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祖父是漢武帝 >第125章 皇帝的震驚
    聽到二人的質疑,劉進卻微微一笑,終於到了顯露他知識的時間了。

    流民之所以成爲流民,是兼併導致的,這是到王朝後期無法避免的結局,除非丈量田畝,重新規劃,不然這個癥結不好解決。

    可重新丈量田畝,建立新的制度,很難。

    開天闢地的歷史名臣翻車的也不在少數。

    而且也不適應於現在,政權馬上要交替,需要一個安穩的國內環境,動這個給自己找麻煩。

    但也有另一個解決辦法。

    比如開源。

    把流民重新找到一片土地給他們。

    “可以移民,這些流民已經失去了家園,咱們就給他們找一個家園,像是吳楚之地可以作爲試點。”

    “將這些流民轉移到吳楚之地,那面有大量的無主之地,再加上現在人也不是太多,可以把他們弄到那裏。”

    “通過我新建立的糧行,支援一二。”

    太子率先說道:

    “吳楚之地有大量的土地,地廣人稀,這是個好辦法。”

    劉進沒搭理,繼續道:

    “不僅如此,孩兒聽聞百越地區,有畝產很高的糧食,派精通農業研究的人去移植這種新作物。百越地區,現在名義上也是我大漢疆土,相信百越王室會獻出來的?”

    劉徹眉頭緊皺:

    “你確定百越那等貧苦之地有畝產很高的作物?”

    劉進想都沒想:

    “當然,回頭我可以給畫出來,命人去尋找。”

    當然有了,貧苦之地?可不是啊。

    一年兩三熟的地方,可不是什麼貧苦之地,也就是那面的人啊,認識不到位,不然僅僅百越三郡就差不多能生產出供大半個漢朝所需要的糧食。

    湖廣熟天下足,可不是開玩笑的。

    至於高產作物,肯定是占城稻等高產作物,但是現在肯定不叫這個,甚至有沒有占城劉進都不清楚。

    但是按圖索驥,總歸能找到的。

    雖然,劉進對宋代的好感不大,但是不得不承認,老趙家確實在引進新物種這方面做的到位。

    從越南引進了耐旱的占城稻。比起過去的稻種,占城稻穗子長,不挑地。1011年,宋真宗在宮裏種植,並推廣到全國。越南水稻很快成爲中國的主糧,使宋朝出現了人口高峯和繁榮商業。

    這是歷史真實記載的,確實比較厲害。

    所以現在劉進覺得開源的話,找一找占城稻應該是可以的。

    至於說百越爲啥現在屬於漢,這話題就長了。

    長話短說,大概就是秦朝的時候大將趙佗本來是始皇帝派那去的,結果自立爲王了,後來漢武帝覺得那孩子有點跳,然後給收拾了。

    現在名義上屬於了大漢。

    可山高路遠,行政上屬於了,可是政治經濟文化都還沒有傳輸過去,而且劉徹也看不起那些邊陲之地,所以也沒太上心。

    “嗯,可以派人去找一找,一旦找到那可是大漢之幸。”

    劉徹一錘定音。

    太子劉據感嘆道:

    “沒想到那樣的邊陲之地還有這等好東西,進兒如何知道的?”

    面對着太子的好奇,劉進眼皮子都沒擡起:

    “多看書!”

    我尼瑪,太子差點氣炸了,啥意思。

    我不看書唄?

    忒看不起人了。

    太子被懟的說不出話,劉進也無奈,沒辦法,總不能說自己課本上學過吧?

    不過確實也是看書嘛。

    劉徹笑眯眯的看着父子二人的關係,感覺很舒服,父子就該這樣,有點人情味的。

    “不過,進兒,你說的這些都是長遠的打算,要想立竿見影的緩解流民的問題,不現實啊。”

    劉進一聽,就知道劉徹這是考自己呢。

    也不慌,他心裏早有腹稿,甚至之前成立的糧行糧監會都是爲了這個而成立的。

    “如今,邴吉已經開始着手清理這種高利貸的問題了,慢慢的會向全國推廣,以後百姓不會因爲沒有糧食而把地低價賣給別人,原來豪族們那種喝百姓血的行爲應該可以說慢慢的會杜絕,除非不要腦袋了。”

    “而孩兒的下一步,就是清算大族的田地和人口,尋找一個閾值,進行徵收稅,當然這是幾年之後的事情,這不是重點。”

    劉徹和劉據點點頭,確實這個動作太大,至少要糧行實行下去以後再說。

    “現在能讓糧食增產的最好辦法就是漚肥”

    劉進這才說出來現在最立竿見影的增產辦法。

    劉據嘟囔着:

    “漚肥?”

    “沒錯就是漚肥!”

    劉進加重語氣肯定道。

    他看過一些史料,發現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那就是糧食的產量極低。

    到底有多低,我們就按照當時的典籍裏記錄來算。

    《淮南子》裏寫了“十畝之田,率歲之收,不過四十石”。也就是說一畝田一年收入4石。

    按照換算率,秦漢的一畝是現在的0.67畝,一石是14公斤,也就是說一畝地年收入75斤糧食,這是南方的水稻。

    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一石爲一百二十斤。

    漢代一斤大約有258.24克,一石大概爲31公斤。

    也就是說在秦漢時期,一石是一百二十斤。看起來很多,但是按照現在的度量衡算一下,實際上最高也就是75斤左右。

    一畝地,就產出這麼一點糧食怎麼可能喫飽。

    再看看北方的小麥,《後漢書》記載“通肥饒之率,計稼牆之入,畝收三石”。也就是說小麥產量比水稻低,然後一畝地一年的純收入是56斤。

    這個更沒法看了,太坑了,更少。

    跟現代根本就沒法比,現代一般的雜交水稻實際畝產500-600公斤,還有更爲特殊的畝產926公斤的“袁氏超級稻”。

    袁公也就此封神。

    當然,後世的這種產糧量是多種因素造成的,高肥高水,還必須人工插秧、七天一打藥、人工除草和量身定造的“配方精確施肥法”。這個就不去說它。

    可確實沒有可比性。

    而劉進現在覺得最簡單的提高產糧量的辦法就是漚肥,最是快。

    漚肥其實很簡單,把作物莖稈、綠肥、雜草等和河、塘泥及人糞尿同置於集水坑中,通過微生物發酵而成的肥料。一般作基肥施入稻田。漚肥可分凼肥和草塘泥兩類。凼肥可隨時積制,草塘泥則在冬春季節積制。

    凼肥就是拿人和畜的糞便和雜草樹葉之類的組成的,草塘泥從名字就能看出來,使用人畜糞便和河、塘泥組成的。

    這玩意弄下去以後,最起碼翻個四五倍達到明清的產糧量不成問題。

    明清水稻已經能達到300多斤了。說實話這好幾種辦法下去,幾年下去百姓就夠吃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