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這個男人不太冷靜 >第八十章 開場火藥味
    老老實實地聽取勸告的金尚,也明白剛纔的要求有點出格了。

    稍微調一下桌椅板凳,讓風格更加契合還行;要是真的換了座位,主持人吳蟬的訪談內容與順序,現場攝像、燈光等都要變動,甚至劇本都得相應改一改。

    越是“羣像戲”,越是麻煩,要所有進入鏡頭的人都“表演”合格纔行,個人特寫有瑕疵,修剪一下,切個鏡頭就行了。

    兩個人同框,金尚說的正火熱,呂遼一副撲克臉,一點都不“和諧”,素材到底用還是不用?

    外行人想當然的合理提議,專業人士實際操作起來,很可能不是想象中的那樣輕鬆。

    這一番小插曲過後,朱靜筱主任讓助手們最後檢查了一遍,沒有發現有問題之後,錄製就正式開始了。

    隨着開場音結束,主持人吳蟬端莊大氣地對着攝像頭介紹道:

    “電視機前的觀衆朋友們,歡迎大家收看這一期的《東方夜話》週末特別版。隨着夏日的酷熱越來越熾烈,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成爲街頭巷尾的熱門話題。本期節目,我們請來了最近學生和家長們格外關心的兩位知名青年人物,相聚一堂,共同討論一下關於高考、學習和夢想的話題……”

    說完,吳蟬將視線依次投向了金尚和呂遼,鏡頭也分別給了兩人一張面部特寫。

    “歡迎兩位!或許還有觀衆不認識你們,所以,得來一個自我介紹,你們誰先?”

    金尚瞥了一眼呂遼,看似沉着冷靜的少年,他那無處安放的手,已經將他心中的侷促展示得淋漓盡致了。

    “我先來吧!”

    露出一個矜持的微笑,金尚語速稍微有點快地述說道,

    “本人姓金名尚,年方十八,出身於京西永定河邊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康之家,從小到大的經歷也乏善可陳,今年大學畢業,正在創業中……”

    “還有呢?”

    見金尚說到一半停下來,吳蟬不由得追問道,

    “這就完啦?就沒什麼特長,比如唱歌、寫作、書法、繪畫什麼的?”

    “呃?嗩吶吹得不錯,正好我帶來了,要不要試試……”

    “停停停!你換點別的……”

    “嗯……想不出來了,要不我給大家劈個叉,意思意思?”

    瞬間,現場的觀衆席響起了一陣鬨笑,也不知道是準備的音效,還是真被金尚裝模作樣的搞怪給逗樂了。

    “算了算了,還是我來說吧!”

    制止了真個就要上前現場表演劈叉翻跟斗的金尚,吳蟬從身後的桌板上翻出一張紙,一邊看一邊補充道,

    “家中獨子,父親一人帶大,從小知書達理,不給人添麻煩,學習成績優秀,連連跳級,十一歲考取京城師範大學,十五歲雙學位本科畢業,十八歲碩士研究生畢業,大半個月前參加畢業典禮,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登臺致辭。走上社會後,開始創業,自有公司月營收超兩百萬,員工近百……”

    以一種越來越不可思議的態度將資料唸完的吳蟬突然扭頭對呂遼問道:

    “對此,你怎麼看?”

    被點名的呂遼稍微愣了下,旋即反應過來:

    “優秀得不像是真的,我寫小說都不敢編出如此厲害的人物來……”

    略調侃的話,倒是沒有什麼嘲諷的意味,觀衆席傳來了一陣陣善意的鼓掌聲。

    吳蟬又對金尚問道:

    “你自己怎麼評價自己?”

    “這麼一說的話,我感覺自己也確實挺厲害的,大概就是衆多家長口中激勵自家子女努力學習的‘別人家的孩子’吧。”

    頓了頓之後,金尚有些拿捏不準地問道,

    “這個形象,是不是挺招人嫌的?”

    “家長還好,廣大中小學生倒是有不少揚言要給你好看。”

    吳蟬竊笑道,

    “你把好學生的上限拉得太高了,一般孩子確實難以做到。”

    “怪我咯?讀書這種事,七分靠努力,兩分靠天賦……”

    “還有一分呢?”

    “靠運氣吧!家庭環境,師資力量,所在的學區等等,大抵上拼的是投胎技術。魯、豫、鄂、川等地的競爭明顯要激烈一點,我生在京城,也佔了近水樓臺的便宜……”

    “近水樓臺?”

    吳蟬奇怪地問道,

    “這是什麼說法?”

    聞言的金尚一驚,沉默了片刻之後,冷靜地答道: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爲春。靠近水邊的樓臺,因爲沒有樹木的遮擋,可以先看到水中的月影;迎着陽光的花木,光照比陰涼處要好很多,所以會早發芽。”

    “原來如此,我以前沒聽過,是你所作嗎?”

    “心有所想,有感而發,不小心說漏了嘴……”

    真實的原因,還是在於這個世界的歷史有了偏差,導致北宋范仲淹的經歷發生了很大變化,蘇麟有沒有寫出《斷句》都是個疑問,更沒有俞文豹所作的雜錄式文集《清夜錄》,使得“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爲春”的典故壓根沒有流傳下來。

    剛開場,就差點捅了個簍子,金尚內心也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

    談話歸談話,一不小心冒出個找不到出處的成語,要是解釋不出來,那可就糟了。

    對這次訪談節目做過功課,已經對金尚的“學霸”和“才子”做派有所瞭解的吳蟬,沒有繼續追問,而是迅速切回了正題。

    “七分努力,兩分天賦,一分運氣,倒也恰當。全國上下,比你條件好的不知道有多少,能和你比肩的依然鳳毛麟角,說明還是努力更加重要……”

    “對!在我看來,包括考研在內,之前的小學、初中、高中乃至於絕大部分本科專業,壓根沒有到比拼天賦的層面,只要學校和老師不是太差,都是可以靠努力彌補差距的。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付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上大學的機率是很高的……”

    第一次聽說這等怪論的吳蟬開始有點接受不了,覺得金尚是在胡吹大氣,緊接着仔細一想,似乎也有幾分道理。不過,經驗豐富的吳主持沒有直接點評,而是對呂遼問道:

    “你覺得他說的話,有道理嗎?”

    呂遼看了幾眼雙臂抱胸,似乎充滿自信地看着自己,不由得好勝心也被激起來了。

    “看似正確,其實對現實沒什麼實際意義。學校和老師不太差,就意味着要有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師資力量,這一條件就不容易達到;再就是所謂正確的學習方法,先不說有沒有一個統一標準,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極大。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技巧,本來就很需要悟性。至於付出時間和精力,‘足夠’這個標準太寬泛了,學生時代,最缺的就是時間和精力,壓根就不會有夠用的時候……”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