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史上最強太子 >第323章 施恩天下,普天同慶(兄弟們,稿子發錯啦!)
    很簡單的道理,這可是食鹽啊!

    鹽和酒可不一樣,人沒有錢,可以不喝酒,但就是再沒錢也不可能不喫鹽。沒有足夠的食鹽攝入,人就會產生噁心嘔吐、渾身乏力,頭暈眼花等症狀,甚至死亡!

    不得不喫!

    所以,歷朝歷代,無不把鹽稅作爲重大的稅收進項。你只要活着,就要喫鹽。只要買鹽喫,就相當於向朝廷交了重稅。

    漢、唐、宋、元甚至實行食鹽專賣制度。販賣私鹽,是殺頭的罪過。但是,幹這殺頭的罪過的人,還猶如過江之鯽。鹽稅中蘊含着的恐怖利益,可見一斑!

    滅亡唐朝的黃巢是私鹽販子黃巢,滅亡大元的梟雄之一有私鹽販子張士誠,鹽稅中蘊含的恐怖利益,更是可見一斑!

    在唐朝時間,鹽稅竟然“居天下稅賦之半”!

    宋朝經濟比唐朝發達,但鹽稅佔國家的兩成還是有的。

    即便到了大明,李善長作爲相國,也是深知鹽稅的重要的。到了現在,鹽稅大概佔了國家賦稅收入的一成左右。

    一成收入,就很不少了。要知道,當初朱元璋一年收入四五千萬兩銀子的時候,國庫內曾經窘迫到僅僅是七十來萬,連國庫收入的半成都沒有!

    現在,朱元璋竟然主動捨棄了國庫一成的收入,讓利於民。

    他怎麼就捨得如此重利?

    所以,剛纔儘管朱元璋已經明發聖旨了,李善長都麻着膽子,請他三思。

    當然了,與此同時,朱元璋主動放棄如此重利,更能凸顯他本人的偉大,更能凸顯大明的榮光!

    連飯都喫不起了,再花錢交鹽稅,是不是太殘忍了一些?國家食鹽充足的情況下,還讓部分子民爲了省錢而“淡食”,有怎麼有臉稱“天子聖明”?“太平盛世”?

    今天,朱元璋就是要打破這千年以來的規矩。

    鹽無稅!

    讓大明子民,能喫到幾文錢一斤的白鹽,雖貧困之人也能食鹽自由!

    讓那些從私鹽貿易中獲得巨利的私鹽販子,還有向私鹽伸手的貪官污吏,統統去見鬼!

    這是怎樣的德政?

    這時要上史書的!

    這是要流芳百世的!

    所有大明朝廷的文武官員,都深感與有榮焉!

    所以,朱元璋話音剛落,就已經是一片歌功頌德之聲。

    當然了,與此同時,也可以看出來,大明現在,不僅僅是糧食充足,而且朝廷收入也大大富裕了。

    這當然是多種因素造成的。

    其一,就是隨着北方“三年免徵”的陸續結束,朝廷直接的稅源有了大規模的增加。

    北方再怎麼凋敝,也是有着近兩千萬的人口的。突然增加這麼多稅源,朝廷的收入能不迅速增加嗎?

    其二,戰亂時節,和天下太平時節,全國軍民百姓對生產經營的重視,是完全不一樣的。

    大亂之後,必有大治。

    即便正常發展,現在也到了朝廷稅收大規模的增加的時候。

    其三,就是恐怖的集體農莊了。

    朱標從山西移民了兩百萬人口,到山東、河南、河北各地。青壯年勞力,大概是一百萬人左右。朱元璋又給了朱標三十萬屯田軍,這些屯田軍有的拖家帶口的,有的與附近的農戶的女兒成親,大概人數是一百萬。

    總而言之,現在的集體農莊,壯勞力是一百五十萬左右,總人口在三百萬左右,土地是一億三千萬畝。

    這是什麼概念?

    按照一畝地收稅一斗二分,那就是一千五百萬石糧食了!事實上,朱標的集體農莊,不僅僅是產糧啊,還有牲畜、蔬菜、水果、魚類,甚至有生絲這種高價值商品!

    還有最關鍵的,這高達一億三千萬畝的土地,沒有任何瞞報!土地在誰的手裏?皇太子朱標的手裏!朱標能給親爹瞞報?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單單這些集體農莊,朝廷一年就相當於,憑空多兩千三百萬兩白銀的收入!

    其四,就是朱標的各種工坊了。

    雖然大明的工商稅低,才百分之三。但是,架不住這三年來,百姓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得極快。百姓們日子好過了,又帶動了商品的銷售。商品容易銷售,進而帶動了工匠們收入的提高。工匠們收入提高了,又能買更多的東西……完全形成了正循環。大明的工商之稅是打着跟頭的往上翻。

    對了,這裏面還有朱標大興“茶葉貿易”的功勞。“四大茗茶”的規模越來越大,不僅茶農增收,朝廷的稅收也大大增加。

    粗略算起來,今年大明的工商稅,比三年前多了三百八十萬兩!

    其五,吐蕃的茶馬貿易。

    本身吐蕃地廣人稀,茶馬貿易本身,一年的稅收也就是幾十萬兩罷了。

    但是,趕巧了,帕木竹王朝,已經把最艱難的事情乾的差不多了——把“份地”分給農民、牧民。這種偉大變革後,往往就意味着生產力的大幅度提升。

    所以,大明統一吐蕃後,很有“摘桃子”嫌疑的,吐蕃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讓大明的統治越來越穩固。

    非但如此,茶馬貿易的規模,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這又讓大明多了幾十萬兩銀子的增收。

    其六,就是開支的壓縮了。

    原來大明要養百萬大軍,現在卻只剩下三十萬精銳。四十萬屯田,還有三十萬屯田兵進了朱標的集體農莊。

    雖然那三十萬精銳提高了待遇。但是,總得來說,朝廷一年能省下的軍費,也能有一千萬兩左右。

    開了那麼多源,節了那麼多流,現在大明朝廷能不富裕嗎?

    總而言之,現在大明的收入,達到了恐怖的一億兩千萬兩!而開支呢?

    還不到四千萬兩!

    一年八千萬兩的結餘沒處花,朱元璋已經完全抖起來了!

    所以,他大筆一揮,直接給天下百姓,免了一千多萬兩的鹽稅。

    而且,朱元璋腳指頭都能算得出來。明年隨着大明的進一步繁榮,以及讓那四十萬屯田兵給朱標,還有酒稅收入的憑空出現……朝廷收入怎麼也能增加兩三千萬兩,免這一千多萬兩稅收算什麼?

    當然了,朝廷大概多少收入,總共多少支出,只有少數重臣知道。

    絕大部分的臣子,是不知道,大明的收入達到了如此恐怖的程度,纔有些高估了朱元璋的慷慨。

    李善長雖然知道國庫的充裕。但是,善財難捨!有錢和肯往外散錢,完全是兩個概念。現場那麼多文武大臣,都是富貴中人。你見有哪個達官貴人,拿出自己一成的收入,賙濟百姓的?

    所以,諸文武大臣無論是知道不知道現在大明有如此恐怖的家底的,都對朱元璋如此慷慨,非常佩服!

    現場爆發了一陣陣歡呼萬歲之聲。

    當然了,今天的大明文武大臣,就是再因爲這“鹽無稅”再高興,也沒有朱元璋宣佈,第三道恩旨而高興。

    很快的,朱元璋的第三道恩旨,來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