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主角李星雲秦可卿 >第五百一十五章:大夏說書人
    釋迦的出現,立刻便引起了長安城中的兩尊聖賢警覺,但他們卻並未在世人面前露面。

    因爲並未感受到來自釋迦身上的殺意與戾氣,相反還有一種徹悟之時的奇妙境界。

    而靈臺驛站之中,許多僧人都對李星雲投以怒目,心中怨念很深。

    阿彌陀佛是整個佛門的信仰,佛法更是造就了而今的一方淨土,每一名生活在西域的佛徒都可以稱得上是超脫者,沒有世俗慾望,不存在七情六慾帶來的苦難。

    唯一能觸及他們軟肋的也就只有關於阿彌陀佛的一切。

    可李星雲竟然敢當着他們的面,詆譭阿彌陀佛的佛法只是小乘而已,如何能忍?

    “何爲大乘佛法?”覺有情目光錯愣,心中翻起滔天駭浪,哪怕她對佛門佛法並不感興趣,可是阿彌陀佛佛法她也聽了近二十年,深知那佛法自有獨到之處,否則不可能造就一方淨土,化整片西域爲佛國。

    李星雲看着覺有情,又擡頭看到釋迦竟雙掌合十,目露虔誠的求教之意,說道:“佛門中人修行阿彌陀佛佛法,是想渡己身超脫,得證果位。”

    “包括阿彌陀佛在內,當初行走紅塵,體驗人世百態,也只是作爲旁觀者,身在紅塵,心卻出世,旁觀歲月變遷,最終印證自己的佛法。”

    “他不愧是佛主,自身有佛法密藏,真的走出了這一條渡化己身成佛的路。”

    “但是!”李星雲話鋒一轉,提到:“佛門存世數千年,一品古佛也不只一尊,可爲何佛門衆僧只尊那阿彌陀佛一位,難道其他幾位歷史之中的古佛就不算是佛了嗎?他們循着阿彌陀佛的路,渡化自己走到了古佛的層次,又爲何沒被世人所知、所曉?無人銘記?”

    了結僧人一愣,可旋即心中一想不對了。

    “渡化自身成佛,這是阿彌陀佛的佛法,每一位佛徒都走在這一條路上,而且歷史之中也有幾尊古佛印證成功,真的證道果位了,說明阿彌陀佛的佛法適合。唯有信仰阿彌陀佛,纔可成爲渡化自身,他們只是得證果位的修行者。”

    “修行者...”李星雲發出一聲笑。

    這就是阿彌陀佛留下的佛法?修行者行走世間,只會旁觀感悟人世百態?

    人,纔是自私自利。

    李星雲說道:“所以阿彌陀佛的佛法,永遠不可能真正超脫,所謂佛門修行者,只是爲渡化自己而修行,並非在渡化他人!”

    周圍僧人皆是懵神,終是佛法精深者釋迦開口問道:“施主,真正可超脫,渡化他人之法,在何方?”

    “此法在我所書寫‘西遊記’中,乃名爲大乘佛法。”

    但了結僧人卻是不動聲色道:“那書中只是講有佛法經書,並未記載半點大乘佛法。”

    “因爲,它尚未寫完。”李星雲如實道。

    “可能寫完?”釋迦心神意動,渴望那種佛法,或許真的可以找到超脫救苦救難的辦法。

    李星雲道:“倒也不急,我這有一個故事,世人終會明白爲何佛門二品稱尊者,而儒聖將其定爲菩薩。”

    二品尊者與菩薩,這是一個分歧,哪怕是佛門弟子也很想探究根源,因爲那是人族唯一超越品階的儒聖所釋經要義的境界。

    “願聞其詳。”釋迦禮敬道。

    李星雲環顧了一週,釋迦是求教者,覺有情是聆聽者,而了結等西域僧人則在一旁陷入迷茫。

    他開始講述道:

    “卻說南海有一山,名爲普陀山,山中有一菩薩名爲觀世音,她有一日在人族城中訪察可取大乘佛法的善人。

    忽聞一帝宣揚善果,選舉高僧,開建大會,又見得法師壇主,乃是江流兒和尚,菩薩十分歡喜。便帶着兩件寶貝,一件錦蝠異寶袈裟、一柄九環錫杖上了城街販賣。”

    講述到這裏,有幾位四品金剛僧人斷然怒斥道:“此等佛門瑰寶,豈能沾染世俗銀白,當街販賣?!”

    李星雲呵呵一笑,沒有理會他們,而是繼續講述道:“一日城裏,有那選不中的愚僧,倒有幾貫村鈔。見菩薩變化個疥癩形容,身穿破衲,赤腳光頭,將袈裟捧定,豔豔生光,他上前問道:“那癩和尚,你的袈裟要賣多少價錢?”

    菩薩道:“袈裟價值五千兩,錫杖價值二價值二千兩。”

    那愚僧笑道:“這兩個癩和尚是瘋子,是傻子!這兩件粗物,就賣得七千兩銀子?只是除非穿上身長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這許多!拿了去,賣不成!”

    菩薩更不爭吵,與木叉往前又走。行勾多時,正撞着當朝宰相散朝而回,宰相勒馬觀看,見袈裟豔豔生光,着手下人問那賣袈裟的要價幾何。菩薩說:“袈裟要五千兩,錫杖要二千兩。”

    宰相道:“有何好處,值這般高價?”

    菩薩道:“袈裟有好處,有不好處;有要錢處,有不要錢處。着了我袈裟,不入沉淪,不墮地獄,不遭惡毒之難,不遇虎狼之穴,便是好處;若貪淫樂禍的愚僧,不齋不戒的和尚,毀經謗佛的凡夫,難見我袈裟之面,這便是不好處。不遵佛法,不敬三寶,強買袈裟、錫杖,定要賣他七千兩,這便是要錢;若敬重三寶,見善隨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將袈裟、錫杖,情願送他,與我結個善緣,這便是不要錢。”

    “此後,宰相念及城中有一高僧是帝王所看重之人,便將菩薩所化的癩和尚引薦。最終名爲玄奘的和尚身着袈裟主持水路大會。”

    “那玄奘法師在臺上,頌念着《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篆》,又讀《勸修功卷》。”

    聽到那幾卷熟悉的佛經名字,覺有情好奇道:“這些都是佛主阿彌陀佛當年的佛法經文。”.

    佛門講經,亦如今日的佛法大會一樣。

    只是講經人從玄奘法師換成了佛主覺有情,她識海中開啓的佛法密藏,也是與這幾篇佛經等同地位的。

    了結僧人聞言不語,但心中也是默認的聽取李星雲繼續講述。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