職,命宋濂爲博士,許存仁爲助教。”

    “臣等遵旨!”羣臣齊聲答應

    。武將們對朱元璋這道旨意,堪稱毫無感覺。文人們的事兒,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文臣們對朱元璋大興文教,當然是非常高興的。但話說回來,哪朝哪代的君王不興文教啊?所以,也並未多麼激動。

    事實上,除了朱標之外,現在沒有人知道,這應天府學的建立,究竟會有何等巨大的意義?

    那將是大明朝的皇甫軍校!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