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成吉思汗的祕密 >第15章 成吉思汗之死(15)
    話說嵬名令公帶領殘部奔回中興府,衝開圍城的蒙軍,城內兵馬殺出接應,將奔逃回的將士們迎進城內。

    老將軍嵬名令公帶兵前去救援西平府,卻弄得損兵折將,實在羞愧難當,氣火攻心。加之清晨被襲,未及穿上棉衣,路上騎馬奔跑,寒風灌體,回到城中後就大病不起。

    西夏皇帝李哯真是一籌莫展,夏國城池一個接一個失守,連最爲信賴的老將軍嵬名令公也鎩羽而歸,病臥榻上。金朝能夠前來救援的道路早已被蒙軍阻斷,中興府現在可說是孤立無援,岌岌可危。

    一想到這歷經近兩百年、曾經興盛無比的大夏國已然大半淪喪,國勢瀕危,而這座宮殿恢弘、繁華富麗、擁有着好幾十萬人口的國都中興府也危在旦夕,使得李哯終日愁容滿面,束手無策,而是戰是降成了擺在李哯面前的巨大難題。

    西夏在與蒙古二十多年的衝突戰爭中,往往在無法招架的時候,立即卑躬屈膝,俯首稱臣,以換得一時的平安。可一旦國力有所恢復,趁蒙古四處征伐的時候,聯合宋、金,又開始反叛蒙古,讓成吉思汗是恨之入骨。

    李哯深知,成吉思汗此次領兵來犯,不達目的決不會罷休。如若抗戰,中興府現在孤掌難鳴,一旦城池被破,勢必慘遭屠城之禍;但若投降歸順,恐怕也難以平息成吉思汗怒氣。成吉思汗此次出兵,頗費周折,損兵折將也不在少數,豈會善罷甘休?!恐怕很可能想永絕後患,到時,想保下性命,卻送上門成了人家刀俎上的魚肉。

    李哯惶恐不安,拿不定主意,召集羣臣商議。文武百官們衆說紛紜,意見不一,其中以右丞相高良惠爲首的一部分官員極力主戰。高良惠是西夏一代名將高逸的兒子,高逸與蒙軍力戰而死,高良惠對蒙古深懷刻骨仇恨。

    高良惠雖說是一員文官,但頗具祖父和父親的忠烈遺風,身懷錚錚鐵骨。高良惠等人認爲,奴顏婢膝,苟延殘喘不應是堂堂大夏所爲,即便戰死,也應落得千古留名,死的尊嚴!況且,城內軍民數倍於敵,城牆堅固,給養充足,儘可與蒙軍一戰!

    李哯覺得高良惠等人所說也頗有道理,於是傳旨,全城守備由高良惠親自督軍。

    高良惠殫精竭慮,率領衆將士積極佈防。此時,中興府城內尚有二十餘萬將士。高良惠將二十萬官兵分東西南北四城據守,餘下官兵留作機動部隊,隨時待命。發動城內全體百姓爲將士們提供糧食、弓箭、火藥、猛火油等後援支持。

    成吉思汗將西平府掠奪一空後,率領大軍重又將中興府圍得水泄不通。成吉思汗可謂是用傾國之兵進行圍攻,發動了一次又一次衝鋒,但這中興府卻實在是難啃的一塊硬骨頭。

    首先,中興府護城河濠寬水深,引入了黃河支流,一分爲二,沿城牆環繞流過,水流湍急,填埋護城河就非常困難。其次,攻城用的重要器械——拋石機和巨弩等,由於可以架設的位置離城牆較遠,加之中興府城牆遠比一般城池的高大堅固,可以造成的破壞非常有限。再者,守城的軍民實在太多,高良惠身先士卒,親自坐鎮指揮,軍民士氣高漲,蒙軍每次渡過護城河,靠近城牆的時候,城上的滾木、石頭和弩箭就如雨點般傾瀉下來,蒙軍傷亡慘重。而護城河與城牆之間的距離空間較小,挖地道或者堆土坡很容易被居高臨下的守城軍民發現,常常用蘸滿猛火油的弓箭射擊,使得蒙軍不得不半途而廢。

    就這樣,蒙軍在平原上的彪悍兇猛完全發揮不出來,種種攻城手段均被限制。竟然連攻了數月,卻拿中興府一點辦法都沒有。

    成吉思汗和衆臣極爲沮喪,但是又不能就這樣撤兵。大家明白,如果一旦撤兵,中興府就此緩過勁來,恐怕又會死灰復燃,再來攻打,只會更加艱難。最終,成吉思汗聽取大家意見,對中興府圍而不攻,消耗城中糧食,待城中餓殍遍地,再擇機取之。

    爲了補充自身糧草,做好持久戰的準備,成吉思汗決定留下窩闊臺、也遂皇后等人繼續圍攻中興府,自己帶拖雷、劉仲祿、耶律楚材等人率五萬兵馬前去攻打夏國餘下的西寧州、湟州、廓州等地。而這些城池的守軍有部分都被徵調到中興府支援,所以兵力有限,難以抵擋蒙軍的進攻。成吉思汗未費多少周折,就將這些城池一一拿下,將城內糧草掠奪一空。

    這時候,成吉思汗已進入金國境內,爲了徹底阻斷金國可能對西夏的救援,蒙軍繼續向金國的熙州、渭州、原州、慶州等地挺進。在路過六盤山時,見這裏山高林密、氣候溼潤,歷來有“春去秋來無盛夏”之說,自古以來就是避暑勝地,成吉思汗心情大悅,命人在這裏建起了避暑行宮。

    而這次行軍途中,成吉思汗將俘獲的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帶在身邊。成吉思汗對這王妃的絕世美顏歡喜不已,一路花言巧語勸說王妃順從自己做大汗的皇后。但這大夏王妃誓死不從,還欲絕食自盡,成吉思汗正手足無措之時,恰好窩闊臺手下大將察罕前來請旨。

    這察罕本是西夏党項族人,其父曲也怯律是西夏大將。察罕小時候即勇武過人,一次在野外被打獵的鐵木真遇見,鐵木真很欣賞他,就將察罕帶在身邊。察罕逐步鍛鍊成爲一名勇猛善戰的將軍,而在蒙軍攻打西夏的甘州時,甘州守將正是察罕的父親曲也怯律,察罕親筆給父親寫信,勸其歸降。此事被守城副將阿綽知道了,聯合其餘三十五人將曲也怯律殺害了,然後繼續對抗蒙軍的進攻。

    蒙軍攻下甘州後,成吉思汗欲將全城軍民活埋,爲察罕報殺父之仇,但是察罕極力勸阻,最後只殺了害死父親的這三十六人,其餘軍民全部放生。可見察罕宅心仁厚,對夏國同族還是懷有深厚感情的。

    這次察罕前來向成吉思汗請旨,就是見蒙軍攻打中興府已近半年,雙方均損耗極大,如若堅持下去,極可能致使兩敗俱傷。加之,察罕畢竟是大夏國人,不忍見同族人遭受血光之災,故前來請求成吉思汗委派自己做特使,前去中興府勸降。

    成吉思汗此時正感覺對中興府騎虎難下,聞聽察罕所言,感覺也是一個辦法。如若中興府能夠歸降,可免得自己大軍損兵折將,即使想除掉這個後患,也可待夏國皇帝李哯歸降後表現的態度再做發落,到時主動權就在自己手裏,於是命察罕進城勸降。

    察罕走後,成吉思汗來到看守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的大帳,告知王妃已派察罕前去勸降。並且再三承諾,如若李哯願意歸降,保證不殺城內一兵一卒,倘若王妃執意跟隨李哯,也一定會將王妃送還到李哯身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