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朕這大明還有的救 >第十六章 呂宋大銅炮
    徐光啓自前幾日與楊鏈商議後,心中大定。

    最近幾天也開始忙碌朱由校給他交辦的事情了。

    通州練兵的事,原本已進行了一年裏了。

    之前歲沒錢沒兵械,但經這幾天內閣發文後,兵部、工部紛紛派人來,練兵總教與所需要的兵械不日便向通州撥發。

    徐光啓也不急,其先招募人手,再做訓練。只是向下面的人明確了招募條件,遼東流民、良家子等優先。

    他這個時候有更緊迫的事情去做。

    引進與鑄造紅夷大炮。

    但在做這個事之前,他這個工部郎中要走馬上任,先去工部軍器局摸摸底。

    等他打扮停當,便按時去工部報道,由於第一天到工部任職,按照慣例得吏部派人送去上任,不過徐光啓爲官十幾載,對這也輕車熟路。

    等他到了工部,先去求見工部尚書周袁謨。等名帖遞進去,很快就有小吏出來迎接了。

    簡單行禮後,就見周袁謨說道:“子先(徐光啓的字)的來意我已經知曉了,既然是皇上囑咐的,那老夫定會全力支持,如果書吏有刁難,儘管給老夫說便可。”

    “請尚書明白,下官明白”徐光啓自無不可,老老實實告退了。

    徐光啓被任命爲戶部郎中,掌工部所屬工部司事。

    工部下有營繕、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軍器監是由虞衡清吏司下面。

    他自然就負責虞衡司。

    虞衡司下面有兩個主事,

    一個負責寶泉局,專門負責鑄幣;

    一個負責軍器監,掌管明代中央的軍器製造,當然也包括火器大炮。

    他簡單跟兩位主事打完招呼後,便跟着軍器監主事去軍器監看看情況。

    軍器監在工部的院子並不大,裏面書吏十餘名,別看人員不多。

    但是掌管部門衆多,有大大小小的作坊、工廠、倉庫等上百,著名的王恭廠就是其中之一。

    負責京城大多數兵器、盔甲、軍械、火器製作,統轄匠人三千餘人。

    簡單見完後,徐光啓也知道自己的主要任務,便詢問其詢問火炮製作情況。各書吏早就知道他的任務,提前就備好了資料。

    目前軍器監主要製造的火炮有數十種,但多是自嘉靖年間引進的佛郎機炮的變種,這是一種短管加農炮,裝有瞄準器

    “(其制)以銅爲之,長五六尺……巨腹長頸,腹有修孔。以子銃五枚,貯藥置腹中,發及百餘丈。”

    它以火炮口徑的尺寸爲基數,確定彈重與裝藥量變化的關係,裝填便利,發射速度快,射程遠。

    以此模板,佛郎機炮被大量改造並廣泛應用。

    但佛郎機炮有個缺點,就是體積較小,殺傷力較弱,並且由於工藝不嚴謹,極容易炸膛。

    這種炮明朝已用近百年了。徐光啓自然知曉。

    但他與朱由校建言的紅夷大炮是一種大炮,最重者可達幾千斤。

    他也見識過威力,就是現在不知軍器監能否造的出來。

    “我聽諸位所言,軍器監多建造的是佛郎機炮,這種炮體積較小,現在遼東戰事緊急,我聽皇上所言,熊經略多次向皇上建言,請求調撥火器以助其對抗女真。因此火炮非精不可。

    而我已託人從澳門購買四門紅夷大炮,不日將押解進京。

    紅夷大炮體積巨大,威力也遠勝佛郎機炮,擊石如粉末,計可一發可傷數十人。

    因此皇上對於紅夷火炮一事極爲重視,特地從內帑撥款十萬兩用以製作紅夷火炮的費用。

    我也想皇上立下軍令狀,所以還要請諸位同舟共濟纔是。”

    徐光啓都這麼說了,下面的書吏自然點頭稱是,不敢駁其面子。

    但軍器監主事宗承旨聽到徐光啓的話,略有所思,說道:

    “郎中所言紅夷大炮,與我去年受刑部尚書黃克纘、泰寧侯陳良弼所託,協助鑄造的呂宋大銅炮類似,其中有一門重達三千餘斤,不知是否一樣。”

    “呂宋大銅炮?”徐光啓一聽,他是學西學的,呂宋是知道的,是澳門以南千餘里的大島,目前被佛郎機人所佔。

    一聽名字,他就知道不管是不是,必然與紅夷大炮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於是趕緊問說:“此物去年就造好了,這個朝廷怎麼沒有聽聞?”

    宗承旨趕緊道:“此物並沒有在軍器局製造,只不過黃克纘大人聽說閩人多去呂宋求生計,會鑄炮者衆多。

    因此購閩人之善於製造大炮數十人到京城,與泰寧侯在京營鑄炮,只不過人手不夠,就請卑職調匠人過去協助。”

    “那效果怎麼樣,有多少門大炮?”

    “卑職聽取得匠人說,鑄造了三十門左右,今年年初,遼東戰事緊急,就將其六門押送遼東了。”

    徐光啓聽到後,覺得應該是八九不離十,就是紅夷大炮,閩地人多地少,因此許多人去呂宋求活,所以學會紅夷大炮的鑄炮技術並不稀奇。

    這解了徐光啓燃眉之急。

    鑄造紅夷大炮一事,既然機遇也是挑戰了。如果成功鑄造,朱由校高興後,飛黃騰達,實現抱負也是輕易實現的,但如果不成功,後果就不用多說了。

    所以徐光啓也頭疼,特意囑咐在澳門的李之藻多去尋找澳門多會鑄造大炮的師傅,請到京師。

    而現在京師就有會鑄造紅夷大炮的師傅,並且已鑄造成功三十門,

    那自己鑄炮豈不是水到渠成,並且不等澳門鑄炮師就位就可以鑄造了。

    心中定計後,對宗承旨說道,

    “那黃大人請的鑄炮師傅現在還在京師嗎?

    如果在的話,那我就去中黃大人,讓其幫忙派鑄炮師傅來我軍器局鑄造紅夷大炮。”

    宗承旨回憶道:

    “郎中,遼東那邊怕運送的火炮損壞無人修復,便讓這些鑄炮師去遼東了。

    不過您也彆着急,我們軍器局的大師傅手藝本來就可以,去年去協作製作呂宋大銅炮,也學瞭如何鑄造,現在如果有樣炮,那大師傅製作起來也容易。”

    徐光啓不由的大喜,於是便吩咐專門設一個機構,把這些鑄炮師傅請在一起,專門準備鑄炮。

    鑄炮也有了眉目,徐光啓心情好了不少,同時也讓軍器局把一些兵械、火器送往通州,以備練兵所用。

    點卯下班後,謝絕了宗承旨等人宴請,回覆上給朱由校也奏疏彙報詳情去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