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錦繡山鄉 >第24章 終於同意搬遷
    玉紅梅把她想提前結束產假回去上班的想法告訴公公婆婆,公公婆婆強烈反對,玉紅梅只好讓她的愛人去說服父母。

    她的愛人一直支持她的工作,夫妻倆經常互相鼓勵,她的愛人雖然很心疼她剛出月子就回工作崗位,但是他知道全廣西全崇左現在都在轟轟烈烈打脫貧攻堅戰,妻子身爲“指戰員”只能爲了“大家”捨棄“小家”,他費盡口舌勸服了父母。

    玉紅梅的公公婆婆雖然同意了幫忙帶小兒子,但他們還是時常抱怨玉紅梅不顧家。

    玉紅梅重新回到工作崗位,第一件事就是把八角村的搬遷任務接手回來。

    她在休產假期間,時常掛心這件事。

    現在大部分村屯的貧困戶都同意搬遷而且已經交錢籤搬遷協議書了。只有偏遠的八角村村民堅決不同意,極個別同意搬遷都被同村的人打得不敢回村了。

    玉紅梅去探望李老大和李老二,向他們瞭解情況,這兄弟倆同意搬遷並不是他們思想覺悟高,而是他們深受梁建樹的影響,認爲第一個同意籤搬遷協議書就能當董事長,雖然這兄弟倆的想法有些幼稚,但是足以證明這兄弟倆已經找到了脫貧致富的動力,驗證了梁建樹說的話“洗腦”“扶貧先扶志”。

    玉紅梅從醫院出來去找縣領導彙報她的工作計劃,她說咱們扶貧幹部應該給八角村的村民一個脫貧致富的動力。縣委書記秦爲民聽了玉紅梅的話茅塞頓開,決定親自帶領扶貧幹部去動員八角村的村民。

    那天,天還沒有亮,縣政府門口有三十幾名扶貧幹部排隊上公務車,王亮也在人羣中,他看到玉紅梅了,對她微笑點點頭。

    政府公務車來到山腳下沒有路了,大家紛紛下車往山上走,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走六個多小時,浩浩蕩蕩的隊伍終於來到了八角村。

    很多村民遠遠看到扶貧幹部來了,連忙扛着鋤頭假裝去幹農活躲起來。他們對於扶貧幹部三天兩頭來勸他們搬遷很不耐煩。

    玉紅梅拿着小喇叭大聲喊:“各位鄉親,請你們放下手裏的農活回來開會,秦書記親自下來給大家講解爲什麼要挪窮窩斬窮根,快回來!鄉親們!快回來!鄉親們!”

    正在往地裏山裏跑的村民們聽說縣委書記來了全部都停下來竊竊私語,縣委書記這麼大的官都來了,是不是有什麼重大的事件要宣佈?

    很快,生產隊的隊長通知全村男女老少集中到村裏的曬場開會。

    大家聽說縣委書記來了都很好奇,紛紛跑來看熱鬧。

    秦爲民說:“我翻山越嶺走了六個多小時,感觸最深的是山和偏遠,對生活在這裏的每一位鄉親感到由衷的佩服,你們不怕辛勞不嫌棄自己的家鄉,熱愛這片貧瘠的土地。但是這麼多年都過去了,這片土地依然貧瘠,你們的生活依然貧困,證明這方水土不適合人居住。”

    有人問:“書記,我們搬去邊境沒有田地,只靠那點補貼和低保過日子,還不是照樣窮?”

    秦爲民微笑擺擺手說:“不止政府給你們發的“工資”,小區裏還有扶貧車間,邊貿城,年輕人可以選擇在車間上班,也可以參與做邊貿生意,比如有能力的年輕人可以搞個小貨車來拉貨。”

    “話是這麼說,但到時搞不起來,我們搬去那裏住了什麼都沒有,在這裏雖然窮但還有八角收,有地種。”

    秦爲民告訴村民們:“龍州縣的脫貧攻堅戰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我們不是孤軍奮戰,我們有廣東江門的鶴山市來跟我們對口扶貧協作。”

    玉紅梅耐心解答村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王亮和其他的駐村第一書記去跟老人們聊天談心,告訴老人們,現在是新時代了,小孩的教育非常重要,只有搬出大山小孩纔能有機會受到良好的教育,年輕人才有活幹賺錢改變生活。

    這場以“談心”“洗腦”爲主的動員大會成功說服八角村的村民同意搬遷了。

    這是龍州縣從2016年元月打脫貧攻堅戰以來最大的勝利。

    隨着八角村全村整體搬遷的計劃落實下來,全縣兩千多戶的易地扶貧搬遷順利完成簽約,接下來就等各個安置點的小區樓盤交房,扶貧車間建起來。貧困戶就可以徹徹底底的挪窮窩斬窮根,搬進了幸福新家園小區。

    梁建樹得到八角村同意搬遷的消息後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李月秀。

    李月秀很高興,她說以後她媽媽看病抓藥就方便多了。

    梁建樹問李月秀如果八角村搬遷到邊境安置點以後,她是不是要跟過去住,李月秀說她還沒有結婚當然回自己家住了。

    梁建樹突然很想跟李月秀結婚,但是安置點小區的新房要到今年(2017年)年底才交房,還有好幾個月呢。

    彼時,在廣東江門鶴山市副市長辦公室裏,楊濤對着一份文件發呆,他被委派到廣西崇左市龍州縣去做對口扶貧協作,這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要在短短几年時間裏讓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定貧困縣”脫貧摘帽談何容易,他只知道廣西窮,究竟窮到什麼程度,他心裏一點底都沒有。

    楊濤點開手機的百度搜索,輸入廣西龍州縣,下面有很多關於廣西龍州縣的簡介內容。

    龍州位於祖國西南邊陲,與越南接壤,是革命老區,“老、少、邊、窮”,受常年邊關戰事影響,龍州貧困人口多,貧困覆蓋面廣,貧困程度深。

    “內地搞開發,邊境在打仗;內地奔小康,邊境在站崗。”這句民謠形象道岀了龍州縣的貧困根源。

    楊濤心想,去到龍州,一定先要去龍州起義紀念館、烈士陵園祭拜。

    楊濤帶着27名成員組成的扶貧組,自駕車隊開了六百多公里,風塵僕僕來到了龍州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