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能聽到中藥心聲 >第109章 小夥子對針灸很感興趣?
    第109章  小夥子對針灸很感興趣?

    在吳定中的指引下,陸軒來到249診室。

    “陸醫生,助手應該要明天才過來,我的建議是要不下週再開始?”

    “不用,就今天吧。”

    陸軒搖搖頭,繼續說道:“而且吳老師您也說了,我剛來,都沒患者知道我,會掛我號的患者可能一個都沒有,就算有,可能也就一兩個,我自己在系統上開下方也沒問題。”

    見陸軒堅持,吳定中也沒再多說。

    “也是,您沒有在衛生院那邊宣傳的話,初來乍到的,知道您的患者可能都沒幾個。”

    這點吳定中還是非常認可的。

    知道陸軒的,基本上都會去裘市街道衛生院,而不知道陸軒的,即便是來了聯南中醫會館,也只會去掛黃老、葉老和張老這些人,掛陸軒號的概率不大,甚至可以說很小。

    “行,那我就先回去了,您有事可以來我辦公室找我,或者找其他人,您來坐診的事情,我前幾天已經宣佈過了,照片也給大家看過,應該能認出您來的。”

    吳定中說了兩句就離開了。

    陸軒上前將249診室的門敞開,然後來到桌前坐下。

    桌子右手邊是幾本常見的醫書,其中有《傷寒》和《內經》,閒來無事,陸軒從上面抽出一本黃帝內經看了起來。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

    《黃帝內經》相傳爲黃帝所作,因以爲名。

    但後世較爲公認此書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歷代黃老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

    正如《淮南子·修務訓》所指出的那樣,冠以“黃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說明中國醫藥文化發祥之早。

    實非一時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黃帝內經》這本書陸軒看過不止一遍。

    事實上,學中醫的,基本上都能把這本經典醫學著作翻爛了。

    陸軒也同樣如此。

    在學校的時候,這本書他就翻了好幾遍,背過很多遍。

    畢業後,又不時會拿出來細細研讀,深究其理。

    而有了能夠聽到中藥心聲這項能力之後,對這本書的研究就更多了,再加上他又有過目不忘的本事,看這類醫書的頻率就更高了。

    對這本書,每一次看,陸軒都會有一些新的體會。

    《黃帝內經》醫學理論很獨特,無論是從人體觀、疾病觀還是疾病防治觀皆是如此。

    所謂獨特,那當然是有參照物的,而現在最大的參照物就是西醫,雖然西醫是後傳入的,但是我們現在在研究《內經》的學術特點的時候,無論如何也繞不開這一點。

    人體觀,也就是如何看待人體。

    一方面是把天地人看作是一個整體,把人放入到天地、自然、社會之間來看。

    另一方面是認爲人體是由氣、氣機的運動來維持生命的,氣機的正常運動是升降出入,氣機運行正常則人體正常。

    而關於這一點,現代醫學也有了新的觀點,那就是把生物、社會看成是一個整體,從這一點來看,《內經》提出這一觀點比現代醫學早了好幾千年。

    疾病觀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和諧觀,人體失於和調、不和諧了和就是疾病,再具體點說,陰陽失調了就是病,陰陽就包括氣血、臟腑等很多,都可以用陰陽來加以概括的,“天地之道,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它可以用陰陽來概括一切東西。

    簡單不簡單、簡單,複雜不復雜、很複雜,太複雜了,但是歸納起來又很簡單,其實最根本的還是陰陽失調,人治療的過程就算想方設法的將陰陽調和平衡,應用平衡了,病自然而然就好了。

    所以疾病觀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和諧與失調的問題,和諧了就正常。

    氣血多了就好嗎?

    氣血充盛、旺盛是好事,但是過多了、瘀滯了那就不是好事了。

    七情大家都有,這是正常的,但是過分了自然就成了壞事。

    就好比高興好,高興大了也不好,過喜也傷心,“喜則氣緩”,這一樣屬於失調,陰陽失調就容易生病。

    可以說,《內經》根據“奇恆常變”的觀念確立了自己的疾病觀,“奇”就是特殊、“恆”就是正常,“常”就是正常,“變”就是變異。

    正常就是健康、不正常就是病,體內的陰陽之氣的和諧、有序、統一那就是健康,反過來就屬於病態。所以《內經》關於分析疾病的問題,可以說是我學習們中醫的提綱挈領了。

    而防治觀其實就是從整體機能和調的角度,來防治疾病。

    其特點就是整體、機能、動態的和調,比如喝一碗湯藥下去了,說這藥準到哪兒、不到別處,那不可能。

    又比如針刺合谷只治牙痛、不治別的,同樣也不見得,而是應該從人整體的角度,同時更主要的是調節機能的角度,不是說我們不看形體、只強調機能,沒有形體哪有機能?

    但是在觀察、治療的時候,就需要把機能擺在第一位。

    而在調節機能的時候,同時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是固定不變的。

    就好比說經驗方,長期老用的經驗方放在某一個人身上,它可能就不靈了。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點,那就是儘管這是經驗方,可疾病變了,情況變了,環境變了,一副經驗方自然就失去了它應該有的效果。

    所以在這種時候,經驗方也要跟着變。

    又比如五運六氣,今年的運氣和去年運氣不同了,今年上半年之氣是“太陰溼土司天”,所以是溼氣盛,可下半年就是“太陽寒水在泉”,就是寒氣重了,所以同樣是感冒,上半年的藥方和下半年的藥方就會存在區別。

    聽起來玄乎,可這卻是中醫的精髓。

    很多時候,西方抨擊中醫不行,是玄學,沒有一點科學道理在裏面,可事實上,西方在抨擊中醫的同時,又大肆引進中醫藥。

    中醫在全球,形成了一種全球瘋搶的情況。

    甚至很多西方國家,因此還專門在大學設立了中醫課程。

    一邊瘋搶中醫藥的同時,也在想方設法的培養着屬於他們自己的中醫。

    無論是日本的漢方,還是韓國的中醫,又或者是在中醫幾乎氾濫的美國……

    在這裏,又不得不提到一點。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