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這個谷主不一般 >第745章 關鍵的還是人
    宴請賓客的食材,蔬菜都是來自農場,唯有酒肉,是從外面採購的。

    直到午宴結束時,桌上基本上只剩下空盤子。

    張一峯與顧言溪簡單休息過後,就帶着劉菲和李心在村子裏到處拍照片,齊鳴東和葛佩林也舔着臉加入進來。

    美其名曰,有伴娘哪能沒有伴郎!

    唯一遺憾的是,二人的服裝跟她們有些不搭。

    張一凡也不嫌累,從早晨開始直播,連午飯都沒喫一口,下午又繼續跟着。

    網友們在見到婚禮的奢華後,又眼饞起將軍谷的景色,更別提還有那麼多充滿靈性的動物了。

    相信今天過後,將軍谷又要多出一項業務,那就是拍攝婚紗照。

    新婚過後,小兩口並沒有急着搬入新房,依然住在老宅,一來是通風的時間不夠,二來也是不方便。

    張一峯和顧言溪可以休息,劉菲和李心卻依然在忙碌。

    藉着她們過來的這次機會,顧言溪早就趕製出了一大批t恤,讓二人順便把名簽了。

    看着眼前一大堆衣服,劉菲和李心欲哭無淚。

    “嫂子,楊白勞也沒你這麼狠?”

    “對啊,這麼多衣服,得有好幾千件吧?”

    顧言溪笑着說道:“不多,只有六千件,郵來郵去的,太麻煩,正好你們這次過來,順便就給簽了吧。”

    “我的天呀,六千件,這要簽到什麼時候?”

    說完,劉菲就對着李心道:“你現在正在事業的上升期,迫切需要網友的支持,這樣,你四千件,我兩千,不用謝我,就這麼決定了。”

    “你可真是我的好姐姐,但心裏我領了,接下來的兩天,我有好幾部電影、電視劇要播出,不差這點,姐姐你拍的戲少,還是你四千,我兩千吧。”

    “我也接了一部戲,還是你四千吧。”

    ......

    看着二人磨嘰個沒完沒了,顧言溪一錘定音:“誰也不用謙讓,一人一半,不讓你們白忙活,完事之後,我給你們一人準備了一件小禮物。”

    一聽有禮物,劉菲瞬間來了興致,“什麼禮物?”

    李心也比較好奇,“必須我們喜歡纔行,不然我們可不籤。”

    “放心,包你們喜歡,趕緊籤吧,你們明天不是還要趕着回去拍戲嘛,今天抓緊簽完。”

    說完,便給了二人一個瀟灑的背影。

    看着眼前一摞一摞的衣服,二人只好悶頭開幹,還不拍拍幾個照片發個圈。

    劉菲:來參加個婚禮,沒想到卻成了苦力。

    李心:三千件,我感覺手都在顫抖。

    將來參加婚禮的親友陸續送走後,張一峯才鬆了口氣。

    但網絡上,卻對張一峯越發好奇起來。

    在婚禮的直播當中,不僅有皇甫木易、石恩等老一輩藝術家,還有唐宗信、崔成儒等一衆商業大佬,劉菲、李心這樣的當紅女星,甚至連李東廷都出現了。

    要不是怕影象不好,張一凡刻意避免拍到董老,網友們會更加震驚。

    婚禮的熱度還沒過呢,將軍谷的網站上公佈了兩條消息。

    ‘山之緣農場與sk國際連鎖酒店合作,自明年一月一日起,開始爲其提供高端蔬菜、大米、二代野豬肉......’

    ‘山之緣農場,將與劉菲、李心,斥巨資共同創辦上關河投資公司,助力上關河沿岸村莊脫貧,推動生態旅遊、野生重要種植、水產養殖......’

    誰都沒想到,張一峯不聲不響的走出國門,將農場的產品賣到國外,又與當紅花旦攜手,助力山村脫貧。

    尤其是與劉菲和李心合作的扶貧項目,引起了社會的廣大關注。

    大家採訪不到張一峯,紛紛追到了劉菲和李心的劇組,打聽起詳情。

    這不僅是對未來的山村旅遊,更是對自己的一次絕佳宣傳機會,二人自然沒有放過的道理。

    劉菲在面對記者採訪時介紹道。

    “大家知道,我與張一峯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而我本人也非常喜歡將軍谷的環境和動物,在得知將軍谷周圍的山村依然食不果腹的時候,應張一峯的邀請,共同創辦上關河投資公司,在當地政府和上級部門的支持下,我們將拿出八億現金,結合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幫助那些......”

    相比於劉菲,李心介紹的就比較詳細了。

    “我和劉菲投資這家公司,並不是爲了賺錢,而是被張一峯的誠意所打動,我們投入的這八億資金,九成以上都是用來幫助改善周圍山村的交通、生活狀況,幫助他們擺脫貧困,村民不需要掏一分錢,而我們在保證村民提升生活水平的基礎上,纔會慢慢收回成本,這個時間,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

    許多網友都覺得他們誇大其詞,掛着扶貧的幌子來立人設,私下裏卻大筆大筆的撈錢。

    可水軍的炒作還沒掀起風浪,就被西南各級政府,以及中央的專家給掐滅了。

    爲了,央視和地方電視臺,專門推出了訪談節目,詳細介紹、分析了上關河沿岸村莊的地理環境和現實狀況,大力稱讚三人的社會責任感。

    就連專家都認爲,要不是因爲張一峯、劉菲和李心三人的明星效應,山之緣農場本身又有着先進的種植技術,這項計劃想要賺錢很難。

    即便是這樣,風險也會很高,收回成本的是時間將會極爲漫長,可以說投入與收益,完全不成正比。

    有了這個例子,各地政府,尤其是那些偏遠貧困的地區,彷彿發現了一片新天地,紛紛打算效仿,求資金、找明星、拉項目。

    可惜,沒有一個成功的。

    許多金主在瞭解情況後,都不願意參與,拉到的資金只是杯水車薪,而明星們幾乎都是隻代言不掏錢,甚至個別的還要收代言費。

    當然,也有人將主意打到張一峯的身上,通過各種關係找上門,希望他去投資,可惜,張一峯的回答更絕,已經沒錢了。

    這時人們才發現,這種模式雖好,可以幫助地方百姓迅速擺脫貧困,但關鍵的還是人,沒有張一峯這樣的人,沒有一定的明顯效應和技術,根本玩不轉。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