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史上最強太子 >第203章 華夏無久屈之理,匹夫無不報之仇
    吳二年,三月二十四。

    三月二十四本身,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即便從黃曆上講,也不過是“宜出行交易祭祀遠行”而已,連個“諸事皆宜”都算不上。

    但是,以後這個日子,必將彪炳史冊,爲後世所熟悉,所紀念,所銘記!

    因爲,今天,是吳國北伐誓師之日。

    “元君失道,天下兵興,豪雄割據……自帥師渡江以來……平陳友諒,滅張士誠……今則東連滄海,西抵峽口,南有湖、湘,北有兩淮……中原、廣西、福建擾攘未已,民有倒懸之急,必當拯救……今命諸將分道率師征討,未知上天之心奚鑑、山川之神奚助,是以兵行,不敢不告。”

    應天北門外,七裏山下,一座九丈高臺搭起,這高臺既是朱元璋、朱標父子祭祀山川神祗的祭祀之臺,又是大軍北伐的點兵臺。

    點兵臺下,三十萬吳國精銳大軍,旗帆招展、號帶飄揚,刀槍林立,盔明甲亮,莊嚴肅穆地觀看着朱元璋父子祭祀山川之神,靜待着今日的重頭戲——北伐檄文!

    沒錯,北伐檄文才是今天的重頭戲!

    祭祀山川之神算什麼啊?那是君王和神的溝通。

    北伐檄文,纔是君王和人的溝通!

    華夏傳統,一向講究名正言順。在北伐檄文中,吳王朱元璋必定要交代,此次北伐是爲了他一家一姓之江山,還是爲了華夏的榮耀。到底是爲了救黎民於水火之中,還是爲了朱家之富貴。到底如何對待蒙人、色目人,到底如何對待北方的華夏人。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一切都在這北伐檄文中體現。

    重要嗎?

    對某些人來說,可能不重要!

    但是,對有些人來說,卻是異常重要!

    “山河奄有華夏地,日月重開大宋天”!

    這是朱元璋攻佔應天后,豎在吳國公府門前兩杆大旗上的字跡。多少豪傑之士,因爲這兩杆大旗代表的大義,慕名來投!

    如今,韓林兒死了,吳國改元了,這兩杆大旗也撤了。

    現在,且看,吳王朱元璋,如何立起新的大旗!

    終於,來了!

    祭祀完山川之神後,朱元璋親自拿起一卷黃陵聖旨,高聲宣讀。

    “吳王朱元璋,檄諭天下人曰:自古帝王臨御天下,華夏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華夏,未聞以夷狄居華夏治天下者也……當此之時,當降生聖人,驅逐胡虜,恢復華夏,立綱陳紀,救濟斯民……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志在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國之恥……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爲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故茲告諭,想宜知悉。”

    “好!好一個驅逐韃虜,恢復華夏!”

    “我華夏天朝上邦子民,只能華夏之君統之!”

    “恢復華夏,救濟斯民!”

    “蒙古、色目願爲臣民者,撫養無異,真仁君也!”

    ……

    朱元璋這北伐檄文剛一念完,單單“驅逐胡虜,恢復華夏,立綱陳紀,救濟斯民”,這十六個字,已經大收軍心,三十萬大軍議論紛紛,一片歡騰!

    他們沒想到的是,這還沒完!

    待大家的聲音漸低,朱元璋朗聲道:“方纔,咱祭祀山川之神,是爲祭神!咱發表北伐檄文,是爲通人!其後,還當奠靈!得神、人、靈相助,吾師北伐,豈有不勝之理?標兒!”

    “在!”

    “你爲徵虜大將軍,當在此奠我華夏先賢之靈!”

    “遵旨!”

    事實上,這奠華夏先賢之靈,是朱標自己的主意。他和朱元璋溝通之後,朱元璋深以爲然,加在了這北伐儀式中!

    “來人,取酒來!”

    “是!”

    朱標一聲令下,邵佐端一個托盤,快步登上高臺。然後,雙膝跪地,將那托盤高高舉起。

    托盤之上,共有九盞酒。

    朱標道:“這第一盞酒,吾祭華夏先賢,張議潮!安史之亂,我華夏河西諸州,俱皆落入異族之手。丁壯者淪爲奴婢,年老體弱者被殺害,斷手鑿目,拋之荒野!河西華夏子民,日夜思歸華夏!此時,有英雄張議潮出,率衆驅逐異族,光復沙州,然後逐步收復瓜、伊、西、甘、肅、蘭、鄯、河、岷、廓等十州之地,遣使者攜十一州,重歸華夏!可惜,張議潮去世後,朝廷無能,子孫力弱,河西諸州重新落入了異族之手,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矣!吾在此祭奠先賢張議潮曰:請先賢在天之靈張目下看,吾等此次北伐,必將恢復河西諸州,西盡伊吾,東接靈武;六郡十一州之山河,六百年後再歸華夏!張先賢,尚饗!”

    言畢,朱標將第一盞酒,拋灑於地。

    “張先賢,尚饗!”

    六百年之前的先賢哦!

    六百年的分隔!

    三十萬大軍齊聲重複,彷彿看到了張議潮率孤軍弱旅與異族浴血廝殺,恢復華夏的悲壯!彷彿看到了,河西的兄弟姐妹們被異族斷手鑿目的哀嚎!

    此時不知多少人眼圈泛紅,不知多少人已經有人隱帶哭聲!

    “我這第二盞酒,祭華夏先賢楊繼業!北宋初年,楊繼業北伐燕雲十六州,不幸落敗。楊繼業爲了掩護四州子民,與敵軍決戰於陳家谷口。苦戰終日,無援絕食而亡,距今已有四百年矣!楊老令公,你的在天之靈,張目下看,吾等此次北伐,必將恢復燕雲十六州!與我華夏分離五百年燕雲,必將重歸華夏!張先賢,尚饗!”

    “張先賢,尚饗!”

    “我這第三盞酒,祭的是華夏先賢宗澤……”

    “我這第四盞酒,祭的是我華夏先賢岳飛……”

    ……

    “我這第八盞酒,祭我華夏先賢,文天祥……”

    “最後一盞酒,就祭華夏先賢陸秀夫吧!九十年前,元軍大舉南犯,陸秀夫輔弼幼主,抗敵於崖山,不幸戰敗,驅妻、子入海後,即懷揣玉璽,負帝壯烈投海,雖敗猶榮!雖死猶生!有人說,崖山之後無華夏。今天,我可以告訴他們,不是的!陸丞相,乃至所有爲恢復華夏壯烈犧牲的先賢們,你們的在天之靈,張目下看:吾等此次北伐,必將恢復驅逐韃虜,恢復華夏!陸先賢,尚饗!諸位華夏先賢,尚饗!”

    “陸先賢,尚饗!諸位華夏先賢,尚饗!”

    到了現在,遙想爲了恢復華夏,無數先賢前赴後繼的壯烈英姿,臺下已經是滿含悲憤,哭聲一片!

    最後,朱標以前所未有的巨大聲音,道:“古人云,華夏無久屈之理,匹夫無不報之仇!今日,本世子受命爲徵虜大將軍,驅逐韃虜,恢復華夏!諸位,願從我北伐,恢復華夏,告祭我先賢的在天之靈否!”

    “吾等願意啊!”

    “驅逐韃虜,恢復華夏!”

    “北伐!北伐,恢復我華夏故土!”

    ……

    三十萬將士高聲吶喊着回答,羣情豪邁,慷慨激烈!

    最終,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北伐!北伐!吾等願從大將軍北伐,驅逐韃虜,恢復華夏!”

    三十萬將士齊聲吶喊,衆志成城,聲傳九霄!

    甚至這一刻,不僅僅是這三十萬衆!

    “百年左衽,復爲冠裳;十郡遺黎,悉出湯火”的張議潮!、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的岳飛!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辛棄疾!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陸游!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文天祥!

    ……

    無數華夏先賢的精神,在和他們匯聚!

    自從黃帝以來,整個華夏族羣的氣運,在他們身上凝聚!

    北伐!

    北伐!

    華夏無久屈之理,匹夫無不報之仇!六百年華夏之恥,將在這北伐一戰中了結!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