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史上最強太子 >第113章 十一歲生日,今非昔比
    朱標在徐達家吃了頓午飯後,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趟中書省,和朱元璋商議種痘之事。

    朱元璋聽說了此事,當然十一分歡喜。

    很簡單的道理,朱元璋本來就是對血緣極其重視的人,而他的家人就是因爲一場大瘟疫相繼去世的。

    如今,朱標拿出了一個可能永遠解決痘瘡的方案,他能不高興嗎?

    還有最關鍵的,連徐達這樣公忠體國的人,都對子嗣如此重視,更何況其他人?

    毫無疑問,如果牛痘之術能成的話,朱家的威望真是打着跟頭的往上翻!

    尤其是現在,朱元璋已經稱吳王了,接下來的一步,就該稱皇帝了。有一個巨大而現實的問題,擺在朱元璋的面前,韓林兒怎麼辦?畢竟,朱元璋曾經向韓林兒稱臣!

    朱元璋總不能告訴天下人,這天子之位是兵強馬壯者爲之吧?最好的敘事手段,就是告訴天下人,他朱元璋天命所歸,應爲天子。

    那證據呢?

    證據呢?

    說朱標出生之時,撥雲見日,誰看見了?

    說朱標體生暗香,能讓所有人都聞聞?誰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的?

    現在,這種痘之術,完全可以推廣到全國各地!

    讓天下人永遠不染痘瘡啊!

    這是人人看得見、摸得着,還可以惠及子孫後代的好處!

    千百千年,只有他朱元璋賜予的好處!

    這不是奇蹟,還有什麼是奇蹟?這不是天命所歸的實證,還有什麼是天命所歸的實證?

    “嗯,即便一切如標兒所言,這牛痘之術,推行的非常順利,怎麼也得是三四年之後,才能基本成功了。那時候,咱也應該把張士誠消滅的差不多了,整好登基做皇帝。好!標兒今天這牛痘之術獻得真是好啊!不但好,而且真是時候!簡直是,咱想瞌睡來了枕頭,餓了整好來頓上好的酒席。”

    朱元璋越琢磨越是歡喜,

    隱隱約約間,他都覺得,這世間真有天命這種東西。天命賜給了自己這麼一個好兒子,天命讓自己父子二人做皇帝。

    “標兒啊……”朱元璋道:“再過仨月,就是你的生日了,你準備怎麼過?”

    朱標道:“往年怎麼過,就怎麼過唄。今年,有什麼不同嗎?”

    朱元璋道:“當然不一樣了。其一,今年你就正式滿十一歲了,是個整數,應與往常不同。其二,今年是咱登基爲王的第一年,也是你爲吳王世子的第一年,更應與往常不同。”

    “那父王的意思是……”

    “如今我吳國大軍主力,依舊征戰在外,大操大辦當然不可能。但是,咱可以借爲你慶賀生日的名義,向天下人頒佈三道旨意。”朱元璋道:“咱要告訴天下人,不但在咱出征在外的時候,你能替咱處理國政。就是咱在朝廷的時候,你也可以分享咱的榮耀!”

    毫無疑問,這三大旨意,是朱元璋要施恩於天下。

    朱元璋不用自己的名義,而是用爲朱標慶祝生日的名義,那就是將君王的榮耀,與朱標分享!

    ……

    ……

    時光似箭,眨眼間朱標的十一歲生日到了。

    “臣等恭賀世子壽誕之喜,世子萬福金安,福壽綿長!”

    呼啦啦~~

    數百文武大臣,齊齊大禮參拜,向朱標祝賀壽誕之喜。

    “免禮!諸位愛卿平身!”

    “謝世子!”

    諸大臣這才起身。

    朱元璋道:“今日既是世子的十一歲生日,又是咱稱王之後世子的第一個生日,理應慶賀。咱和世子商議了一下,決定頒佈三大旨意與諸位愛卿,乃至天下人同樂!標兒!”

    “在!”

    “現在,就把這三大旨意,向天下人宣讀吧!”

    “遵旨。”

    朱標答應一聲,手拿一卷黃陵聖旨,高聲宣讀:“國家興旺,首在得人。賢才來歸,必以官祿養之。然則,官祿之一絲一毫,皆民脂民膏也。如何民力堪用,而官吏又足以養廉,孤深憂之……”

    很顯然,朱元璋這第一道旨意,就是制定吳國各級官員的俸祿。從朱元璋下旨讓全國官吏上書言俸祿之事,到現在足足有半年之久,也該定下來了。

    正一品九百石!

    從一品七百五十一石!

    正二品六百石!

    從二品五百石!

    ……

    正五品一百八十一石!

    從五品一百六十一石!

    ……

    正七品八十一五石!

    從七品八十一石!

    正八品七十一五石!

    從八品七十一石!

    正九品六十一五石!

    從九品六十一石!

    要不怎麼說,朱元璋是千古第二明君呢。

    在歷史記載中,他給官員們定的俸祿,結合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其實是相當準確的。

    最終全國官吏共議之後,與在歷史記載中,他定下的俸祿大差不差。高級官員和他歷史記載中是一樣的,包含七品官在內的低級官員比歷史記載中略微多了一些。

    而且,必須說明的是,明代的“石”和漢朝的“石”,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明朝一石,相當於後世的一百八十一多斤。

    漢朝呢?一石相當於後世的六十一斤左右。

    所以,漢代的一州刺史的俸祿,和明代的二品大員差不多。

    所以,別以爲,漢代一州刺史就兩千石了。明代一品官才九百石,就是明代的俸祿太薄。

    明代的官俸相比漢代是不高,跟宋代更是比不了,但差距到不了離譜的程度。只要能嚴格執行,是能夠保障官員們體面生活的。

    “遵旨!臣等謝王上隆恩,謝吳王隆恩!”

    朝廷官員們高聲謝恩,大多數面露喜色,對這個收入非常滿意。

    道理很簡單,以前大家在朱元璋手下做事,一個七品官,也就是四十一石大米。

    現在可好,八十一五石!

    足足增長了百分之百以上,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另外,近百年的元朝統治時期,並沒有定期舉行科舉,文人們也就沒有穩定的上升通道。讀書人的地位,也就略好於乞丐而已。就算他們當了官兒,那待遇也不怎麼樣——元朝也是薄俸制,不但薄俸制,這微薄的俸祿裏面,還會有一些根本就花不出去鈔票!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近百年的元朝,早就大大的打壓了文人們的心理預期!

    不得不說,朱標今天宣佈的俸祿,比大多數人心目中所預測的,還要略高那麼一點點。

    當然了,也僅僅是高那麼一點點而已,羣臣只是面露喜色。真正讓大家非常高興的,還是第二道旨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