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史上最強太子 >第171章 以文制武,以武制文
    當然是驚天妙計。

    自古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打天下靠的是精兵猛將,坐天下靠的是賢良輔佐。

    監督文臣的問題,沒有任何明君賢臣能夠解決,當然可稱驚天!

    朱標微微搖頭,道:“如果父王說的驚天妙計,是一勞永逸之計的話,兒臣真沒有。我只有一條釜底抽薪之計,一條暫且應時之計。”

    “先說應時之計!”

    “應時之計,非常簡單。朝廷現在有兩個機構監察百官。明的是御史臺,暗的是拱衛司。拱衛司先不管,單說御史臺。父王對御史臺官員的人選,非常糾結吧?”

    朱元璋點頭,道:“確實如此。其實,這朝廷衆多衙門,最關鍵的就是三處。中書省,處理全國民政。大都督府,處理全國軍務。御史臺,監察百官。這御史臺權力極大,非得國家重臣坐鎮不可。但是,咱自從興兵以來,凡事軍務爲先。現在,文官中有足夠資格擔當大任的,着實不多。這御史臺高官的人選……誒!哈!哈哈!哈哈哈!”

    說話間,朱元璋眼前一亮,起身重重地拍了拍朱標的肩膀,道:“不愧是咱的兒子!聰明!真是夠聰明!誰規定,御史臺的高官,一定得是文官呢?”

    這纔是關鍵!

    文官之間,因爲師生、科舉的關係,比武將聯繫得緊密多了,很容易互相包庇,矇蔽君王。

    比如,張士誠的名字,就從未有文人揭穿!

    那麼,爲什麼那麼死板,一定要文臣自我監督呢?

    武將也可以啊!

    對文人最看不上眼的人,就是武將!在武將們看來,武將們刀頭喋血沙場上賣命,文人們搖搖筆桿子,和武將們獲得的官位是一樣的,憑什麼啊?所以,乾脆,直接讓武將進入御史臺,專門找文臣們的麻煩!

    什麼?武將不讀書,像類似張士誠名字的問題,依舊無法解決?並非如此!武將可以有幕僚啊!有得是,不得志的文人,願意投入武將的幕府。那些學問不夠,做不了官的文人,對那些金榜得中的文人,可是羨慕嫉妒恨的很啊!

    那麼,誰來監督武將呢?

    當然是最看不上武將的文臣們啊!在文臣們看來,武將們只知破壞,不知建設,軍紀敗壞,殘害百姓,早就該整治了!只是武將們身份太高,文人們沒資格管。現在,進入御史臺,整好找武將們的麻煩!

    如此一來,以文臣監督武將,以武將監督文臣,君王居中裁判,達到了完美的平衡!

    而且,整好順便解決了,現如今御史臺高官,沒有合適的人選的問題。

    對了,武將高官多,文臣高官少,造成了另外一個問題:武將那邊官少人多,文臣那邊官多人少。如今,整好解決一下,武將官位過少,不好安置功臣的問題,堪稱一舉三得!

    真不愧是千古第二明君,朱標稍微一提點,朱元璋就馬上想清楚了其中的關竅。

    他高興地道:“咱明天就下旨,讓湯和爲左御史大夫,鄧愈爲右御史大夫,劉基、章溢爲御史中丞,文原吉、範顯祖爲治書侍御史!以文治武,以武制文。讓那些文臣、武將,都老老實實爲咱做事。無論文武,都不得放縱!”

    朱標道:“其實,這只是暫時權宜之計而已。天下承平日久,武將變成了勳貴,文武之間的界限不再那麼分明,終歸還會逐漸腐化。”

    朱元璋道:“那麼,標兒再說說,你的釜底抽薪之計。”

    “關於這釜底抽薪之計,兒臣之前已經說過了,如今只是更進一步而已。”朱標道:“當初,咱們制定解決全國土地問題的根本之計,就是要培養屬於咱們自己的人才。其實,單單培養屬於咱們自己的人才還不夠。人是會變的,富貴之後,時間久了,這些人到底會站在咱們這邊,還是那些勳貴文官那邊,還真不一定。”

    朱元璋道:“所以,標兒你準備怎麼辦?”

    “兒臣的辦法也很簡單,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咱們培養的人才會變質沒關係,只要足夠多就行。抓一個貪官,就有十個咱們培養的人才搶着上任!只要朝廷這潭水充分流動起來,還怕他腐爛?”

    朱元璋微微猶豫,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培養那麼多人才,得多少錢?朝廷能供應得起嗎?還有,那麼多人才,卻沒有官做,豈不會天下生亂嗎?”

    “這就要靠咱們父子的手段了。”朱標道:“父王可還記得否?兒臣曾經說過,要讓寡婦營那些女子,一天能獲得相當於一個壯勞力的收入?”

    “當然記得。標兒你不僅讓寡婦營那些女子,一天有一個壯勞力的收入。而且,讓應天城近十萬女子,一天有相當於一個壯勞力的收入!朝廷光從工坊的稅收,就有十萬兩!工坊所產的布匹,不僅足以供應朝廷大軍,而且憑藉低廉的價格,遠販到了益州!”

    談到這個問題,朱元璋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他當初和朱標定下那賭約的時候,可沒想到,朱標預言能不僅實現,還大大的有富餘!

    對於應天百姓來講,讓幾乎沒有什麼生產能力的女子,獲得一個壯勞力的收入。家庭的富裕程度,直接翻倍!

    對於朝廷來講,朝廷商稅百中取三,就有每年十萬兩的收益!要知道,吳國全國的商稅收入都沒有五十萬兩!好麼,單單朱標的工坊,就佔了全國商稅的兩成!

    對於全國百姓的意義,更不簡單。

    如果光產最粗劣的棉布的話,那這工坊一天就能產十萬匹布!一年就是三千多萬匹!

    全國纔多少人口?

    雖然這工坊要受原材料的限制,現在不可能真的產那麼多匹布。應天工坊也不可能,僅僅生產最粗劣的布匹。但是,隨着大量的價格低廉的布匹涌入市場,衣料的價格直線下降。現在,連一向對外輸出布匹的的益州,都被應天棉布反攻了。

    完全可以想見,待到日後天下太平,全國的布匹價格會達到極低的程度。

    對,“穀賤傷農”,布匹價格太低也不太好,但是,那都是盛世的“幸福煩惱”了。

    穀賤傷農,和沒糧食餓死,選一個?

    布價傷工,和沒衣服穿凍死,選一個?

    在朱元璋看來,天下有足夠的布匹,就是天大的好事一樁。事實上,如今這亂世的絕大多數百姓,也是這麼想的!

    總而言之,朱標建的這個紡織工坊。工人、朝廷、民間盡數得利在朱元璋看來,簡直完美。

    朱標道:“但是,兒臣以爲,單單應天的紡織工坊,這還很不夠!兒臣想建更多的工坊,喫、穿、住、用、行,皆有!甚至要建專門生產農具的工坊,要建培育良種的工坊!到了那時候,咱們父子,將開創前所未有的盛世!不但應天百姓溫飽有餘,而且全國百姓溫飽有餘!不但百姓們溫飽有餘,而且人人有機會讀書明理!到了那時候,全天下盡是人才,任朝廷所用!父王現在的一切擔心,自然也就沒有任何必要了。”

    “標兒你這麼說……”

    朱元璋沒有馬上同意,而是站了起來,在白虎殿中踱着步子,面色陰晴不定。

    在他原本的思維裏,讓百姓喫飽穿暖,就足夠了,他就完全盡到了帝王的責任。

    然而,朱標告訴他,這是不夠的。

    隨着天下承平日久,無論是什麼靈機一動的妙計,都無法阻止朝廷的腐化墮落。要阻止朝廷腐化墮落,必須釜底抽薪,必須讓百姓們溫飽有餘,而且讀書明理!

    這能做到嗎?

    古往今來,無人能做到!

    但是,那應天城內那威力巨大的的紡織工坊,又用無可辯駁的事實,告訴朱元璋,此事是完全可能的!

    “標兒,不得不說,你嚇到咱了。”最終,朱元璋面露苦笑,道:“咱以前,最大的夢想,不過是一統天下,比肩唐宗宋祖。如果能和秦皇、漢武相提並論,就算是邀天之幸了。沒想到啊,你……你這是要推着咱,要做出遠超堯舜的功績啊!”

    朱標道:“所以,父王,到底是做,還是不做呢?”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