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史上最強太子 >第375章 王家摸得,朱家也摸得
    王璞原來是國子監最出色的學生之一,被朱元璋派到朱標身邊效力。

    此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才思敏捷、倚馬千言,曾經和國琦、張傑幾個國子監學生一起,草擬了那份《平元都捷表》。後來,朱標就一直將他帶在身邊,草擬各種公文。

    用後世的詞兒來說,王璞就在朱標身邊的角色,就是文字祕書。類似於,經常爲朱元璋草擬詔書的翰林大學士詹同。

    不管怎麼說吧,王璞的職位不但清高而且貴重,還能參與機要,算是傳統文人最爲嚮往的職司之一了。他自從上任以來,兢兢業業嘔心瀝血不說,爲了做好這份工作還努力學習蒙古、高麗、吐蕃、交趾等各種番邦的語言文字。短短几年,竟成爲大明有名的通譯之才,在大明朝廷中甚有名望。

    “臣王璞,參見殿下!”

    “免禮,坐。”

    “謝殿下。”王璞在朱標左側的一張小桌前坐下,那裏擺着一些公文,以及文房四寶。

    王璞執筆在手,微微躬身,道:“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朱標道:“如今,大雪紛飛,道路難行,我軍繼續向南進攻高麗已經不可能。所以,這個冬天,我軍最大的任務,就是爭取高麗民心,徹底將高麗消化。如今孤有四道旨意,你潤色一下,說給高麗人聽。注意,這四道旨意,要分別擬成兩份。一份是華夏文言,以曉諭高麗貴人豪強地主。一份是高麗俗語,說給高麗的平民百姓乃至於奴隸聽。”

    華夏對高麗影響甚深,高麗貴人們都是讀四書五經的,對華夏的語言文字並不陌生。但高麗的下層人物,沒受過什麼教育,對華夏語言文字就不甚了了了

    “殿下請講。”王璞執筆在手,準備先記下要點,再仔細斟酌詞句。

    朱標道:“其一,五百年前,我華夏天子唐肅宗李亨,微服私訪三韓,不意有血脈流傳。李亨的後世子孫王建,血戰三韓,才建立了高麗王朝。今日,孤受華夏天子大明皇帝之命,來取三韓、三韓百姓如果未食高麗朝廷的俸祿,則未受高麗之恩,實無與我軍血戰的道理。怎麼?三韓之地的百姓,願意受大唐子孫的統治,卻不願意受我大明子孫的統治嗎?再說明白一點,這次徵高麗,乃是我朱家和李家的相爭,或者說是兩淮的朱家和王家之爭,與三韓百姓的尊嚴和榮譽無關。”

    “殿下英明!”朱標話音剛落,王璞就脫口而出。

    王璞早就對高麗做了不少功課,當然知道,流傳於高麗的,關於高麗太祖王建種種傳說。

    高麗的開國之君王建,到底來自何方呢?

    根據高麗史書的說法,“寶育認是中華貴人……以辰義薦枕,留期月,覺有娠……果生男,曰作帝建……””

    就是大唐年間,唐肅宗李亨微服私訪,不知怎麼就私訪到三韓之地一戶叫寶育的人家裏。寶育一看來人雖然穿着平民百姓的衣服,但器宇軒昂不像一般人,就趕緊讓自己的女兒辰義去給李亨侍寢。於是乎,辰義後來給李亨生了個兒子,叫“作帝建”。

    “作帝建”不願意在高麗當平民百姓,就坐船回大唐找爹。結果,船隻傾覆落入海中,但是,作帝建落入大海不但沒死,還遇到了西海龍王,娶了西海龍王的公主。西海龍王的公主,給“作帝建”生了四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叫做“龍建”。

    “龍建”後來又受高僧“道詵”的指點,改名“王隆”。“王隆”生了個兒子,就是高麗太祖王建了。

    這說法又是唐肅宗微服私訪,又是西海龍王的公主青睞,還扯上了“高僧道詵”,當真是要多牛逼有多牛逼,要多不靠譜有多不靠譜。大概是,高麗太祖王建出身寒微,要拉大旗扯虎皮罷了。

    王建去世之後,高麗人也越來越覺得這個說法不靠譜,就又有一個說法誕生:王建沒有那麼顯赫離奇的身世,他就是一個來自華夏華夏江淮地區的普通人。

    雖然王建是華夏的普通人,但上國人物,能簡單得了嗎?人家就是比咱們三韓之人牛逼,統一了三韓,建立了如此大的功業。

    高麗人的這個想法,當然也不是憑空捉影。

    比如,五代時期,中原王朝後的唐明宗李嗣源,冊封王建爲“權知高麗國事”的詔書裏面,是這樣寫的:“諮爾權知高麗國事王建……冠邊城以挺生,負壯圖而間出……卿長淮茂族,漲海雄蕃。以文武之才,控茲土域……足顯鵲巢之美!”

    瞧見沒有?直接把王建的籍貫寫出來了,長淮(江淮)人!

    而且,把王建建立高麗王朝的性質寫的清清楚楚“足顯鵲巢之美”!什麼意思?鵲巢鳩佔!王建根本就不是三韓人!

    無獨有偶。

    宋朝時期,宋太宗皇帝趙光義,冊封高麗成宗時的詔書中,也有類似的句子“常安百濟之民,永茂長淮之族”!

    看見沒有?又是一個“長淮”!

    天朝皇帝,再次解釋清楚了高麗王氏的籍貫!

    總而言之,現在高麗流傳的關於太祖王建的出身有兩個。第一個,就是高麗官方所認定的,是唐肅宗李亨的私生子之後,還是西海龍王的外孫。

    第二個說法,王建就是在江淮地區混不下去,東渡三韓,建立高麗王朝的普通華夏人,

    但不管怎麼說吧,王建是華夏人,是毫無異議的。按照第二個說法,王建甚至還是朱元璋的兩淮老鄉!

    現在問題來了,如今大明進攻高麗,高麗人爲什麼要反抗明軍呢?

    什麼?爲了高麗名族?爲了三韓的榮耀?

    別扯淡了,你們三韓早就被華夏人統治近五百年了,有什麼不服氣的?哪裏還有什麼榮耀可言?

    你們能接受華夏王家的統治,難道就不能接受華夏朱家的統治?這也太矯情了吧?

    朱家和王家,甚至都是兩淮老鄉,對你們有多大區別?

    你們高麗人爲了華夏的兩淮王家,和華夏的兩淮朱家拼死拼活,值得嗎?不覺得可笑嗎?

    再說直白一點:高麗這個小美人,難道王私生子摸得,朱和尚就摸不得嗎?

    完全可以認爲,朱標這道旨意一出,就將大明和高麗這場國家之間的戰爭,變成朱家和王家(李家的),這一對兩淮老鄉的私人恩怨,能最大程度削弱高麗百姓們對大明的抗拒之心。

    王璞能不當場叫好嗎?

    他又問道:“敢問殿下,您對高麗人的第二道旨意,又是什麼呢?”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