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水滸種地做豪強 >第一百二十八章 雙尾蠍製作秸稈棉
    孫新看着父子三人做出來的硫酸和燒鹼,不禁拍拍李直和他兩個二子的肩道:“你們真是辛苦了。”

    解寶也笑嘻嘻的往前站,李直三人做出了硫酸和燒鹼勞苦功高,而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和統籌也是孫新交給他乾的。

    孫新輕輕推了一下解寶的肩膀道:“你也不賴。”

    解寶摸着肩膀直笑,他雖然腦袋活泛,但也不過是個十幾歲出頭的小孩子,對於師父的誇獎十分受用。

    今天孫家莊的幾個頭領管事在孫新的招呼之下臨時加了一場小會,此時都來到了孫家莊的製藥工坊。

    那做出的硫酸和燒鹼孫新一再囑咐過危險,加上又有李直和他的兩個養子受傷在前,在場衆人都知道了這玩意兒的厲害所以並沒有一窩蜂的往上湊。

    在孫新打開那些東西的時候,鄒潤有些迷糊說道:“師父,就用這兩個東西便能做出你說的棉花來?”

    其他的頭領們也是茫然的模樣,完全想象不出這棉花該當如何來做。

    孫新笑着對解寶道:“你便親自操作來試試看。”

    這幾天李直也一心撲在這秸稈棉的製作上,親手操作過,而且也弄懂了原理,於是也主動道:“莊主我也來幫忙。”

    藥工送上來準備好的秸稈。

    這些秸稈全部已經切成兩寸長的小段,又將每個秸稈破成了四份,解寶專門找到湯隆弄出了一種套筒刀,把秸稈從這一頭塞過去,從另一邊一拉便能將秸稈一破爲四了。

    李直和解寶兩人很仔細地穿好用麂皮縫製的皮手套和圍裙,帶上一個可以防止液體濺到臉上的面罩,然後才小心翼翼的將製得的純鹼倒到了一口大瓷缸中稀釋,瓷缸下面則有莊客燒火加熱。

    一邊加熱缸中的液體,而液體表面還放了一個小小的銅盆,盆中舀了半盆滿的冷水。

    瓷缸之中的鹼水慢慢冒起白煙來,溫度逐漸升高,直到液體表面微微沸騰兩人才把那水面上的銅盆小心拿下來,解寶拿了一根沒泡的粉條放進銅盆裏,然後摘下手套掐着自己的脈搏數數,脈搏跳了一百下左右那粉條便被微微泡軟了,於是解寶點點頭看向孫新說道:“師父,溫度夠了。”

    這一套操作都是他們琢磨出來的土方法,根據解寶的經驗,銅盆中的水加熱到這個程度,瓷缸中液體的溫度大約就是師父所說的九十度左右。

    孫新點頭讓他們繼續做,幾個藥工將瓷缸之下的火又加了一把,同時解寶和李子兩人便一起快速的將幾簸箕破好的秸稈倒入瓷缸之中。

    李直拿起一個木棍站到遠處,小心地攪拌着瓷缸之中的秸稈。

    秸稈一遇到濃鹼水就開始燒蝕,飛快的變軟。

    等那些秸稈全部被攪入水裏充分浸泡,解寶和李直纔是鬆了一口氣。

    操作過幾次之後他們都知道這燒鹼水的厲害,這玩意兒加熱到了九十多度,咕嘟咕嘟的冒着小泡,操作過程中一個不小心鹼水濺到皮膚上就能把一整塊皮都活活燒爛。

    見他們安全做到這一步孫新也是鬆口氣,叫大家先到一旁去休息,浸泡過程要整整耗上半個時辰。吃了半個時辰的茶後,瓷缸之中的秸稈便已經被燒鹼給泡爛,李直和解寶兩人一起將秸稈從瓷缸中撈出來,然後又在秸稈中加入配製好的稀硫酸去進行中和。

    稀硫酸倒下去的瞬間酸鹼中和產生大量的熱,那一欄秸稈便很快變得煙霧騰騰。

    將稀硫酸全部倒完,又攪和了一陣,酸鹼中和的也差不多了,那一欄秸稈碎已經全成了爛纖維的樣子。

    再把那坨東西丟進一個大竹簍之中,吊到漚池中去浸泡,用木勺鼓動流水洗去表面殘餘的酸液之後放入烘箱之中烘乾。

    前後花費了兩個時辰,最後上秤一秤,三十斤秸稈出了二十斤的秸稈纖維。

    做出的秸稈纖維纖維長度普遍在三到六釐米,和麻紗的纖維長度差不多,這種小麥杆纖維後世人來說有些粗糙,一般要加入棉或者化纖之中混紡成纖維線使用,可是在這年頭已經算是很柔軟的材料了,完全不需要這麼複雜的處理,孫新叫兩個莊客將這個麥杆纖維放在一起捶打,很快這些乾燥的麥稈纖維便糾纏在一起變成了一坨坨棉絮一般的樣子。

    陶宗旺一摸那柔軟的纖維絮便驚喜道:“莊主,好東西呀。摸起來比麻紗還要柔軟一些,只要找幾個婆娘用紡車紡一紡就可以當做麻線往外賣,織成麻布也行,便是直接錘打成這樣子也就可以當做冬衣的填充物了。咱們生產這東西的成本是多少?”

    “一斤兩三文。”

    衆人聞言都是眼前一亮,這可比市面上賣蘆花的價錢還要低,只要買上五六斤就足以填充一件挺保暖的衣服了,哪怕是登州城裏的窮人花上小半個月的工錢也能買得起。

    鄒淵嘖嘖讚歎:“咱們一畝地上每年總能產出六七百斤的麥稈,若是都照這般做去那豈不是成了聚寶盆了?”

    孫新在後世用這個方法生產麥稈纖維,因爲後世棉花的成本太低了,再加上生產麥杆纖維的工業廢料的處理成本,導致麥杆纖維在後世市面上完全沒有競爭力。卻沒想到到這年頭這麥稈纖維的開發成本居然比紡紗還要低。

    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用強鹼去燒過的麥稈纖維比起麻紗還要柔軟,既然經過強鹼這一步也就不用挑什麼原材料了。而且也不需要花錢處理廢水。

    解寶和李直這邊結束之後,孫新又帶着大家去看了看解珍和鄒潤的研究成果。今天孫新帶衆莊頭來看的,還不止這一項麥杆棉的製作技術。

    這小半個月時間內,鄒潤和解珍都在溫室之中忙活着。

    和種溫室蔬菜需要透光玻璃不同,種植食用菌並不需要陽光,只要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和溫溼度就可以了,所以在這年頭想要種出食用菌也是有可能的。

    兩人使用的菌種是從登雲山上採集下來的野生菌種,成活率並不高,但是半個月的時間也讓解珍和侄兒兩人成功在麥稈菌包上種出了孫家莊的第一批人工培育菌。

    因爲培育的菌種是在登雲山上,採到什麼就用什麼,所以這一批培育出來的蘑菇居然是後世賣價甚高的雞油菌。這東西在登雲山上產量最高,至於後市主要種植的香菇和雙孢菇,那都是南方纔有的野生菌,在這年代孫新想找都找不到。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