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開元盛景 >第三章 清溪觀遠客來訪
    石清見他們遠去了,便對子虛行了個叉手禮,道:“師兄,師父博學精道,天降重任於他。石清道法淺薄,只會雕一些花鳥魚蟲,瓜果菜蔬。以後,全仗兩位師兄助師父一臂之力。師弟先走一步了。”

    他拔腿想走,被子虛抓住衣袖,一把拉了回來。

    子虛上下打量着石清,連連搖頭,嘖着嘴道:“天下道教,有上清、正一、洞淵、靈寶、淨明等派別。咱們上清茅山派下,也有三十六派之多。各派之下那麼多弟子,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像你一樣不學無術的弟子了。”

    石清伸手撓了撓鬢角的頭髮,有些羞人答答。

    師父師承開蒙於上清,授道於正一,得道於洞淵、淨明諸派,兼取各家之長,融通百家之思,並將其發揚光大。天下無人不識得大名鼎鼎的羅浮真人。

    自己疏庸愚鈍,笨拙不開竅,在師父那裏拾不到一絲牙慧,真是有辱師門。

    “師父行爲世範,學爲人師。劍術、醫術、琴術、煉丹,無所不精;降妖捉鬼、召神驅邪、興雲致雨、鍊度亡魂,樣樣出衆。”子虛伸出雙指,敲了一下石清的腦袋,道,“你看你,從師父那裏學去了多少精髓?傳出去,師父也無顏做茅山符籙派的掌門人了!”

    在大唐,以傳授上清大法爲主的茅山宗一派,出了很多知名道士,如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等等。通過他們的傳播和推廣,茅山宗已經成爲大唐最高法位的道派。

    茅山符籙派,在葉法善天師的努力下,更是聲名遠播。

    石清向來心醇氣和,樂呵呵地任由子虛批評。

    子虛看了一下漏刻,已到未時一刻。

    “今日時間很晚了,師兄就不批評你了。耕心草堂排隊看病的鄉人,還有幾十號,清溪觀的老道們忙不過來,我要趕快去幫幫他們。你去了也沒用,就幫我去混元峯後山採擷青芝,滋養蓮花天師盞吧。”

    石清點了點頭,這種不用動腦筋的活,他自然是最樂意乾的。

    他們走出清溪觀,分道而行。子虛穿過丹山門,來到混元峯腳下的耕心草堂。小小的醫館前,人頭攢動、濟濟一堂,有患頭疼腦熱的,有跌打損傷的,也有嘔吐呻吟,不知中了什麼邪炁的。

    道家歷來追求修真證道,形神俱妙,修煉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獨特醫術,再結合《老子》和《黃帝內經》之精華,內外兼修,形神兼治,獨創自成一派的道醫。

    許多大德高道,如葛洪、張道陵、陶弘景、張仲景,以及當今的孫思邈先生、韋善俊先生、萬振法師等等,都是著名的道醫。可謂是醫中有道,道中有醫。

    葉法善天師自幼跟隨父親修道學醫,又得多位高道真傳,他的醫術婦孺皆知,遠近聞名,每日來太鶴山洞天的求醫者絡繹不絕。於是,他在混元峯下設立了耕心草堂,選拔觀中醫術最爲高超的道士輪流坐診,施惠蒼生。耕心草堂不僅有本草湯液、鍼灸,也有導引、胎息、內丹、辟穀,內視等,兼道、德、符、佔、籤、咒、齋、祭等道術,挽回了多少病染膏肓的性命。

    子虛步入耕心草堂,一股藥香撲鼻而來。

    站在耕心草堂的大堂上,七星斗櫃貼牆而立,陳列整齊,櫃檯上擺着藥鬥、藥戥、藥匙、藥尺、藥碾、藥鉢、藥篩等物品。負責調劑藥品的小道雖然忙得團團轉,擡手取,低頭拿,依然能準確快速地配好所需的藥品。

    鬥櫃裏不斷傳出白芷、當歸、獨活、厚朴、莪術、丁香、八角、砂仁、海棠、白蘇、肉桂、艾草、黃芪、五加皮、樟腦、沉香、麝香、藿香、冰片、薄荷、黨蔘,以及芒硝、硫黃、赭石、雄黃、膽礬、明礬、赤石脂、海浮石等等,各種本草和礦物混合而生成一股奇異藥香。

    子虛想到師父和師兄要淬鍊聖劍,冥助大唐帝王開創盛唐的雄風紀元。將來,懸壺濟世、普濟衆生的重任,也許會慢慢落在他的肩上。

    幾位老道正在望聞問切,一番斟酌之後,提筆開方。

    “子虛,你來得正好,師兄剛想去尋你呢!”一位老道看見他,連忙招呼道,“你那石清師弟不學無術,什麼也幫不了。望聞問診自然不行,畫符唸咒不行,厭劾鬼神也不行,大概只能在藥釜前,做個燒火童子,可以添根木柴煽把火。”

    子虛只是笑笑,朝老道走去。

    翌日,混元峯上秋高氣爽,萬里無雲。子虛一襲白衣,懷抱上古逸音,沿着混元峯小徑慢慢地走上山來。

    放眼望去,梅林漫山遍野,鬱鬱蔥蔥,青松和翠竹交錯其間,綠蔭如蓋,翠色一路流淌,在小徑上投下一片清涼。

    混元峯的水土很奇怪,無論什麼品種的梅花種在這裏,開出的花都是潔白如玉的。每到梅開季節,太鶴山洞天就會成爲一片廣袤無垠的香雪海。

    行至半山腰的點易臺,子虛遠遠看見石清正坐在欲浮亭裏,手中拿着一隻刻刀,全神貫注地琢磨着一塊燈光凍石。

    點易臺爲劈山而建的平臺,坦蕩如砥。站在山崖邊,可憑欄遠眺,一覽衆山。數棵高聳入雲的青松,爲點易臺撐起了一片晴空。崖邊一棵老梅樹,枝葉扶疏,鬱鬱蔥蔥,露出欲浮亭的一角飛檐。

    這裏是混元峯弟子日常習武、練琴的場所。師父經常帶領他們在這裏月下胎息、松下舞劍。

    每年黃鶯鳴澗時,混元峯滿山的梅子逐漸進入成熟期。葉法善天師便會吩咐弟子採擷青梅,或製成梅乾,或釀成甘甜的梅子酒。

    師徒們坐在點易臺上,談經論道,各抒己見。渴了,便輕呷一口梅子酒。

    子虛走過去,在一棵青松下交趺坐定,將上古逸音架在膝上,猛然一撥琴絃,一記裂帛之聲,驚得石清跳將起來。  石清放下刻刀,從亭子裏探出頭來。“師兄,你來也不打聲招呼,猝不及防的一聲琴響,嚇了我一跳!”

    子虛手摁琴絃,琴音戛然而止,蹙起眉頭道:“石清,昨日你採了幾支青芝餵養小鹿的?”

    石清嘿嘿一笑,道:“不多,不多,大概也就三四支吧?”

    子虛氣得恨不得揍他一頓。“小鹿肉身滅去,魂魄嚴重受損,需要慢養靜待。你一下子喂個三四支青芝下去,無異於雪上加霜。難怪,昨日它整夜不安,一直哼哼唧唧!”

    “師兄,多喂一點,小鹿豈不是恢復得更快一點?師父的蓮花天師盞爲茅君所賜,有起死回生的神力。三年後,如果小鹿幻化爲姑娘,嫁你爲妻,那也是我的嫂嫂啊!”

    “不死在你的手中,便是謝天謝地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