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千禧大導演 >第182章 扶持青年導演計劃,斬獲金馬獎
    第182章  扶持青年導演計劃,斬獲金馬獎

    “吳導,您好。”

    “吳導,有機會一起合作啊!”

    “吳導,又見面了。”

    金馬獎會場內,吳淵一進來,就被一羣演員圍住了。

    拖張國榕的福,雖然吳淵的電影裏很少用港島演員,但港島頂尖演員圈子裏,吳淵的口碑卻非常的好。

    誰叫他在港島有張國榕這個自來水呢。

    回港島活動、發新專輯的張國榕,遇到古仔、任達樺、張佳輝這些人,都會提到吳淵,然後就是各種誇。

    再加上吳淵確實給張國榕拿下了一個柏林影帝的獎盃。

    這讓這羣港島影帝們,怎麼能不想交好吳淵?

    舒淇、張震等在戛納見過吳淵的《最好的時光》劇組演員們,當然也不放過這個加深關係的機會。

    用衆星捧月這個詞或許誇張了,但吳淵確實是一進內場,就成爲了焦點之一。

    不遠處,本來也想圍上來和吳淵聊一聊的馮曉剛,看到自己只是慢了一步,就湊不進去了,搖了搖頭有些自嘲。

    同樣是內地導演,同樣在商業片領域做出過不錯的成績,但這在兩岸三地的演員心目中,他和吳淵確實是差了無數個境界。

    拋去吳淵在好來塢的成績不談,大家爲什麼這麼追捧吳淵?

    不就是他的電影,能給演員帶來榮譽加身,是能獲得藝術認可的作品。

    在心中,馮導更加堅定了也要做文藝片的心。

    “《夜宴》一定要拍好!”他小聲的喃喃自語道。

    根據《哈姆雷特》改編的《夜宴》,就是馮曉剛嘗試將藝術融入商業電影的一個嘗試。

    這兩年內地電影,確實是流行拍古裝大片。

    從馮曉剛的《夜宴》,再到華裔投資的另一部中、韓、日合拍的《墨攻》,再到張一謀最近在搞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全都是這種古裝大片。

    明年內地電影競爭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啊。

    應付了一陣兩岸三地的演員,和他們交換了聯繫方式後,吳淵總算是脫了身,帶着劇組成員來到了組委會給他們安排的座位。

    很巧,《愛》劇組的座位就在《天下無賊》劇組的旁邊。

    “吳導,您好,我是演員王保強!”一看到吳淵走過來,王保強連忙緊張的站起身打招呼道。

    吳淵客氣的朝他點了點頭:“你好,你演的不錯,以後有機會合作。”

    明明只是一句客套話,但王保強卻一臉激動的握住了吳淵的手,連連點頭:“謝謝吳導,謝謝吳導。”

    聽着他那很不標準的普通話,吳淵扯了扯嘴角。

    這一口不標準的普通話,再配上樸實的長相,一副老實農村孩子的樣子,可不正是吳淵記憶中的草根傳奇嘛!

    誠然,吳淵知道王保強是個好演員,而且人品也很好,不然不至於枕邊人都鬧翻了的情況下,還沒挖出任何他的黑料。

    但這不代表王保強就真是老實巴交,啥都不懂的樸實青年。

    能做北漂好幾年的,那都是學會了圓滑處世的。

    看似王保強好像一副“傻根”的樣子,但這只是他利用自己的外表優勢罷了。

    這不,吳淵看到他這幅傻乎乎的模樣,也立馬刷上好感度了。

    娛樂圈裏,這種“形象”的明星演員,真的太少見了,大染缸可不是開玩笑的。

    就是可惜,他這個戲路和吳淵真的不合。

    至少他自己以後都不可能拍什麼喜劇電影了,用不上長相特色的王保強。

    或許以後有機會的話,搶在賈科長之前,投資一下《hello樹先生》?

    說起《hello樹先生》,吳淵就想起了賈科長培養青年導演的“添翼計劃”。

    2009年,賈樟科曾代表其公司,在釜山電影節上宣佈融得一億資金,該筆資金將投資青年導演拍攝作品。

    《hello樹先生》就是這個計劃的第二部作品。

    雖然坊間對賈科長這批第五代導演,都是褒貶不一的。

    但他能融資出一億元來扶持青年導演,光是這個行爲,就可以說對得起培養他的華夏電影行業了。

    想到這些,吳淵也泛起了別樣的心思。

    光影時代如果真的想要成長爲在亞洲都頗具影響力的電影製片公司,那肯定不能只侷限於吳淵、張國榕、烏邇善這麼兩三個導演。

    他必須發掘、培養出更多新銳導演,來佔據整個亞洲的電影市場。

    光靠自己絕對是不夠的,他是人不是神,一年拍一部電影都算勞模了。

    或許他也應該搞一個培養青年導演的計劃,扶持和簽下一批不錯的青年演員,讓他們爲光影時代攻城略地。

    想到這,吳淵衝劉德樺招了招手,兩人換了換位子,湊到了一塊。

    “華哥,諮詢你一件事。”

    “伱那個亞洲新星導計劃,搞的怎麼樣了?”

    吳淵之所以很欣賞劉德樺,除了他本人確實德藝雙馨外,還因爲他確實是出名後一直都在努力回饋培養他的電影行業。

    港島從來不乏熱門的影視歌三棲明星,但既具備這些優勢,又肯賣力提攜後輩的,環顧全港也只有劉德樺能夠做到。

    長期以來,劉德樺一直在用高頻率接拍電影換來的片酬,從事電影投資。

    1991年,他就創立天幕製作有限公司,投資了不少主流題材之外的文藝電影。

    可以說當時劉德樺就沒有奔着賺錢去,而是想要投資一批新導演,拯救正在走下坡路的港島電影。

    “我知道很多幕後工作人員沒工開,也有很多新導演,他們沒有任何機會。”

    “既然我有能力,便來試一下爲大家提供一個開工就業的機會,也給一些新導演一個發揮的機會。”

    “否則可能兩年、三年後,這些導演便會消失,再有才華但因爲無投資,無人找他們開戲,結果要轉行。”

    這就是劉德樺在接受採訪時的真心話。

    只可惜,憑藉一人的力量挽救整個電影市場,這是電影裏纔會出現的情節。

    沒幾年的功夫,天幕公司就以虧損三千萬港元,被破抵償給臺島片商收場。

    但劉德樺並沒有死心,2004年他又獨資成立了電影製片公司“映藝娛樂”,繼續開始了他的投資新人導演之路。

    他在2005年3月23日啓動“亞洲新星導”計劃,支持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華夏兩岸三地的7位年輕導演拍攝6部華語高清電影。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