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盛唐輓歌 >第118章 厲不厲害你的基哥
    如果以出發的時間來看,李隆基出巡的時間,其實比方有德帶兵折返到朔方的時候要早不少。

    但隊伍走的速度卻不快,甚至可以說跟烏龜在爬差不多。

    李隆基這一生除了開元中期的時候去過泰山那邊封禪過,其他的時間,基本上都在長安和洛陽,主要是長安和周邊活動。

    出了關中以後的景色,對於李隆基來說,很新奇,也很刺激!

    一望無際的草原,那是基哥從未見過的風景!

    氣溫一天天的轉暖,李隆基根本不忙着前往靈州城。這一路他就像是在跟楊玉環度蜜月一樣。

    特別是出了蕭關以後,隊伍沿着蔚如水(葫蘆河)一路北上,走走停停之間,基哥就時常帶着楊玉環悄悄離開,二人騎着馬在附近的草原上策馬狂奔,好不快活。

    當然了,基哥想玩是真的,卻也不完全是因爲要玩才故意拖慢行程的。

    所謂會盟,那自然有盟主。這個盟主,只能是他李隆基。

    既然他是盟主,那必然只有草原上的鐵勒諸部使者來等他來,而不是相反!倘若基哥來朔方的時間太早了,鐵勒諸部的使者肯定沒到齊,那麼這會盟的儀式還要不要舉行呢?

    如果舉行,人沒到齊,等於是某些部落沒有參加會盟,這樣會留下極大的政治隱患。

    如果不舉行,而是等人到齊了再辦,那麼李隆基這個大唐天子的面子還要不要?

    在基哥看來,大唐天子必須要有牌面!這一點,永遠都不可能改變!

    無論多麼迫切想落實這次的會盟,李隆基心中都有一個原則,那便是:他必須最後一個到靈州城!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行軍,包括五千龍武軍精騎在內的隊伍,終於抵達了靈州……以南不遠的鳴沙城!李隆基下令龍武軍就在這裏屯紮,只派一百精兵跟隨自己去靈州就行了。

    作爲大唐的皇帝,無論是禁軍還是邊軍,都是自己的打手。無論內部有何尊卑等級,但在北方鐵勒諸部面前,應該是沒有間隙和優劣之分的。

    如果帶五千龍武軍到靈州,會顯得大唐國內矛盾重重,皇帝根本不敢出行,必須重兵防護纔敢出長安。這樣會讓一向服從強者,畏威不懷德的草原部落生出不臣之心!

    輕車簡從而去,才能顯得靈州也在自己的完全掌控之中,這種從容不迫,就好像當年的太宗一樣,金戈鐵馬指揮若定,根本不擔心下面的將領會造反。

    隨行的賀知章等人都苦勸李隆基,說聖人關乎國家社稷,不可輕易弄險。不過基哥根本不把這些話當回事,依然堅持自己的看法。

    三天之後,盼星星盼月亮的幽州節度使方有德和朔方節度使張齊丘,終於等來了集萬千光環於一身的大唐聖人李隆基。

    而基哥,也帶着“皇妃”楊玉環和龍武軍將軍陳玄禮等少數親信,進入了忠於他的靈州城。

    ……

    靈州城內的朔方節度府前,方有德等一衆唐軍高級將領都站成一排,躬身對志得意滿的李隆基行禮,場面頗爲壯觀。

    李隆基誰也沒理會,直接走到方有德面前,扶住他的雙手說道:“全忠不必客氣,你是朕的衛青啊!”

    “微臣倍感榮幸。”

    方有德小心謹慎的說道。

    “誒,沒外人的時候,你稱呼朕三郎,朕叫你全忠就好了,何必那麼見外呢。”

    李隆基拉着方有德的袖口,湊過來小聲揶揄道。

    “不可,君臣之禮不可廢啊。”

    方有德沉聲說道,一絲不苟。

    聽到這話,李隆基哈哈大笑擺了擺手,隨即對衆人說道:“諸位辛苦了,一同參加會盟吧,朕之後會論功行賞。”

    “謝聖人!”

    一衆將領齊聲答道。

    “走,隨朕去見見那些鐵勒部的使節們!”

    意氣風發的李隆基滿面紅光,大步邁進朔方節度府,賀知章等人都矗在一旁不動,直到那些武將都進入了以後,才慢慢朝裏面走。

    “等會不要說話,也不要寫詩,這是聖人的舞臺,伱只要靜靜地在一旁看聖人表演就好了。

    李太白啊,你千萬不要喧賓奪主了。”

    賀知章拉住李白的袖口,看着對方興奮的面孔告誡道。

    如同一盆冷水澆到頭上,李白這才醒悟過來,連忙對賀知章告罪道:“季真(賀知章表字)放心便是,某心裏有數。”

    他心裏有個數個鬼!

    李白本來打算等會在李隆基面前裝個逼,賣弄一下詩文的。現在得賀知章提醒,這才明白自己想得太簡單了!

    李隆基爲了會盟的事情,花費了多少心思,有多少期待,李白心中多少也有點數。不說別的,光打服這些草原部落,重建當年太宗時建立的盟誓體系,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是李隆基一人的舞臺,還容不得其他人喧賓奪主!

    會盟對大唐有沒有好處?

    那自然是有的。

    在工業化開啓前,草原永遠是草原人的,大唐帝國是一個以中原農耕文明爲主的國家,註定無法有效統治草原。

    既然要使用“羈縻”之策,那麼通過冊封的方式,與草原部落會盟,保持一定政治經濟聯繫,此爲性價比最高的策略。

    在漠北建立“羈縻州”,採取“因俗而治”的手段,達成治理成本最低,戰略收益最大的目的,無可厚非,乃是時代的呼喚。

    方有德之前無論是收拾契丹也好,收拾渤海國也好,那都是小打小鬧,屬於邊軍的“日常操作”。而此次通過政治軍事手段,滅亡突厥,會盟鐵勒諸部,則是將大唐推上了一個更高的新臺階!

    戰略意義不可同日而語。

    基哥雖然經常不幹人事,但這次來靈州參與會盟,卻是在辦事關乎國家興旺的大事。

    鐵勒部落的那些酋長與使節們,都被安置在靈州城內,此刻並不在朔方節度府。此時節度府大堂有兩位特殊的“客人”,其中一位是七八歲的孩童,正是後突厥汗國已故毗伽可汗幼子登利。還有一位很是顯老的中年婦人,乃是登利的母親婆匐。

    他們被僕固部的人抓獲後,得方有德之命,便直接送到靈州城來了,這件事鐵勒諸部內知道的人並不多。

    “聖人,這位便是已故毗伽可汗幼子登利及其母婆匐。

    微臣建議讓鐵勒諸部將他們俘獲的突厥奴僕,交出一部分,給登利掌管,將他們安置在河套以北的區域,設立羈縻州,以顯示我大唐胸懷寬廣,既往不咎。”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