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第一貢生 >第四百零九章 機動作戰
    寧夏開戰了。

    一連五六天,都是大面積的兵馬調度,寧夏各路人馬似乎都被積極調動起來,楊一清最初在動員能力上,展現出了非凡的水平。

    但等戰事開打之後,隨着時間推進,各處的戰果報回來,就有點“不盡如人意”。

    “安邊侯的人馬在寧夏鎮衛所以西六十里遭遇韃靼主力,雙方短暫交兵,安邊侯所部折損六十多人,火炮並未打進韃靼陣營之中,無首功。”

    “安邊侯撤到邊羌堡,韃靼怕此爲誘敵深入之計,北撤八十里,安邊侯遂引兵往南而去。”

    ……

    總的來說。

    朱鳳打敗仗了。

    不是他能力不行,實在是大明軍隊一方實力不濟,全數人馬加起來也就四千人能給他調度,而韃子出動都是以萬爲單位的。

    而且對方也不跟你打集團作戰,知道你的火炮厲害,也知道你可以鋪設黃火藥的“地雷陣”,奈何這種黃火藥必須要引燃,韃靼人就是不往你埋伏圈裏鑽,你也沒招。

    以至於朱鳳敗退到邊鎮的堡壘,差點陷入重圍,也好在韃靼人覺得這是在“誘敵深入”,或是覺得朱鳳不至於這麼差勁,可能還有什麼厲害的後手,在撤兵時也不是隻撤個三五里準備再戰,而是直接北撤八十里……

    朱鳳的主力兵馬這才轉危爲安。

    朱鳳在脫險之後也不是往寧夏鎮的鎮所而來,而是南下……

    這也說明,朱鳳不太有信心去跟韃靼主力交戰,現在避戰的成了朱鳳這個有名的“戰神”。

    連朱鳳都一味避戰,就更別說是別處的將士。

    ……

    延綏鎮駐地,也是三邊總制駐地。

    朱鳳戰敗的消息,儘管被楊一清壓住了,還是傳到了秦紘這裏。

    秦紘看到戰報之後,所想到的就是……這一戰沒法打。

    “馬上上奏,請求陛下調遣大同、偏關等處兵馬,馳援三邊之地,以防韃靼人深入。”秦紘現在所想的,已經不是楊一清能否在主動出擊之中佔得便宜。

    他所想的,是三邊別出什麼大的意外。

    也就是說,就算皇帝延齡要主動打出去,但秦紘以審時度勢認爲,這一戰非要堅守不可。

    ……

    ……

    消息傳到偏頭關。

    王瓊作爲偏關巡撫,負責節制偏關到太原等處的軍務,當他知道朱鳳在寧夏遇挫,也意識到楊一清有點“紙上談兵”。

    “中丞大人,照這麼下去,安邊侯只怕也只能東躲西藏,韃靼人隨時都可能發現其無力再戰,將其圍困。”

    連王瓊麾下的將領,副總兵姚順,也察覺出楊一清的戰術有大問題。

    王瓊搖頭道:“換了任何人去,這場仗也沒法按照陛下的意願去打。韃靼小王子此番全力來犯,只打寧夏這一路,全然是看出寧夏地勢難以出擊,只能固守。而關隘各處也有缺損……最要命的……韃靼人已得我大明邊鎮火炮六七門……”

    讓王瓊擔心的事發生了。

    大明在利用火炮上屢屢震懾草原部族,韃靼小王子巴圖蒙克雖然還沒有仿製出來,但卻在之前數次交鋒之中,繳獲了大明的火炮。

    加上繳獲的炮彈,已經能形成局部的火器壓制。

    甚至韃靼人還把繳獲的火炮,用在了攻堅之上,這可比在野外用炮更容易找目標,有了具體的攻堅方向,火炮的效用也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奏請陛下,偏關願意調兵馳援寧夏。”王瓊覺得不能對朱鳳這個小兄弟置之不理。

    而且王瓊有“遠大的理想”,先不論在朝中是否能得到具體的尚書、侍郎官職,至少在西北要建立自己的威望,偏關巡撫始終太邊緣化了,也得不到朝中主流文臣的認可,他更希望自己能成爲三邊總制,接替秦紘主持西北主要的軍務事宜。

    不想當總制的巡撫,不是好軍門。

    ……

    ……

    西北的戰情着緊,消息也是源源不斷傳到京城來。

    但多數的戰況,都被西北各處給隱匿了。

    寧夏各路遇到挫折,不往寧夏鎮巡撫楊一清這裏奏報;楊一清發現有敗績,也儘可能不往三邊總制那邊報;秦紘爲了保證西北各處的安穩,爲了不令人心渙散,有敗績也不往京師報……

    然後朱祐樘所知道的消息,也只是下面各處鎮守將官認爲,可以跟朝廷上報的。

    但即便如此,朱祐樘也能感覺到,西北的局勢非但沒有因爲朱鳳和楊一清抵達寧夏而好轉,甚至還惡化了很多。

    蕭敬道:“陛下,從已知寧夏的用兵情況來看,出擊作戰,的確難以獲得戰果,韃子也知曉大明火炮的威力,已不會再以重騎兵衝鋒大明軍隊的營地,雙方拉扯之間,大明將士會陷入到被動。”

    朱祐樘皺眉道:“那到現在,一次正規的交兵都沒有嗎?爲何知節跟韃靼小王子主力的交戰,隻字片語便帶過?”

    蕭敬爲難道:“或是雙方沒有直接接觸,便各自退兵。”

    “既然韃靼人退了,爲何知節沒有追擊?有火炮的威力,難道還怕韃靼人捲土重來嗎?這不正是秉寬之前所說的,要除惡務盡?”朱祐樘有些生氣。

    韃靼人退走,你朱鳳也退,這叫什麼意思?

    故意不正面接觸?

    皇帝所不知道的是,朱鳳退兵,是因爲這場仗大明一方吃了大虧,反而是韃靼人那邊沒什麼損失。

    楊一清在奏報時,言辭一如那些在西北用兵的將官一樣,顯得很“婉轉”,即只寫開頭和結果,不寫過程,同時也不奏報雙方的損失,而只是一筆帶過。

    其實大明以往在西北所取得的功績,尤其是首功,往往是以損失比韃靼人多數倍爲代價所取得。

    甚至連王越的賀蘭山大捷,也是這路數。

    一直到王越的偏關一戰,才扭轉了這種局面,大明的折損才遠低於韃靼人。

    朱鳳只是把西北對外戰事的常態給打了出來,也就是說……打不過就要死人,死人之後士氣低落,就不得不退兵,也是爲防止被韃靼人乘勝追擊。

    在皇帝看來,就覺得朱鳳是刻意在避戰。

    “沒有秉寬在,這都打成什麼樣子了?”朱祐樘見蕭敬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憤然把一摞奏疏給推倒。

    一邊的韋彬只能默默去把散落的奏疏撿起來,重新整理。

    朱祐樘問道:“遼東可有消息?”

    蕭敬道:“陛下,奴婢不知,這遼東的消息,是說新建伯要以奴兒干都司的兵馬,出擊草原嗎?”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