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國師 >第四百七十六章 礦藏
    第476章  礦藏

    “父皇,不,父親大人,怎麼樣?”

    等胡季犛回到了被朱棣賜予的宅邸裏,胡元澄和胡漢蒼都迎了上來。

    胡元澄的神色還比較鎮定,可此時胡漢蒼的面上卻滿是慌張和不安,一滴汗水自額角流了下來,他也顧不得擦拭,只顧着向老父親胡季犛詢問。

    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哪個人不害怕死亡的,更別說是像胡漢蒼這樣從小就生活在權力的中心,錦衣玉食之中的人了,如今來到異國他鄉,沒有絲毫的安全感,又怎能不恐懼呢!

    而他下意識所仰仗的,也唯有自己的父親了。

    畢竟,他能登上皇位,完全就是因爲他的母親是陳朝的公主,他作爲次子有着一半的陳朝皇室血統,而作爲長子的大哥胡元澄則並沒有,胡季犛正是因爲這一點,才選擇了他。

    跟胡漢蒼不同,今天剛去工部兵仗局報道的胡元澄則顯得沉靜得多,大明的氣度明顯超出了他的預料,事實上,如果大明把他們幾個人衣食無憂地供養起來,纔會讓他擔憂,而現在,他對前途性命的擔憂,已經很少了。

    嗯,如果胡元澄知道,在沒有姜星火干擾的歷史線,他能一路做到工部尚書,完成在兩個國家同時位極人臣,想必胡元澄這時候就已經滿是幹勁兒了。

    不過以胡元澄的聰明才智,也知道父親這一趟不會很順利,畢竟大明的廟堂,可是水深得很,想必應該沒有這麼容易就被探出個具體深淺吧。

    胡季犛並沒有馬上回答兩個兒子的問題,他先是回到屋裏,然後找出了屋裏佛龕下的木魚.這是宅邸的常規配置,因爲明初雖然佛道不興,但在上層社會里,尤其是貴族女子這裏,佛教依然很有市場。

    胡季犛一邊用那雙滿是老人斑和青筋的手拿着木魚槌敲擊着木魚,製造出了一些聲響,隨後沉默了許久才低聲說道:“這次去,收穫已經出乎了預料,不僅見到了在大明被稱爲黑衣宰相,六位公爵之一的榮國公姚廣孝,而且”

    說到這,他又停頓住了,臉上露出了幾分難以置信之色。

    胡漢蒼見狀心中更加緊張了起來,他深知,老謀深算的父親很少會露出這種神情:“而且什麼?”

    “父親見到了國師?”

    胡元澄的聲音有些發顫,但還是盡力保持冷靜,猜度着問道。

    “不錯,就是那位在大明百姓的傳言中是謫仙轉世的國師。”

    胡季犛輕吸口氣,將剛纔在總裁變法事務衙門中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給了兩位兒子。

    聽完之後,胡漢蒼的身體晃了幾晃,差點沒倒在地上。

    他萬般不敢相信這種事居然是真的:“父親大人,您是不是弄錯了,這世上怎麼會有這種神仙似的人物?”

    “父親,這、這是真的嗎?”胡元澄也有些不敢置信。….

    胡季犛重重嘆息道:“爲父豈會騙你們,若非是真的見了這位國師的本事,我也萬不會如此說來的,只能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前胡亂弄的那些,錯在哪都不知道,豈不可笑?”

    說完,胡季犛怔怔地看着兩個兒子,如今他們都是喪家之犬,回國復辟,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了,畢竟按照交趾布政使司和復國後的陳朝的情況,那些之前暗中抵制他們的舊勢力,已經大規模的捲土重來了。

    這種東西,就像是給棺材蓋上,一鏟子一鏟子地埋沙子,若是埋實了也倒罷了,可若是讓人揭棺而起了,那可就真是徹頭徹尾的前功盡棄,而且再想把人按回去,可謂是千難萬難。

    所以,他們也只能在大明另謀出路了。

    “只是按父親所言,這位國師,雖然有驚人的能力,可卻對於權術,未見得如何高深.更何況,似乎自己的勢力也並不強大,更多的是來自於大明皇帝的支持。”

    “正是如此。”

    胡季犛微微頷首,下巴頦的銀鬚也跟着顫了顫。

    但他話鋒一轉,旋即說道:“可那黑衣宰相姚廣孝,卻絕非是善與之輩,其人心術之深,實在是令我都感到不寒而慄,這二人互相配合,再以那天下第一才子解縉鼓譟脣舌爲其鼓吹,又有禮部之卓敬、戶部之夏原吉爲其左右羽翼,委實是不可小覷的。”

    “父親的意思是?”胡元澄有些明悟。

    可胡季犛卻只是輕微地搖了搖頭,隨後重重地敲擊了幾下手中的木魚,撂下一句話。

    “接着瞧。”

    ——————

    湯山。

    昔日豪華氣派的別墅區已經被拆了個七七八八,這裏是曹國公府的產業,李增枝自然是想怎麼嚯嚯就怎麼嚯嚯。

    “你說咱二爺是圖個啥?這麼好的別墅不要,推平了開煤礦。”

    “誰曉得呢,這煤礦能掙幾個錢,現在家家戶戶用的都是木炭。”

    “哎呀,你懂什麼,咱二爺也不捨得拆,但是沒辦法。”

    “真的假的,咱二爺可是出了名的豪橫,還有讓他沒辦法的事?這煤礦誰讓開的?”

    “當然是真的,剛纔我跟管事去換班,伱猜我看到誰了?”

    ……

    僅存的一小片別墅的房屋內。

    李增枝正坐在太師椅上喝茶,手下的家將們則站成兩排恭敬地等候吩咐。

    最近李增枝沒少從漕運的糧食裏掙錢,淮安府的爛兜子被掀了個底朝天,什麼陳芝麻爛穀子也都順着抖摟了出來,可這兜子終歸是不能總空着,李增枝藉着宋禮在的機會,也趁機摻和了一手。

    鹽這東西,作爲大明最頂格的專營商品,哪怕是從裏面撈個朝廷指縫裏流下來的,也能把尋常的豪商富賈撐得肚子都快爆了。

    而審法寺那邊重新修改了《大明律》裏面鹽法的內容,產銷區統一,大明的兩京十五布政使司下,都要設立單獨的都轉運鹽使司,不再承擔轄區內鹽場的管理責任,而是成爲一個行政兼覈算單位,負責測算整個布政使司年度用鹽需求和食鹽的運輸、銷售工作。….

    至於鹽場,則是收歸中樞統一管理,按理說應該是重新回到戶部名下的,畢竟洪武年間初開鹽使司系統的時候,整個系統都是在戶部下面,但朱棣受夠了沒錢的困擾,這時候反而把所有專營商品,包括食鹽、玻璃、化肥等等在內,打包到了皇室的內廷名下。

    當然了,實際上的情況,也並不是“皇帝一句話就全給沒收了”,而是鹽場收歸內廷管理,但鹽場不負責銷售(即不直接對接開中法和日常銷售),還要對數十萬竈戶負責,責權是基本相等的,盈利取決於各布政使司下的都轉運使司的購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