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方各自排兵佈陣,到了次日,只見長眉領着玉虛十二仙,太溟帶着碧遊羣仙,各自出營。

    這邊長眉言;碧遊衆仙不明天數,妄抗天命,強阻聖主。

    那邊太溟道人言:玉虛衆人助紂爲孽,以下犯上,以臣抗君。

    此話一句助紂爲孽,讓衆人表情豐富,頻頻側目,太溟道人自然知道爲何,他也不在乎,意思表達清楚就行。

    雙方打了一會嘴仗之後,太溟道人邀玉虛破陣,玉虛也不多言,黃龍道人和楊戩一起出列,入了天絕陣。

    天絕陣中,趙天君騎梅花鹿立在法臺,兩位碧遊大羅早有等候,見得二人之後,一同持劍殺來。

    黃龍道人見了也不懼,只是朝着楊戩道:

    “你去斬了趙江,這二人交給我便可。”

    說罷!一拍腦後,一杆有些虛幻的玉虛杏黃旗迎風招展,垂下道道玄黃之氣,朵朵金蓮遍地,不到片刻就開遍了整個天絕陣。

    將陣中怪雲打散,雷電拖住,火罩難落。

    楊戩行了一禮,手提三尖兩刃槍直朝法臺,一位碧遊大羅提劍來阻,卻被手捏拳印的黃龍道人一拳將寶劍架開,喝道:

    “速去。”

    拳劍相交,道道火星之中,只見黃龍道袍被割開,露出了同樣玄黃之色的臂膀。

    楊戩點頭,繞開兩位碧遊大羅,衝上法臺,將正在搖動的五方幡的趙天君打的左支右拙,抵擋艱難。

    兩位大羅想要來救,卻被黃龍死死纏住。

    元始九印,戊土印防禦第一,黃龍得了此印真傳,已經能化爲杏黃旗,面對兩位大羅,攻擊雖不足,但防身有餘,兩位大羅被其纏住,一時之間也難以脫身,只能放出一件法寶來打楊戩。

    楊戩卻在其中窺得機會,化出一道分身,讓這法寶打死,就在趙天君鬆懈的一剎那間,化爲一縷清風的楊戩出現在其頭頂,一槍就將趙天君打下法臺,一縷真靈往封神臺而去。

    打死了趙天君,天絕陣沒了主持,黃龍將定住天絕陣的法力收回,玉虛杏黃旗化爲一件杏黃仙衣披在黃龍身上,讓其法力又高漲了一截。

    而楊戩雖然道行差了一截,但八九玄功實在奧妙,施展變化,配合黃龍,與這二仙在陣中斗的天昏地暗。

    陣外衆人以神通觀看四人混戰,從天明直鬥到昏夜,最終黃龍被打破了戊土印受了重傷,而碧遊宮兩位大羅則是上了封神榜。

    天絕陣破,衆人也不休息,李玉斧手提斬仙劍入了金光陣,待得天明之後,一聲血跡的從金光陣而出,而碧遊一方,又有三人上了榜。

    李玉斧才破了金光陣,李道成腰懸翻天印,手提雌雄劍,袖中藏着五毒絕仙劍,踏入了寒冰陣,只是一個時辰,寒冰陣破滅,李玉斧一彈袖袍,輕笑一聲後,又踏入了紅沙陣。

    攻勢一波接着一波,碧遊宮衆人臉色難看。

    再次破了紅沙陣後,李道成這才朝衆人一禮,回了本陣。

    齊漱溟破了烈焰陣,黃真所化的清虛道德真君與哪吒一起破了化血陣。

    十絕陣,依次被破,商軍士氣越發低迷,直到最後一陣地裂陣被火龍道人所化的普賢真人與李凡所化的赤精子一同破了後,長眉搖動帥旗,西岐大軍殺出,黃飛虎兵敗如山倒。

    太溟道人則是一卷剩下的碧遊仙人,從容離開。

    本來此時當是高歌猛進之時,可惜如今西岐之主不是武王姬發,而是紫薇星君降生的伯邑考,就在大勝之後的第二日,便下了旨意,令姜尚不得追擊。

    雖然沒有擴大戰果,但大商經此一敗,威望大失,本就因爲改革而心生不滿的舊貴族和諸侯們,好似看到了翻身的機會,各種書信送入西岐,甚至有小半諸侯,已經打着西岐的旗幟,公然反商。

    西岐城內,伯邑考看着用車拉來的臣服書信,神色變幻不定,他是真的不想叛商的,一來是感念帝辛當初的饒命之恩,二來是不願意背上叛亂的名頭,讓他名聲有污點,思慮片刻之後,竟然做出了想要親自入商,見帝辛解釋誤會的念頭。

    回到西岐開了相府的姜尚,知道了伯邑考的想法後,驚的揪掉了一把鬍鬚,他是如何也難以理解,這位西岐之主,日後可能的開國之君,是怎麼會生出這等腦子進水的想法?

    姜尚連忙去勸,可伯邑考,卻彷彿得了癔症,姜尚越是勸說,他便越是堅定了心中所想,表面答應不會亂來,結果數日之後,留了一封讓姬發暫時執掌西岐的書信之後,便悄悄出了西岐,直奔朝歌。

    當姜尚看到書信的那一刻,差點就瘋了。

    臣等誓死抵抗,陛下何故先降?

    他自己降了不要緊,西岐這一大波人怎麼,這些抵抗成湯的百官將領怎麼辦?那些個與成湯廝殺的將士怎麼辦?那些個才投降了的商軍將士怎麼辦?

    直到這一刻,姜尚才明白了,伯邑考是仁君,但卻不是合格的開國之君,且他的仁義也是小仁,而非大仁。

    當下壓住消息後,策馬出城,去往城外清涼山尋到在此暫時居住的長眉等人商議。

    “老師,諸位道兄,西伯侯棄了西岐,往朝歌而去,我意扶持姬發登位,不知可否?”

    衆人正在論法談玄,聽得此言,長眉當即笑道:

    “我等只負責對付碧遊衆仙,其餘事,公可自決,不必來問。”

    得了長眉這一言,姜尚當即回城,宣佈伯邑考被帝辛派人刺殺身亡,由姬發繼位,號‘武王’,舉兵伐商,爲伯邑考報仇。

    伯邑考雖然不是明主,但繼位期間重用姜尚,在外打敗了大商,在內鼓勵農耕,消減賦稅,也算恩加四海。

    不管是百官還是百姓,知道伯邑考被刺身亡後,都以血敷面,發誓要報此仇。

    姜尚也是心狠,這一招用出來,伯邑考不死,也是死了。

    而入了朝歌的伯邑考還不知道這些,正心中自己感動自己,想着自己爲了天下止兵戈,不惜冒此大險。

    卻不想,待報上名號後,卻連帝辛的面也未曾見到,就被下了大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