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國師 >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學
    第526章  經學

    雖說姜星火一桌人衣着看起來有些普通,但是架不住姜星火氣度卓然,若說他是個窮酸秀才,誰信?

    故此,當姜星火說“略懂”的時候,反倒沒人以爲他是推辭。

    “閣下若有見解不妨講講,左右閒來無事。”

    年輕人旺盛的好奇心,再加上那一點點該死的勝負欲,令他們非常希望知道姜星火口中所謂“略懂”的內容。

    畢竟,要是說不出來,那可就丟人了!

    而姜星火既然出來瞭解現在士林間的思想動態,那麼除了傾聽,肯定也是要有一些交流的。

    故此,姜星火暗忖,既然他們要聽,那也不介意簡單講兩句。

    於是乎,他清咳了一聲,開始侃侃而談:“《王制》之本,在於六經,六經之中義例文句,精粗微顯,參雜紛煩,仿若盤根錯節之樹木,想要理順,必須抓住根本,而六經根本,依《明報》所言,無非便是‘通經致用’四個字而已,而朝廷講‘通經致用’是表,用‘經世致用’纔是裏。”

    姜星火寥寥兩句話,登時便令聰敏的士子,有些撥雲見日之感。

    這些東西,可都是《明報》裏不講的,也不會有哪位先生給他們講,這都得自己悟。

    有句話叫“道不輕傳、法不賤賣”,就是這個道理了。

    即便是有人咂摸出來這些隱藏在《明報》冠冕堂皇的字眼下的門道,多半也是在廟堂上浸染久了的官僚,這種人那可能在外面去說些什麼?閉門自己深刻領悟還來不及呢。

    “經世致用如何?國家政事,讀書人想要登上龍門,便不可不知。而通經致用,則是歷代儒宗,從開宗以至絕筆,無一字一句不血脈貫通。以此治經之法治天下,然後大小幷包,難易合律,舉王公以至匹夫匹婦,從大政以至一草一木,莫不得其性情,使得施政措施無弊。”

    “施政措施,在於制度,制度乃是國朝政治之根本,社會運行之樞紐,想要通經致用,便要以制度經營天下,由是,六經合該從《王制》用工。”

    衆人一陣默然,皆被姜星火的話吸引了注意力。

    就連另一旁的食客們都禁不住側首打量他,眼底透着絲絲異彩,倒不是他們聽到了什麼,而是看一堆人都看一個人,忍不住跟着一起看看有什麼特別之處.

    其實就姜星火這麼說來,《王制》這裏面的內容,代表的意味就太豐富了。

    簡直太值得琢磨了.

    姜星火侃侃而談,將《王制》分析得頭頭是道。

    衆人聽完之後,皆陷入沉思。

    一人忍不住小聲地嘀咕道:“原來,《王制》這裏的意思,這麼複雜啊。”

    他們雖然讀書多,但也不算對五經全部專精,因此,別說朝廷開始致力於考古的《樂經》他們不瞭解,就算是《禮記》裏面的《王制》沒有《春秋》那麼微言大義,認真學過的人,也着實不算多。….

    可這不代表,他們聽不明白姜星火說的話。

    反正是被姜星火唬得愣神,看着姜星火,眼神愈發的炙熱。

    “果然厲害!”

    “這番分析,很是鞭辟入裏。”

    衆人紛紛叫好,看向姜星火的眼神充滿敬佩。

    姜星火謙虛地擺了擺手:“淺見而已,不值一提。”

    這一瞬間,姜星火的形象頓時高大起來了——

    真乃深藏不露也!

    “這可不是小道,我看吶,閣下必非凡人,切勿妄自菲薄。”

    “不錯,能有這番見識,絕非尋常人。”

    姜星火笑了笑,始終牢牢地掩着圍巾,卻沒再說話。

    而認領了“高人”buff以後,這羣士子反倒很識趣地不再來煩他了,大約是自己腦補出了什麼劇情,因此談論的話題,也不再往那些有可能越界的危險方向靠攏,而是轉移到了一些純學術的問題上。

    “《荀子》的事情,你們知道嗎?”

    方姓士子問道。

    “嗐,別提了,今年就在這裏考砸了。”

    “略有耳聞,還聽說有人考着考着急的尿了。”

    鄰桌的郭璡和柴車這時候的面色已經很古怪了,不過好在有酒勁兒上臉的遮掩,倒也沒有太失態,只是他們看向姜星火的目光,都很讓姜星火奇怪。

    怪我出題難?

    哪裏難了?這麼多年都是這麼出題的,四書五經能考的早就考爛了,被逼的還得拼接出題,不要睜着眼睛亂說,出題很難的,《荀子》已經很簡單了好不好?

    有些時候找找自己的原因,荀子思想兩年前就提了,又不是今年纔開始提的,這麼多年有沒有認真學,有沒有認真押題,有沒有認真備考?

    不過這些話也就是心裏轉一圈,姜星火肯定不會說出去。

    在這羣落榜舉子面前說這種話,這不是糞坑裏扔鞭炮嘛。

    而平常比較專注於讀書的陳姓士子,這時候說道:“最近聽士林間流傳比較廣的一個說法,是說之所以今年重點考《荀子》,除了陛下鐘意於聖王之說以外,還有其他說法。”

    “其他說法?”

    衆人都露出不解的神色。

    “沒錯,據說啊.”

    陳姓士子頓了一會兒:“跟太學之會有關係,漢儒和宋儒之爭,能明白嗎?”

    此言一出,周圍幾名士子頓時皆變了臉色。

    “不是吧,怎麼可能呢?”

    “就算陛下再喜歡荀子,也斷然做不出這種事情來呀。”

    “對啊,宋儒作爲正統,都這麼多年了。”

    這裏面的爭端就在於,荀子和孟子,尊哪個,其實並不僅僅是尊這個人。

    如果說荀子被擡入孔廟,還可以理解爲皇帝個人的喜好,那麼《荀子》成爲科舉考試的重點考試內容,就完全不是如此了。

    皇帝可以隨意決定誰配享什麼廟,甭管是孔廟還是文廟、武廟,只要皇帝願意,他想讓誰進就讓誰進。….

    可科舉不是這樣,一旦某人的思想,成爲科舉考試內容,那麼就意味着科舉風向的變動,這會直接導致全天下的士子出於功利性,都去學習和鑽研他的思想。

    荀子,雖然從宋代開始,被持續貶低了數百年,現在的大明,是孟子和繼承了孟子的程朱理學作爲思想主導。

    但這並不意味着荀子思想,沒有輝煌過的時候。

    實際上,跟宋儒相比,漢儒的思想,極爲接近荀子。

    “荀子開漢學宗派,其學篤信謹守,重在傳經;孟子開宋學宗派,其學廣大精微,重在傳道。”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