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祖父是漢武帝 >第185章 杜延年的手段
    夜晚劉進依舊是住在了雙胞胎的屋子裏。

    一晚上燭火搖曳,端是讓人流連忘返,也就是劉進發現自己身子骨不錯,不然,可能真的對付不了這一羣人。

    可兩個雙胞胎也不是喫素的,硬生生的跟劉進戰了個平分秋色,羞的門外的丫頭們都有些臉紅。

    這外來的娘們真是不知羞。

    心下還有絲絲羨慕,那就不足外人道也了。

    轉眼七天就過去了,劉洵也正式入學。

    這一日學校裏來了不少的學生,都是十歲左右的,劉洵揹着書簍和其他學子一樣進入學校。

    算是開啓了自己的學習生涯。

    暫且不表。

    杜延年,升任了廷尉,又經過了多日的佈局,各個地方駐軍基本上也都到達了各自的崗位。

    北方諸郡國,無一不在朝廷的掌控下,而朝廷的掌控力也隨着這些駐軍達到了巔峯。

    百姓們高呼太子殿下仁善,因爲隨着駐軍到地方,匪或者遊俠兒都少了。

    駐軍開進駐地的時候,順手就把周圍的那些匪徒都給收拾了,雖然沒什麼油水,可誰讓這些匪徒礙眼呢,李廣利給的軍令就是對這些人能抓的抓,能殺的殺。

    抓的都送到南方勞改,或者送去運河工程上。

    不花錢的勞力,那是很香的。

    這樣的命令也導致了下面軍官,千人等對匪徒實行了秋風掃落葉般的政策。

    多少也算是戰功嘛。

    再加上地方上的退役老兵,或者進修院派下來的小吏通風報信,那簡直是一打一個準。

    讓劉進在民間的聲望達到了一個極高的地步。

    要知道,這個時代,盜匪遊俠絲毫不比賊兵威脅小,如今被剿滅,怎麼不讓老百姓們感恩戴德。

    更何況,現在地方上都有駐軍了,這不是代表着他們的生活可以過的更加的安穩了嗎?

    不愁喫,不愁喝,生活環境還穩定了,簡直是百年來過的最舒心的日子了。

    而與之相對的,那就是那些地方上的地主老爺,和豪族大佬們,以及原本的那些小吏。

    如今感覺頭上好像是懸着一把刀一樣。

    曾經,他們就是地方上的天,皇權不下鄉那不是開玩笑的。

    一個地方上的豪族宗族,對一個地區的掌控絕對要比皇帝強的多,甚至就算是當地的父母官都要與他們進行一些合作妥協才能坐穩。

    當然像是郅都那種狠人,或者本身就很有能力的人除外。

    但也足以說明了問題了。

    現在還不是世家豪族真正崛起的時代呢,真到了後世,世家大族崛起的時代,甚至敢左右皇權的。

    各地有頭有臉的人,面對着大舉進駐地方上的軍隊,都有些拿不準是爲什麼了。

    但總有不好的預感,於是紛紛託人去長安,或者上級郡城打探,發生了什麼。

    可杜延年是誰,那是杜周的兒子。

    劉徹時代有名的酷吏的兒子,雖然性子善,可手一點都不軟,笑話法家的大拿,有一個手軟的嗎?

    凡是敢送禮的,一個不落的都給暫時的下獄了,等準備好,數罪併罰。

    杜延年這面使不上勁兒,於是又有人打上了李廣利的主意,李廣利雖然只剩下個空頭了,可這次突然被重用,據說女兒還給太子生下個孩子。

    眼瞅着就要起勢啊,期盼從李廣利這打探些消息。

    可李廣利不是吳下阿蒙了,雖然他也不知道阿蒙是誰,但並不妨礙他只收錢不辦事兒。

    錢收上來一分不差的送到廷尉衙門。

    現在有着女兒,有着外孫,他只要不犯傻,李家就是穩得,期盼從他嘴裏掏出點東西,很難。

    杜延年更是親自帶領廷尉的人和李廣利進行配合,清理三輔之地的冤假錯案,和那些上下勾結的事情。

    一時間,凡是心裏有鬼的人家都是人心惶惶。

    也不是沒有別的想法的,但面對着強勢的鎮壓,根本就掀不起任何的風浪。

    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流放的流放,殺的殺。

    愣是讓杜延年殺出來了一個朗朗乾坤。

    據說,長安城門上掛着的貪官污吏的腦袋,不下上百顆。

    能掛在城門上的,都是有地位的官,可想而知,這場整風運動多可怕。

    但與後世某個時期不同的是,這場運動,並沒有波及到多少百姓,也沒有什麼平民被侵擾,整個民間由於物資充沛,信仰堅定(相信太子殿下),反而安定異常。

    劉進在杜延年整風的之後也沒閒着,大批的信仰堅定的學子,被外派出去充當地方上的官吏。

    沒有什麼大官,全是薔夫,遊繳或者地方上的鄉里亭長,再或者是擔任郡府的曹吏。

    這裏面有寒門,也有平民出身的,還有百家出身的。

    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加入了太子黨。

    雖然劉進沒有承認過,但誰都知道太子黨,這叫政治正確。

    隨着一羣素質過硬的人充當了地方上的基層官吏,讓百姓們更加念着太子殿下的好了。

    尤其是那些士大夫階級出身的子弟,毫無例外,也是一視同仁,先去基層鍛鍊。

    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在以前,這些子弟,起點很高,像是什麼鄉里亭長,根本都看不上的,隨便一個士大夫出身的人,最少也得當個小縣的縣令,就算是再次的,也能從郡城內找個美差。

    又或者去軍中鍍個金。

    比如李斯之子,李由,開局那就是縣令一級,更掌控了軍糧轉運等大部分職能,那時候李由纔多大?

    也就是高中生的年紀啊。

    再或者李信,那都是從少年時代就被委以重任的。

    不可否認,他們都是人才,可再人才,也不是他們一出仕,就能擔任要職的理由啊。

    最關鍵的不還是家世嗎?

    可,從這次的運動開始,這種局面變了。

    因爲劉進的操作,讓這些人當官不是那麼容易了,就拿之前最重要的孝廉來說,現在已經沒有那麼大的含金量了。

    你舉你的,我不用你能咋的?

    另有百家學院等諸多的學院充當新鮮血液,這些士大夫階級或者儒家也不得不下場與百家,寒門進行赤膊上場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