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人在秦時,浪到失聯 >第二百六十章:呂不韋:誰說裁判不能參賽?
    不多時,老宦者令便帶着一名身着朝服的中年人便出現在了殿門處。

    中年人的鬢角有着幾縷白髮,臉上也有幾道這個年歲似乎不該有的皺紋,但精神依舊,目光炯炯有神,透着一股溫和的氣質,給人一種親近和藹之感。

    “還真是熱鬧啊,諸子百家似乎鮮少像今日這般聚集。”

    中年人微笑着,一步步前行着,經過一名名學派魁首身旁時,每個人看向他的眼神都有那麼些不善。

    而不善的原因,則是因爲來人所代表的學派。

    雜家,博採各家之說見長,號稱兼儒墨,合名法,於百家之道無不貫通。

    但說白了,雜家的人,從諸子百家的典籍中剽竊了許多內容作爲雜家學派的經義,甚至還堂而皇之地告知天下,他們是“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還自命取百家之精華,棄百家之糟粕。

    就像一個乞丐,身無分文,喫着百家飯生活,今天在這家喫肉,臨走時說這家不該殺生喫肉;明天去那家喫菜,臨走時說那家沒有半點葷腥,不合養生之道。

    說白了就是喫着別人的飯,還要砸別人的碗,這樣的學派,能招人待見麼?

    若是平時,或者換個雜家魁首,諸子百家絕對會讓雜家魁首明白明白什麼叫作霸凌。

    不過,他們卻對這位雜家魁首感到了無奈。

    因爲,如今雜家的魁首姓呂,叫呂不韋,大秦相邦。

    原本所有人都以爲,呂不韋會與嬴政爭權,這場相權和君權之間的矛盾會讓呂不韋不受嬴政待見,但沒想到呂不韋的相邦之位反而愈發穩固,嬴政並沒有收走多少原本屬於相邦府的權力,而是對呂不韋保持着信任。

    加之,當初抓捕嫪毐那一夜後,曾有人傳出呂不韋從始至終就在支持嬴政親政,從未提出過任何反對意見後,衆人似乎也明白了一些二人之間的關係。

    呂不韋在秦國的地位依舊穩固如山,所以無論哪一派,只要還想在秦國立足,都不會不開眼地去得罪呂不韋。

    這位既是選手,又是裁判,誰惹得起?

    而有了呂不韋的參與,幾乎是將百家的怒火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但又由於呂不韋的地位,所以各家魁首也算是有些敢怒而不敢言了,只能試圖在學術方面堂堂正正地擊敗呂不韋。

    但呂不韋既然能成爲雜家魁首,也算是學富五車了。而雜家又因爲其特殊性,所以呂不韋對於各家典籍都有着深刻的瞭解和認知,明白各家經義中的薄弱之處。

    這邊用墨家經義噴儒家不務實,那邊用儒家經義噴名家只會以口治國,然後又用陰陽家的經義諷刺道家刻板保守……哪怕是公孫龍和荀子一時之間也拿呂不韋沒辦法。

    而隨着呂不韋的鎮壓,百家也老實了起來,對於位次的爭鬥之心也漸漸平靜了下來。

    當然,這只是暫時的。

    只要呂不韋不在,他們的爭鬥就會重新上演。

    所以,張機直接將這件事丟給了呂不韋,以發現山東列國密探爲由腳底抹油。

    不過,雖然諸子百家沒能從呂不韋和張機的手中得到更多在大秦學宮之中能夠分配到的利益,但誰都看得出其實儒家、墨家和陰陽家已經勝了一籌。

    張機和緋煙如今的關係,雖然知道的人不多,但上一次燕丹的拜師禮上,百家代表們可是親眼見證了這位向來性情清冷的東君主動邀請張機一同觀星。

    再者,陰陽家又是先一步得到邀約,自然是勝了一籌。

    墨家就更不必說了,秦墨一系在秦國紮根數百年,爲秦國作出的貢獻數不勝數,秦國自然不會虧待墨家。

    更兼有張機這位墨家統領在秦國任衛尉、客卿,還是羅網首領,又得到嬴政和趙姬的寵信,怎麼可能不偏袒墨家?

    儒家這邊原本衆人反倒是不擔心。

    儒家內部七十二派,各派鬥爭堪比百家間的宿敵,哪怕儒家佔據了先機,也無法凝聚成一股力一致對外。

    可儒家派來的代表是荀子,而且荀子還成爲了嬴政的贊冠。

    贊冠一職,算是將荀子和嬴政綁定了。

    一旦冠禮結束,嬴政以後拜見荀子都必須行晚輩禮,儒家這次獲利不可謂不多。

    當然,如何安置大秦學宮和百家,就交給呂不韋頭疼去吧。

    張機很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

    就像他擔任衛尉一樣,戰略方針他能娓娓道來,兩軍對陣時的戰術方面也能提出不少謀劃,但真正要負責帶兵上陣,調配軍資,安排紮營和佈置軍陣時,他就不行了。

    政務方面也是如此,張機提出個建議,或者輔佐嬴政作出決斷也行,但真要他負責具體的實施,就有些爲難張機了。

    反正他如今也算是位高權重,嬴政也不至於真的讓張機去專門操辦某件事。

    上司一句話,下屬跑斷腿。

    再者,秦國也不缺願意跑斷腿的人。

    只要付出一些辛苦,按照大方針做事,就能收穫政績和功勞,何樂而不爲?

    何況秦人向來務實本分,也不缺少肯做實事的官吏。

    秦國缺少的,歷來都是一個能把控大局的臣子。

    譬如孝公的商鞅,爲秦國變法;惠文王的張儀,把控着秦國的戰與和;昭襄王的范雎,提出遠交近攻;還有莊襄王的呂不韋,興“義兵”之策。

    秦國正是因爲有了這些負責把控大局的臣子,纔在保證秦國這輛戰車在高速行駛的時候不會偏離統一天下的路線,更規避了傾覆的風險。

    因此,一連幾日,張機都還算悠閒。

    就連嬴政的護衛之責,張機也不再擔心。

    蓋聶貼身護衛,玄翦和六劍奴日夜守候在殿內,三百墨家神殺劍士護衛在殿外,任囂和屠雎輪流帶着兩千弓弩手守衛日夜守在橐泉宮外圍……

    這樣的陣容,天人境界的高手來了都得隕落,何談列國密探?

    而閒來無事,又一天兩頓飽的張機,自然是飯飽思那啥了。

    (2035字)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