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史上最強太子 >第417章 悠悠二載,報紙發行
    日日新,年年新。

    除夕一過就是洪武八年的元旦,眨眼間就又到了洪武九年。春種夏忙秋收,洪武九年的秋天也就到了。

    在這近兩年的時間裏,發生了很多事。

    其一,沐英受封黔侯,率兩萬軍駐軍昆明,負責雲南軍事。長安郡王朱樉率五萬軍,駐軍大理,以防大理、麓川、緬甸生變。

    本來,在朱標剛出生的時候,就尋思着讓沐英去揚威域外。不過,經過朱標的深思熟慮後,最終還是決定,讓沐英如同歷史上那般,鎮壓雲南。

    理由非常簡單:後世之人天經地義的“內地十八省之一”的雲南,在這個時代,其實是非常不穩定的省份。事實上,就是雲南附近的貴州地區,在明代歷史上,也有着綿延近二十年,耗費大明近百萬大軍鎮壓的奢安之亂。是大明朝廷,和沐家一起,經過兩百多年的經營,纔將雲貴地區徹底化爲華夏熟土。

    既然朱標不準備在雲南設藩王,那思來想去,讓朱元璋的乾兒子沐英如歷史上一般鎮壓雲南,就是最佳的選擇了(歷史記載中,沐英活着的時候並未封王,黔寧王是死後追封的爵位。而且,沐王府一系只擁有云南部分兵權,比真正意義上分封的藩王,權力要小得多了。)

    至於朱樉?

    這廝不耐煩處理民政,那就不處理吧。他的主要作用,就是威嚇大理段氏的殘餘勢力,乃至於麓川、緬甸的地方勢力。

    近兩年,朱樉雖然遠居偏頗的大理。但是,他分潤着黃金、寶石、翡翠的巨大收益,時不時還殺性大發,屠幾個襲擾大明礦場的村寨,小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順便說一句,從緬甸開採出來的翡翠、寶石,不光是在大明銷路好。暹羅(泰國)人,對翡翠這種新型珠寶,爆發了異乎尋常的熱情,消化了大約三成的翡翠產量。

    隨着騰衝成爲這個世界最大的珠寶集散地,天竺商人對這裏產量巨大的寶石,趨之若鶩。

    另外,不光是什麼珍貴的“黃金、寶石、翡翠。”隨着曲靖之戰後,那些“奴隸”的修路,內地和雲南之間的商道開始暢通。“大理石”“大理馬”“紅木”“柚木”等大宗貨物,都貢獻了大量的稅收。

    其二,眼瞅着朱樉如此威風,老三朱棡,老四朱棣都坐不住了,請求出京,爲國效力。

    於是乎,朱元璋將朱棡排到了東北,駐軍遼陽。

    朱棣被排到了青海,駐軍西寧城。

    這哥倆繼續積攢在邊疆軍事以及治政的經驗,以備大用。

    其三,歷史是不斷輪迴的。原本,北伐結束後,大明休養生息,常備軍縮減到了三十萬左右。如果遇到大戰,就動員相當數量的屯田兵。

    但是,隨着大明疆土的逐漸增加,國家財政的逐漸寬裕,以及“統一寰宇”的大目標,三十萬常備軍顯得越來越不敷使用了。

    到了現在,大明的常備軍,已經增加到了四十萬。兵種更加齊全,武器更加先進。中下級軍官全部完成了在大明武學院的進修,戰術更加正規化。

    其四,大明對國內的各行省的行政區劃,進行了一番梳理。原本,大明的行省劃分,是以大元建立的各行省爲根本,再加上統一天下過程中給的歷史遺留,劃分的各行省。

    這裏面不合理的劃分太多了。有的行省太強,一省有變,足夠影響全國大局。有的行省太弱,全靠周邊行省以及朝廷的接濟。還有些行省,四面依山傍水,地勢太過險要。天下有變,隨時可能因爲某個野心家的崛起而獨立……這些,都是大明朝廷要考慮的。

    經過朝堂的一番醞釀,現在大明總共劃分了二十一個行省,和一個直隸地區。

    所謂直隸地區,就是以南京城爲中心的一大片土地,包括應天、揚州、蘇州、鳳陽、淮安、松江、常州、廬州、安慶、太平、池州、寧國、徽州、徐州、滁州、和州、廣德共十七個州、府級單位。大致上就相當於,後世的安徽江蘇再加一個上海,這部分地區的人口占全國的百分之十五,已經相當不少。經濟上更不簡單,其繳納的賦稅,已經接近全國的三成。完全可以說,大明精華,薈於直隸!

    除了直隸之外,就是地方行省了。這二十一個行省分別爲: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廣西、廣東、雲南、貴州、福建、山東、山西、河北、河南、東北、高麗、陝西、甘肅、四川、吐蕃、青海。

    其五,王保保並未與歷史記載中那樣,無聲無息的病逝,直到現在都活蹦亂跳的。非但如此,北元小朝廷,還和東察合臺汗國不斷眉來眼去。臥榻之側,豈容給他人酣睡?大明朝野上下,關於平定沙漠覆滅北元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其六,也是對大明百姓們影響最大的,報紙的發行。

    沒錯,就是報紙。

    歷史上的美國,進行西部大開發的時候,是通過報紙、廣播等形式,宣傳西部存在着大量的黃金,吸引着衆多的“牛仔”們去開發的。

    大明要宣傳,緬甸的黃金、寶石、翡翠,通過什麼途徑呢?雖然沒有廣播,但報紙完全可以發行啊!

    洪武三年開始,大明就興建遍佈全國的郵局了。到了洪武八年的時候,通過郵局發行報紙簡直是“萬事俱備,不欠東風”。

    華夏從唐朝開始,就有邸報了。到了宋朝,不但發行時間趨向固定,而且允許商人摘抄販賣。

    現在,大明朝廷索性將邸報制度正規化起來,改名《大明日報》,專門宣講大明的國家大事,各種新出的政策,褒獎清官能吏,讓貪官污吏遺臭萬年等等。

    當然了,朱標宣傳緬甸的“私貨”,是不可能刊登在《大明日報》上的。他命王璞,主持出版了一份《大明工農商報》。

    農業的新技術啊,各種商業的發展前景啊,最近出現了什麼新功業產品啊,什麼行業大有商機啊,各行業的發展前途啊……都會在這《大明工農商》報上刊登。

    不過,最有名的,還是這《大明工農商報》的副刊。這副刊以刊載小說、詩文以及廣告爲主。羅貫中、施耐庵的《水滸》《三國演義》,一經發表,就造成了轟動。朱標命人寫的《聊齋志異》,夾帶種種關於緬的私貨,更是讓大明無數大明子民心旌神搖。

    總而言之,這《大明農工商報》的副刊簡直太受歡迎了。大明朝廷動員部分華夏子民紮根緬甸的計劃,順利進行中。

    大明第三大報紙,就是《大明科舉報》了。這上面,登載着各種有關科舉的新聞,新科進士們進入官場的初步奮鬥,還“天元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歷史、數學的各種難題……因爲關係着對華夏人人至關重要的“學而優則仕”,這《大明科舉報》的銷量,竟然還在《大明日報》之上!

    大明朝廷靠着這三份報紙,牢牢把持住了輿論,控制着帝國前進的方向。

    不管怎麼說吧,時針漸漸指向了洪武九年的九月初五。

    朱標的生日到了。

    又一個開金蛋的日子,到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