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開局盲盒抽到大喬 >第354章 鮮卑來襲?封王之戰!(完結)
    第354章  鮮卑來襲?封王之戰!(完結)

    陸翊帶着諸葛亮、賈詡、陳宮、鍾繇、陸遜等人在城外等了沒有多長時間。

    看着這次淩統將城牆上的帥旗拔下來,扔下城牆,朱然插上吳國的帥旗,陸翊微微一笑,朝着身邊的諸葛亮、賈詡、陳宮、鍾繇、陸遜等人道:“進去了!”

    南宮雁、施桓、高順和許褚帶着陷陣營重騎兵簇擁着陸翊,走在最前面。

    大軍一路開進城內。

    趕到王府大殿的時候,戰鬥就已經結束了。

    袁尚早已經在城牆上被分屍了。

    其他將士,見袁尚被殺,紛紛立馬投降。

    陸翊趕到王府之時,整個王府都被封鎖了起來。

    陸翊站在王府的門口,轉過身,掃視着其他將士紛紛匯聚:曹操、劉備、呂布、諸葛亮、賈詡等人。

    他們都以一種熱切的目光看着陸翊。

    陸翊笑着看着他們。

    此次鄴城被攻破,沒有歷史上的曹丕,沒有屠城。

    但是,天下已在手。

    陸翊朝衆人伸出手道:“諸公,跟孤一起進去!”

    鄴城被破,陸翊派出徐盛、周泰、淩統、周舫、朱然等人分別帶着袁尚的部分屍體,趕往各處。

    其他冀州的城池頓時紛紛投降。

    倒是也碰到一些頑固抵抗之輩。

    不過,面臨着被大軍圍城的局面,他們最終也都選擇了自刎。

    陸翊在鄴城呆了近十天。

    這十天,他處理了鄴城城內被抓的各個趙國文臣武將。

    淳于瓊被他直接斬殺。

    此時,數個士兵押着審配趕到。

    審配被五花大綁着,一臉桀驁不馴地撇過頭,不看陸翊。

    陸翊沒有直接勸審配投降。

    歷史上的審配壓根不投降。

    陸翊一直深刻地記着他的那句話:“我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陸翊只是從案几上取過一幅畫。

    這畫是他讓陸遜、諸葛亮、司馬懿三人聯合畫的。

    畫的是鄴城被攻破後,鄴城城內的情況。

    雖然鄴城被攻破,但是,吳國的軍隊並沒有對鄴城進行血腥屠戮。

    相反,鄴城依舊一片祥和。

    除了城防軍被換,其他的,幾乎沒有動作。

    城內的各處街道,店鋪,依舊一副欣欣向榮的畫面。

    示意陸遜和諸葛亮到自己身前來,陸翊讓他們展開畫,對審配道:“審公,這是孤讓人這兩天畫的鄴城圖。”

    說完,親自給審配解了身上的繩索,指着王府大殿外道:“如果審公不相信,可以到街上去看看。”

    “孤現在很缺人才。”

    “但是,孤一向不會強求。”

    “如果審公到看了這鄴城圖,還想着離開,孤不會阻攔。”

    審配皺着眉頭看向諸葛亮和陸遜展開的圖。

    好一會兒,他才轉身就走。

    大殿上,曹操見狀,就要拔劍而上。

    見陸翊沒有任何動作,曹操終究沒有再上去。

    審配一路走出王府大殿,走到大街上。

    王府大殿門口,不遠處,簇擁着很多老百姓,他們對着王府指指點點。

    王府四周明明擁有着很多巡邏士兵,但是,卻沒有人對這些百姓加以驅趕。

    審配又離開王府,來到大街上。

    大街上,百姓依舊往來不斷。

    如果不是他才經歷過戰亂,他甚至會誤以爲鄴城還在掌握之中。

    審配走過大街小巷。

    看着老百姓們有人忙碌,有人交談的場景,審配若有所思地低下頭。

    許久,他纔看向袁紹埋葬的地方,長長嘆了口氣。

    趙王。

    非我不願意赴死,追隨你的腳步。

    只是,這般繁華盛世,我也很迷戀。

    常聽聞吳王一向善待百姓,是真正的仁義之主。

    果不其然。

    審配想到這,臉上浮現一抹笑容,朝着王府方向快步走去。

    他的步伐越來越快。

    到了最後,他竟然飛奔起來。

    第十一天,陸翊任命審配爲代冀州牧,便帶領着所有文武百官再次南下。

    兩個月後,泰安六年三朝,陸翊在吳縣召集了所有文武百官。

    張遼和張郃也趕來了!

    兩人此次非但趕了回來,還帶來了烏桓單于樓班等一幫文臣武將作爲俘虜,還有烏桓曾經赫赫有名的王塌頓的首級。

    泰安七年二月,陸翊將烏桓的領地劃入領地內,將烏桓近五十萬軍民全部潛入黃河以南,分成五十個部分,歸入五十個郡縣,禁止烏桓年輕代之間通婚,必須和漢族子民通婚,並且,必須接受漢族文化。

    四月,程普終於發動了對交州的戰役。

    大軍纔剛剛發動,交州牧士燮便請降。

    泰安七年十二月初一,許都的天子正式向吳王陸翊發出禪讓請求,被吳王陸翊拒絕。

    泰安八年二月初一,吳王陸翊正式帶領文武百官祭奠不朽豐碑。

    泰安八年三月初十,吳國夫人黃月英和曹節發明了泥土活字印刷術。

    泰安八年七月初一,吳郡大學的紙張工匠再次尋找到稻杆、玉米杆等紙張的製作方法,將紙張變得更加柔順,價格變得更加便宜。

    泰安八年九月初十,吳國通過了吳王陸翊提出的每年六月六號、七號和八號三天科舉考試,每年九月初一入大學的規定。

    泰安八年十二月初一,陸翊第二次辭讓許都天子的禪讓請求。

    泰安九年三月初一,陸翊提出遷都,將都城從吳縣前往長安,以方便將來的繼續征戰。

    泰安九年四月十二,羣臣會議,正式通過吳王陸翊提出的遷都要求,吳國正式遷都長安,並且將吳縣作爲陪都。

    泰安九年六月初七,科舉考試向全國推廣,天下九州統一科舉考試。

    泰安九年十二月初一,許都天子第三次向吳王陸翊提出禪讓要求,吳王陸翊再次拒絕。

    泰安十年二月初五,吳郡大學左慈帶領一幫方士發明了水泥。

    泰安十年五月初一,吳王陸翊提出在長安成立第一所工學院。

    工學院招收醫工、紙匠等各方面的學子。

    泰安十年七月初二,陸翊提出建立第一個國家圖書館,位置就在王宮邊上,並且倡導各個州郡的世家大族各自出錢出力,在各個郡縣建立圖書館,收藏各類書籍,方便各個學子讀書。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