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朕這大明還有的救 >第六十三章 江南欠稅
    索逋賦(欠稅),逋賦索不得。

    不是縣家苦催徵,朝廷新例除本色。

    東封西款邊功多,江淮陸地生洪波。

    內庫馬價支垂盡,民固無力官奈何?

    蘇州舊逋七十萬,漕折金花居其半。

    安得普天盡雨金?上爲明君舒宵旰。

    嗟乎!

    民日難,官日苦。竹開花,礦生土。

    ——《逋賦謠》

    李汝華看皇帝繼續發問,整理下思緒後,隨後回答道:

    “陛下,如今朝廷賦稅缺額之大,主要是地方拖欠甚多,許多稅銀多被地方留用。”

    “地方拖欠朕也知曉,但這數額未免也太大了,如此膽大妄爲,視朝廷爲何物!究竟哪個省拖欠的多?”

    之前劉一燝等人也提到過此事,那時候也說是朝廷的地方官多有缺額,導致許多賦稅收不上來,所以要求選任官員加強對地方治理,他那時聽了以後也就同意了,只是沒想到現在缺額這麼大。

    李汝華隨即又從袖口中拿出一份題本,舉過頭頂解釋道:

    “陛下,臣查了歷來各省所拖欠朝廷稅賦,自萬曆四十四年至泰昌元年,拖欠最重者唯南直隸、浙江、江西三省。

    其中南直隸所佔拖欠四成,有一百三十餘萬兩,浙江拖欠有兩成,有六十餘萬兩、江西拖欠有一成,有三十餘萬兩。”

    說完便把這個題本遞給王安,交由朱由校查閱。

    朱由校打開後簡單略看一下,越看越氣憤。剛纔聽李汝華的話,光南直隸、浙江、江西一共就拖欠兩百多萬兩,金額如此之大,這難道就沒人管嗎?

    看到李汝華這麼分析,還向皇上說了實情,這讓在場諸人特別是浙黨等人真的快把李汝華恨死了,李汝華呀,你自己要退休了,不要臨走前,搞這麼一出讓我們不好做啊。東林黨肯定會爲此事大做文章。

    “劉一燝,你現在暫代內閣首輔,你來說說,爲何如此?”

    劉一燝心裏不禁嘀咕,今天詔對跟他的預期完全不一樣,意外太多了,現在皇帝親自下場,要以身作則,讓他們想建議朱由校節約的話無從說出。

    現在又是李汝華說明朝廷賦稅缺額這麼嚴重,還點出了南直隸、浙江、江西三省,這三省從大明朝開國起就是賦稅欠繳大戶,李汝華難道不知道?不過劉一燝心裏也明白,皇帝既然關心了,那不免沒有文章可做。

    “陛下,江南一帶,爲我朝賦稅最重,這地方拖欠自開國後便有,永樂、宣德、嘉靖時期朝廷曾下令追補稅款,但只能解一時之需要,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現今缺額如此之多,更是前所未有,臣請命派朝廷重臣下江南,追討欠額。”

    “派重臣去就可以追討回來嗎?之前年年有拖欠,朝廷怎能不知,爲什麼朝廷就沒有動作,朕看這是朝中有人暗自庇佑,刻意有所矇蔽,才讓朝廷不追究!”

    劉一燝解釋顯然不能讓朱由校滿意,欠這麼多錢,是沒收上來?還是收上來被挪用了。沒收上來不收了嗎?如果被挪用,那又挪用到哪裏去了,這些都得好好查辦。

    對於朝廷來說,江南賦稅極其重要,如果收不上來稅,那很多事情是做不了的。

    朱由校心裏也清楚,江南缺錢嘛?一點都不缺,幾十年來海外白銀流入江南,讓江南極其富裕,如果連賦稅都不交,那就不要怪自己手狠了。

    “劉大人此言差矣,臣太僕寺卿畢自嚴有本要奏。”

    一個年逾五十,含齒戴髮的人出列說道。

    畢自嚴,這個人朱由校早有耳聞,天啓崇禎時期的理財能手,在任戶部尚書的時候,殫精竭慮,在財源枯竭、入不敷出的情況下,畢自嚴精心協調、精打細算,支撐明朝財政近十年。

    “哦,那你說說。”

    “陛下,臣曾任松江推官,對南直隸賦稅兩京一事,據臣有所知,南直隸中蘇松常鎮四府,經濟繁榮,也是朝廷重賦之地,也是內庫金花銀收入所在。

    但自萬曆三十年以來,此等地方拖欠嚴重,並不是小民拖欠,主要是地方大族,尤以江南地區鄉官、豪民最爲猖獗,有些退休官員,目下鄉官,憑藉門生故吏遍天下。

    經常令本地地方官甚至封疆大吏都頭痛不已,無法能制。

    此外便是江南官府節流、乃至許多地方官吏“侵蝕挪借”,臣曾查看從萬曆三十年到現今江南奏報稅賦押押解情況。

    發現無論是豐年還是荒年都有拖欠,豐年沒有災荒理由,就常常以修工程、或者請求賦蠲免(免稅),有些甚至豐年比荒年拖欠的還要多。

    臣擔任松江推官,發現萬曆以來,江南富裕前往未有,其中以蘇州爲甚,整個城市有機匠達一千多戶,而爲之打工的機匠保守地估計也有數萬,百姓富庶、物產豐足、何以連賦稅都交不了呢?

    因此臣斗膽認爲,朝廷如果只是派重臣去江南,就怕到時候蓄意阻撓,受制於地方豪強,怕收效甚少啊”

    畢自嚴這一番話說到朱由校心坎裏了,也讓他明白其中拖欠緣由,如此大規模拖欠肯定是有組織、有緣由的。

    但沒想到畢自嚴的話剛說完,吏部尚書孫如遊聞言便立馬出面駁斥。

    “太僕寺卿此話嚴重了吧。

    江南賦稅本就是最重,就以蘇州稅額爲例,臣查之比宋則七倍,比元猶四倍。

    陛下,臣怕萬一大規模追補欠稅,就怕會激發起民變!各位難道忘了,神宗時期蘇州抗稅一事嘛。”

    在場諸人乃至朱由校當然知道此事,明神宗爲了搜刮錢財,派宦官爲礦稅使四處收取礦稅,導致民怨沸騰。

    蘇州就派的是織造太監孫隆,本來要打擊偷稅漏稅行爲,結果反而被蘇州絲織業工人打死手下人員,驅趕出蘇州,再不敢過問收稅之事。

    這話一出讓朱由校對此事也有所顧慮,不過這是兩回事,收礦稅跟追討欠稅是兩回事,難道追逃欠稅還沒理?

    不容朱由校反駁,畢自嚴立刻回懟道:

    “陛下,孫尚書此言不知有何居心,臣懷疑孫如遊本就是江南餘姚人,所以此話根本不爲朝廷所想,只爲自己私利。”

    朱由校真的是越看畢自嚴越順眼,於是順着他的話說道。

    “不可亂說,有事實就說事實,切勿以地域攻訐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