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第六百零九章 華工
    李諭和梁啓超一起拍了張照片,現在李諭很注意隨時拍一張做記錄。

    有了萊卡原型機後拍照方便了不少。上海又建了一座小型光學廠,——就是當初李諭從德國“忽悠”來的,規模雖然不大,但總歸是有了。

    只不過在光線不好的時候,徠卡原型機拍攝照片效果差強人意。

    梁啓超又向李諭要了幾臺無線電報機。

    “任公想在上海做個遠程軍師?”李諭問。

    “正有這個打算,我要把其他幾臺寄到雲南。”梁啓超說。

    “看來您還是覺得光靠紙筆不夠過癮。”李諭說。

    “我恨不得現在就去學開槍!”梁啓超說。

    李諭道:“從軍就不必了。”

    梁啓超非常關心護國軍的情況,整個戰爭期間,他一直實際參與到前線的決策指揮中。

    蔡鍔作爲梁啓超的學生,經常發電報詢問其軍政策略。

    梁啓超沒忘一個關鍵問題:“這東西保密程度高嗎?”

    李諭解釋道:“保密在於加密水平,國內還沒啥截獲電報的機構,只要密碼稍微有一點難度,就不會泄露軍機。”

    梁啓超說:“這樣我就放心了。”

    這段時間梁啓超會住在上海租界中,遠程關注雲南前線。

    護國戰爭整體打得比較順,尤其後來貴州、廣西等地加入後,形勢基本上徹底倒向了護國軍一方。

    再加上一幫北洋高層公開反對袁世凱,老袁同志可謂衆叛親離,山河日下。

    所以沒啥好擔心的。

    李諭還是專心去大同大學開幾場講座。

    最近他聯合一羣學生動手搞了個新專利——鎂光燈。

    就是照相用的閃光燈。

    此前閃光燈用的是鎂粉(同時加有氯酸鉀和硫化銻等做成混合粉末),鎂在通電後,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產生強光,照亮被攝體,同時產生大量煙霧,所以早期一直稱呼閃光燈爲鎂光燈。

    黃飛鴻系列電影中,十三姨曾經用這種燈拍過照片,還嚇了黃麒英一跳。

    但它有個讓人很頭疼的問題,就是那團煙霧。

    李諭帶領學生準備開發出閃光燈泡:原理不復雜,就是將鋁和鎂纏繞的燈絲放置在充了氧氣的燈泡中,然後通過電子打火點燃。不僅避免了煙霧,而且小巧方便很多。不過這種燈泡仍然是一次性的,使用完後需要更換。

    但對於一些流動場景,來不及架設笨重的照相機時,小型便攜式相機加便攜式鎂光燈就可以派上用場,所以它只要一經推出,絕對可以把鎂粉徹底替代掉。

    李諭後續把這項專利先註冊在京城,然後再註冊到美國。

    一戰有挺多戰地記者,對閃光燈的需求小不了。

    通過這項專利,能讓學生賺到一些錢(可能會不少),同樣能讓他們感受到科技的魅力,繼續投身於發明創造中。——比搞數理科研簡單一些,也比較有實際意義。

    他們花了一週就完成了實驗,並且做了很多樣品,通過測試挑出最好的配比。

    李諭同他們一起測試時,一名學生找到李諭,詢問道:“校長,我能不能把這項發明帶去法國?”

    “法國?”李諭一時沒反應過來。

    那名學生說:“不久之後我將前往威海衛,與衆多華工共同登上前往法國的輪船。”

    “原來是這樣,”李諭知道一戰華工的事情,“你是作爲翻譯?”

    “是的,”那名學生點點頭,“正好我想去法國學習學習西洋藝術。”

    李諭說:“還沒問你的名字。”

    “我叫郭應麟。”學生說。

    “祝你一切順利,”李諭說,“法國前線堪稱絞肉機,協約國與盟國已經積蓄一整年,馬上就要爆發決戰。”

    郭應麟說:“我們就是做做後勤,不會上前線。”

    “那也要注意安全,子彈不長眼。法國有勤工儉學會,我會給他們發電報,照應好你們,”李諭說,然後直接送給他一部便攜式照相機,“在歐洲時記錄下華工的事蹟。”

    郭應麟雙手接過來:“我本來就想用筆畫下來,如果用相機更加真實。”

    1916年是一戰最血腥的一年,凡爾登絞肉機與索姆河絞肉機都在這一年,法國拼得非常慘,號稱毀掉一代法國人的就是其中的凡爾登戰役。

    這一年後,英軍取代法軍成了西線主力。

    目前雙方在法國前線陳兵四五百萬之巨,都準備一擊擊潰對手。

    而隨着大量青壯年勞動力被徵調上前線,後方的工業、農業、運輸業隨之出現人手嚴重短缺的現象,急需從國外輸入大量勞動力,以維持戰爭和生產、生活的正常運轉。

    北洋政府離不開英美的支持,但又沒有能力參戰,於是梁士詒提出了一個極其精明的外交策略:以工代兵。

    梁士詒這一招挺有智慧,因爲以民國的國力,根本不可能派遣部隊直接參戰,單單後勤費用就拿不出來。如果以工代兵,不僅有實質性作用,解決英法燃眉之急,還容易爲協約國所接受;華工拿英法給的工資,北洋政府不用掏錢,同時能夠獲得戰勝國的種種權利。

    雖然有些理想化,如北洋政府在戰後可享有與英法列強同等之權利,——想想就不可能。但從實踐過程來看,以工代兵的謀略不失爲民國外交的最佳選擇。

    在這一指導策略下,15萬華工奔赴西歐戰場,在一戰史上寫下了光彩照人的一頁。

    這並非華工第一次出洋,此前華工在俄國的成績非常耀眼,可能就是因爲此前的優秀表現,讓英法樂於在中國招募華工。

    按照英法給的合約,華工需要出國工作五年,每天最多工作10小時,可以獲得5法郎日薪,差不多相當於兩塊大洋。

其中一半用於支付食宿、醫藥,每個工人每天實得2.5法郎,也就是一塊大洋。

    這個收入水平,對於廣大農民來說可以說非常有誘惑力(如果給的少,也沒人願意跑那麼遠,還是交戰區)。

    此時國內的一些在上海、天津等地的高級職員每個月薪水大概四十來元;普通工人辛苦一個月也就十來塊大洋。

    華工大部分在山東招募,民國時期山東發生過好幾起災情,很多人家裏非常困難,所以在被通知後,報名十分踊躍。

    這些華工中大概有4萬受僱於法軍,10萬受僱於英軍,還有1萬此後受僱於美軍,分散在100多個營地工作。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