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成吉思汗的祕密 >第3章 成吉思汗之死(3)
    大蒙古國在成吉思汗的統治下,逐漸興盛,成爲了一個強大的汗國。作爲大蒙古國的開國皇帝,成吉思汗與世界上所有的帝王一樣,認爲自己是天下的主宰,天下萬事萬物都應屬於自己擁有和調遣。況且,當時的蒙古還是金朝的附屬國,仍需年年向金朝稱臣納貢,這豈是心高氣傲的成吉思汗可以接受的?於是,被尊爲成吉思汗的鐵木真,開始了他新的對外擴張行動。成吉思汗首先將目標瞄準了西夏。

    鐵木真在中國的北方蒙古稱汗時,南方是金、夏、南宋三國鼎立的局面。夏即大夏國,因地處中國西北部,所以歷史上被稱爲西夏。這西夏國是由居住在西北的古代羌族的一支党項族爲主體,包括部分漢族和其它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位於大蒙古國的邊境南部。

    唐朝末年黃巢起義,引發戰亂,活躍在西北的西夏國始祖拓跋思恭率領軍隊支援唐朝,因爲有功,被唐朝封爲定難軍節度使,加爵號夏國公,並賜國姓“李”。從此,逐漸成爲一股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

    1038年,西夏的王位傳到党項族首領李元昊的時候,勢力已經非常強大,遂正式建國,並稱帝。西夏在當時擁有二十二個州,即今寧夏全部地區,甘肅大部,陝西、新疆及青海、內蒙的一部分。首都設在興慶府,後改名中興府,即今銀川。

    西夏國廣泛學習了漢民的經濟、文化和手工技術等,成爲一個半農半牧的較爲發達的國家,在歷史上曾有着輝煌的一頁。尤其手工業非常發達,其用駱駝毛織成的氈毯被西歐人馬可·波羅贊爲世界上最精美的工藝品。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主要地段經過的就是西夏國。

    成吉思汗非常看重西夏國的戰略地理位置,它既是大蒙古國向西域擴張的重要咽喉,也是隨後進攻金國的天然屏障,亦是極其重要的商業貿易市場。成吉思汗思前想後,決定出兵西夏,以期達到一舉多得的目的。

    但若攻下西夏並不容易,儘管當時的西夏已經走向政治腐敗、經濟衰退的局面,但仍保持着六十餘萬騎步軍隊。民風強悍,崇尚武力,經濟上可自給自足,佔據有利地理條件,仍具有一定的抵抗外敵的能力。

    成吉思汗曾經五徵西夏。第一次是在成吉思汗即位前的1205年,鐵木真率蒙軍追剿克烈部的王汗之子桑昆,桑昆兵敗而逃,躲入西夏國尋求庇護。西夏與克烈部是世交,於是西夏派兵抵抗蒙古軍,經過兩個多月的激戰,被蒙古大軍攻下三個城池。夏主李純枯放桑昆逃往花剌子模國後,被迫對蒙古納貢稱臣。

    但第二年李安全奪取西夏王位後,斷絕了與蒙古的貢賜關係,請封於金國,求其援助。於是,成吉思汗以此爲藉口,發動了第二次對西夏國的征討。

    儘管當時西夏的國力還較爲強盛,且依據有利地形易守難攻。但成吉思汗急欲掃清對外擴張的障礙,且蒙古軍可利用西夏國土具有的各種地理條件,在實戰中鍛鍊和提高自身戰鬥力,學會在不同地形條件下作戰的本領,特別是攻取城池方面的經驗。所以,1207年秋,成吉思汗親率大軍,以哲別爲先鋒,對西夏進行第二次征討。

    但征伐並不順利,蒙古大軍經黑水(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向東,圍攻兀剌海城(今內蒙古臨河北)時,西夏從各地紛紛派來人馬支援守軍,相持大戰了五個多月,由於糧草不濟,蒙古大軍不得不退回草原。

    1209年秋,成吉思汗爲了在攻金之前儘快降服西夏,第三次引軍進攻西夏。此次仍經黑水東進直取兀剌海城,西夏派五萬大軍抵禦,但沒能擋住蒙古大軍的兇猛攻勢,兀剌海城被蒙古軍所破。成吉思汗繼續揮軍南下,隨後又拔下克夷門(今石嘴山市大武口),直搗中興府。西夏守軍拼死抵抗,蒙古軍圍攻數月後,築堤引黃河水灌城,西夏軍民死傷無數。但就在城防即將崩塌的時候,突然外堤決口,黃河水倒灌蒙古軍。成吉思汗正進退兩難之時,夏主李安全卻已經嚇破了膽,獻上女兒於成吉思汗爲妾,請求臣服納貢,成吉思汗遂乘機撤軍返回漠北。

    但在隨後的十多年時間裏,西夏國始終不甘心臣服於蒙古汗國,一旦勢力有所恢復,形勢對自己有利時,就消極納貢,結盟外援,毀約反叛。然而此時,成吉思汗東征西討,南攻北伐;遠攻歐亞,近戰金遼宋,實無精力徹底剿滅西夏。儘管成吉思汗曾又派軍兩次征討,但西夏打不過就降,實是極盡卑躬屈膝之能事;待蒙古軍一撤,只要稍有機會,就又死灰復燃,不聽號令,結盟反叛,實成了成吉思汗心腹大患。

    終於,成吉思汗經過多年的東征西討,戰勝了數倍於己兵力的花剌子模國、平定西遼,越過高加索山,征服了遼闊的中亞、波斯及東歐部分地區,並戰勝了羅斯聯軍,步步蠶食金朝領地,大顯了蒙古軍的神威,爲建立橫跨歐亞的蒙古大帝國奠定了基礎。

    這十幾年間,成吉思汗對西夏朝廷的反覆食言和背叛始終銘刻在心,況且這麼一個不安定因素伏臥身邊必定會使自己寢食難安。所以,此時已騰出身手的成吉思汗在西征以後,稍事休整就毫不猶豫地兵分兩路進攻西夏,誓要徹底剿滅西夏國!

    相關鏈接:

    稱臣納貢:舊時指小國向大國臣服而年年繳納貢品,自稱爲臣下。後來也用以比喻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羌族:羌族源於古羌,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古羌對中國歷史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民族語言爲羌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分北部和南部方言。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1》,中國境內羌族的人口數爲312981人。

    党項族:党項族是古代西北族羣,屬西羌族的一支,也稱“党項羌”。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唐朝共經歷21位皇帝(含武則天),在政治、文化、經濟、外交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黃巢起義:公元875年,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市曹縣西北)人黃巢發動反抗唐朝後期政府黑暗腐朽殘酷統治的農民起義,提出“均平”的政治口號,於公元881年攻下唐都長安,建立農民革命政權,國號“大齊”。黃巢起義是唐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雖然於884年被唐朝所鎮壓,但卻衝擊了唐王朝的統治,加速了唐朝的滅亡,推動了歷史的向前發展。

    節度使:唐代開始設置的地方軍政最高長官,因受職時由朝廷賜以旌節而得名。節度,意爲節制調度。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