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國師 >第287章 輿戰
    第287章輿戰“國師回來了。”

    大殿中,朱棣看向風塵僕僕的三人,由衷露出了一絲喜悅之色。

    主持變法,還是得姜星火和還俗的姚廣孝來弄,讓他自己面對羣臣如同蒼蠅振翅一般的反對聲,還是太麻煩了。

    雖然受到了景清血誓的阻礙,先要處理好巨大的輿論風波。

    因此拜國師的儀式,以及成立總裁變法事務衙門,都得暫時拖延一陣子。

    但在朱棣這裏,姜星火已經是國師了,從獄中破壁的那一日起就是了。

    “見過陛下。”姜星火作揖行禮道。

    有朱棣的特許待遇,姜星火見任何人,哪怕是皇帝本人和皇后,都不需要下跪,只需要作揖即可。

    “嗯。”朱棣微笑頷首,隨後說道:“來人,給國師和榮國公賜座。”

    待姜星火與姚廣孝在小錦墩上坐下後,朱棣把朱高煦離京後,南京城裏又發生的一些事情說了說。

    主要是受到景清血誓的影響,反對變法的官員、士大夫們紛紛上書,奏摺都要把內閣給堆成山了。

    朱棣的態度統統是“已閱不回”。

    坐等姜星火和姚廣孝回來再商議處置。

    說罷,朱棣問道:“關於朝野間反對變法這件事情,國師可有良策教朕?”

    “這種事倒也不意外,其實是必然發生的事情,對策自然是有的”

    姜星火思忖片刻,纔將自己心中所想緩緩道來。

    “輿論戰,想要破敵,無非三個方面。”

    “喔?”

    朱棣沒想到,姜星火的對策一開口,聽起來就很像那麼回事。

    這讓他心中對於姜星火的能力,不由地又多了一分肯定。

    “第一方面,疲敵。”

    姜星火的手搭在膝蓋上,有節奏地敲擊着,緩緩說道。

    “所謂疲敵,便是不在敵人的輿論戰場上糾纏,而是從其他不能決定輿論戰勝負,但可以令其疲於奔命的其他輿論戰場上發力,吸引敵人的注意力,令其疲憊。”

    “具體來講,通常是攻其所必救,也就是找準敵人必須要辯駁、卻偏偏不好辯駁清楚的內容。”

    姚廣孝白眉一挑,這個說法,他倒是第一次聽說。

    真是另闢蹊徑。

    不愧是姜聖!“不過。”姜星火話鋒一轉,“疲敵是與敵人勢均力敵時所採取的辦法,如今陛下高高在上,其實還有一種進階版的疲敵之策。”

    聽到這裏,朱棣這些日子被文官士大夫煩的不勝其擾的大腦,終於清晰了起來。

    雖然知道雙方並不在一個地位層級上,但朱棣之前想的,都是利用至高無上的皇權,怎麼把他們的嘴縫上.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皇權也辦不到。

    而如今聽來,姜星火似乎另有辦法。

    “還請國師速速道來!”朱棣急迫道。

    姜星火說道:“讓絕大多數上書反對的在野士大夫們,以及一部分文官,都去做一件事,以此疲敵。”

    “什麼事?”

    “修書。”

    朱棣蹙眉道:“朕已經任命解縉爲總裁官,主持重修《太祖高皇帝實錄》了。”

    這裏便是要說,某某事務“總裁官/副總裁官”,都是明代的處置具體事務的特設職位,也就是類似於姜星火前世的“項目組組長/副組長”這種,沒有級別,辦完事就交差取消職位。

    “總裁”也不是舶來詞,始見於《宋史·呂蒙正傳》,意思是彙總裁決其事,而即將成立的“總裁變法事務衙門”,雖然“姜總裁(官)”聽起來有些錯亂感,但確實是明代正常處理特事特辦的慣例職位。

    如果拿宋代以來的官場慣例來比喻,相當於,姜星火的國師是官職、變法總裁官是差遣,跟解縉的侍讀學士是官職、內閣和實錄總裁官都是差遣是一樣的道理。

    說回正題,姜星火點撥道:“非是《太祖高皇帝實錄》。”

    “國師的意思是?”朱棣忽然想起了什麼。

    “陛下一直想修的鉅著。”

    朱棣,以藩王之身造反奪位,武功彪炳,而文治不足,自然有心效仿此前歷代帝王,修一部鉅著彰顯文治。

    這個念頭,早就有了。

    只不過,想要修成“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爲一書”這種規模的鉅著,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實在是難以計數。

    所以,朱棣打算等國庫充裕後,再考慮,眼下只能先提前準備一些基礎性的準備工作。

    然而,朱棣聽着姜星火的話語,眼睛逐漸亮起。

    國師果然不愧是國師,僅僅幾句話,卻直指核心。

    如果能把大部分反對變法的在野士大夫,以及一部分文官,都扔去修鉅著,那自己的耳根子可就瞬間清靜無數倍了!

    因爲,這種鉅著,對於在野士大夫來說,參與其中在編撰組留名,那都是能名垂青史的事情!

    這種誘惑力,對於文人、尤其是沒有官位的在野士大夫來說,無疑是比天都大的!反對變法,也就圖嘴上痛快。

    想要真贏得生前身後名,還得去修鉅著。

    畢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修鉅著基本佔全了。

    而且,這裏還有一層引申的、可供士大夫們自然而然聯想到的含義,那就是王安石變法時,反對變法的司馬光,離開朝廷十餘年,就在洛陽埋頭修史,主持編纂了涵蓋上下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不過,永樂帝不是宋神宗、姜星火不是王安石、這些士大夫更不是司馬光,等修鉅著修個十來年,修完的時候,估計大明都開始跑火車了,到時候再提什麼反對變法,那可就太晚了。

    而如此一來,不僅把反對者都派了他們心甘情願的大活,還讓他們自願被折騰疲憊,可謂是妙計。

    朱棣很興奮,他感覺這一次自己找對人了,國師簡直就是天生適合搞輿論戰的料子啊。

    朱棣忍不住詢問道:“朕打算命名爲《永樂大典》,國師覺得這個名字如何?”

    “這個名字當然很好,但是”

    朱棣聞言問道:“那依國師看,取什麼名字比較好呢?”

    《永樂大典》這個名字,可是朱棣非常中意的。

    “既然要修不朽鉅著,自然要取一個響亮的名字,必須是足以震撼世界的。”姜星火沉吟道。

    “哦?”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