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重生爲諸葛亮之子 >第215章 虞翻之語,馬謖之略
    聽到孫權這麼說,這時的虞翻自然也不敢怠慢,忙開口說道:“吳侯,這公安城是怎麼丟了,吳侯安能不知?”

    聞聽虞翻這麼說,這時只聽孫權緩緩開口說道:“仲翔,你是說荊州城的官員中有奸細?可是,孤前番不是叫你調查投降的荊州將領有什麼可疑行爲麼,若其有暗通諸葛小兒的嫌疑,寧可錯殺,不可放過!如此一來,仲翔還有什麼顧慮麼?”

    聽到孫權這麼說,這時的虞翻自然也不敢怠慢,忙開口說道:“吳侯之交代,某早已經吩咐手下人去做,但是在下以爲,吳侯來荊州城不過數月,雖說吳侯對待荊州城的百姓很好,然安能敵過在荊州城經營多年的劉大耳乎?”

    聞聽虞翻這麼說,這時只聽孫權緩緩開口說道:“仲翔,你是說荊州城中的百姓有可能叛變?”

    聽到孫權這麼說,這時的虞翻自然也不敢怠慢,忙開口說道:“然也,這劉大耳最會收攏人心!吳侯豈不知這劉大耳敗走當陽之時,連全城的新野百姓都扶老攜幼地緊緊跟隨,由此可見這劉大耳的蠱惑人心真乃天下一絕也!”

    聞聽虞翻這麼說,這時只聽孫權緩緩開口說道:“那不知,仲翔以爲如今之計,應該如何?”

    聽到孫權這麼說,這時的虞翻自然也不敢怠慢,忙開口說道:“吳侯,爲今之計,應該讓城中大姓,富戶,各出子弟二十人從軍。而其它普通百姓,則徵其家中最強壯的字弟從軍,而且將這些人分派各處,削弱其勢力,有軍功賞,犯軍法殺。如此一來,則荊州城內必不敢反叛。如果其敢反叛,則我們必然先驅使其城中子弟守城。”

    聞聽虞翻這麼說,這時只聽孫權緩緩開口說道:“仲翔之計甚妙也,既然如此,那此事就交給仲翔和韓當全程負責了!”

    聽到孫權這麼說,這時的虞翻和韓當自然也不敢怠慢,忙開口說道:“好的,吳侯,我們這就去辦!”

    聞聽虞翻和韓當這麼說,這時只見孫權點點頭!

    另一邊,糜三高和馬小理率領兩萬兩千人馬爲後軍,押運糧草輜重緩緩前行,終於在數日之後,與諸葛斌所部匯合!

    當下,荊州議事營,諸葛斌坐在上首的位置,糜芳,張苞,糜三高,馬謖,馬小理等人分坐兩旁!

    看到衆人都來齊了,這時只聽諸葛斌緩緩開口問道:“不知,諸位如今可有計策教某攻下荊州城?”

    聽到諸葛斌這麼說,這時的馬謖自然也不敢怠慢,忙開口說道:“諸葛將軍,根據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而我們如今不過才區區六萬八千荊益人馬安能攻下四萬江東大軍鎮守的荊州城耶?除非?”

    聞聽馬謖這麼說,這時的諸葛斌也有點感興趣地開口問道:“除非什麼?”

    聽到諸葛斌的問話,這時的馬謖自然不敢怠慢,忙開口說道:“除非諸葛將軍另有良謀以破之?否則憑六萬八千荊益人馬強攻是絕對攻不下擁有四萬江東大軍的荊州城的!”

    聞聽馬謖這麼說,這時只聽諸葛斌緩緩開口問道:“那不知,馬謖你覺得我用何良謀能破荊州城?”

    聽到諸葛斌的問話,這時的馬謖自然也不敢怠慢,忙開口說道:“諸葛將軍,某以爲,要麼,是諸葛將軍像攻克公安城那樣,早就提前在城中安排奸細,準備來個內外夾攻以破荊州城!”

    頓一頓,這時只聽馬謖再次開口說道:“要麼,是諸葛將軍提前安排人“挖了一條直通荊州城的地道”,如此一來,則這荊州城也是輕易便可破!要麼………………”

    聽到馬謖的侃侃而談,這時的諸葛斌卻是走了神。

    馬謖是三國有爭議的人物。劉備認爲:“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諸葛亮評價爲“匡世奇才”。後馬謖剛愎自用,街亭失守,使得一向倚重馬謖的諸葛亮對其有所疑惑。在人們心目中,馬謖幾乎成了“言過其實”“紙上談兵”代名詞。而真實的馬謖,其實是一個難得的高級參謀和戰略型人才。

    據史書記載:“馬謖自幼熟知兵法,才氣過人。諸葛亮十分敬重他,行軍打仗,二人常常促膝長談,徹夜謀劃。”

    然善於小徵小戰的能手不一定是個運籌帷幄的將軍,一個運籌帷幄的將軍也不可能是個能征善戰的將士。

    漢高祖曾經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人各有其才,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方面,馬謖是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高參。

    正如毛澤東思想裏,包含着劉少奇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思想一樣,諸葛亮的智謀,很大一部分裏包容了馬謖的聰明和智慧。“三個臭裨將,頂個諸葛亮”的典故,就說明了這一點。

    在衆人皆說“馬謖”該殺的時候,參軍蔣琬說:“昔楚殺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謀之臣,豈不可惜乎?”隨後蔣琬更爲冷靜地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也。”

    事情的發展,也恰恰證實了蔣琬的“冷靜”的正確。馬謖死後,諸葛亮用兵打仗遠不如以前,原因就在於身邊缺少了善於謀劃的智囊型人才。因爲少了心腹馬謖參與,晚年的諸葛亮食少事繁,事事躬親,最後悽慘地勞累而死。以至於臨死之時,諸葛亮發出了“吾遍察諸將,皆無人可授”的悲嘆,可見諸葛亮對馬謖情有獨衷。

    因而,諸葛亮評價馬謖“匡世奇才”並不過分。過分的是作爲上級領導的諸葛亮明知馬謖缺少一線作戰的經驗,卻不顧衆人的反對,違反常規,硬要讓馬謖這個“新兵蛋子”上一線掛職鍛鍊。培養人才的主觀願望是好的,但好心辦壞事,結果導致人才嚴重錯位,這才導致街亭之敗!

    想到這裏,這時只聽諸葛斌緩緩開口說道:“幼常所說皆有些道理,但很不幸的事,你說的,我都沒有安排;不過,就算某早有所安排了,然根據前些日子的“江陵攻防戰”以及“取公安一事”,所以想必這些計策也不會輕易奏效!”

    聽到諸葛斌這麼說,這時的馬謖自然也不敢怠慢,忙開口說道:“那不知諸葛將軍以爲何策可破荊州城?”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