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畫中的薛定諤 >第一百四十二章 學者
    前川沒有說話,她理解這個和自己當年經歷過愛情一樣感受的同性。這時候鄭炫開口說話了:

    “我知道是誰派他來的,他有何目的。

    ‘孩子沒娘,說來話長’。這個故事還要從我那筆震撼東南亞的土地交易說起。”

    鄭齊敏,你也是大學生,叔叔考你一個問題。城市在泰國已經出現了幾千年,但比城市更古老的是廣大的農村,你說說,爲什麼在近現代出現了不可逆轉的‘城市化’?

    是的,絕大多數專家教授都認爲城市化是工業化的結果。這是一個只解釋了表面現象的不負責任的看法。我們要的是曹衝稱象,而不是盲人摸象。表象化的解釋妨礙了我們對城市化深層次原因的認識。

    城市的特徵,就是能提供農村所沒有的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是城市土地價值的唯一來源。城市不動產的價值,說到底,就是其所處區位公共服務的投影。無論城牆還是道路,或是引水工程,公共服務都需要大規模的一次性投資。在傳統經濟中,一次性投資的獲得主要是通過過去剩餘的積累。這就極大地限制了大型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基礎設施巨大的一次性投資,成爲制約城市發展的主要障礙。

    突破性的進步,來自近代信用體系的創新。通過信用制度,未來收益可以貼現到當前,使資本的形成方式得以擺脫對過去積累的依賴,轉向預期收益。信用制度爲大規模、長週期的基礎設施投資提供了可能。

    現代理論傾向於用技術進步解釋經濟增長。事實上,研發活動伴隨人類歷史數千年,但只有在信用制度出現後才獨立出來,成爲一種關鍵的因素,這說明沒有信用制度和原始資本,技術創新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曇花一現,研發更不可能成爲一種獨立存在的生產方式。

    其實,如果把基礎設施也視作一種產品,城市化本身就可以看作工業化的一部分——用工業的方法生產基礎設施。

    正是由於現代金融和技術創新同時爲工業化與城市化提供了原始資本,兩者才得以相繼啓動。因此,工業化與城市化是共生關係,而非因果關係。

    只有資本才能爲資本做抵押。

    信用制度的關鍵是如何獲得‘初始信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啓動,都必須跨越原始資本的臨界門檻。一旦基礎設施積累完成,就會帶來持續性稅收。這些稅收可以再抵押,再投資,自我循環,加速積累。

    城市化模式的選擇,說到底就是資本積累模式的選擇。不同的原始資本積累模式,決定了不同的城市化模式。歷史表明,完全靠‘內部積累’很難跨越最低的原始資本門檻。強行積累,則可能引發大規模社會動亂。

    因此,早期資本主義的原始資本積累,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外部掠奪完成的。幾乎每個發達國家,都可以追溯其城市化早期階段的‘原罪’。

    傳統泰國社會關係是典型的差序格局,民間信用在很大程度上侷限於熟人社會,因此只能是小規模和短週期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