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嫡長子 >第245章 大宴(三)
    第245章  大宴(三)

    弘治十八年四月初四,皇帝命欽天監的官員選取吉日,將花馬池之戰的有功將士召進皇宮。古人對天氣的變化有一個基本的經驗性判斷,四月初四這日天空藍如一片碧湖,白雲層層,暖意融融。

    吉時一到,皇帝便登上午門,他今日身穿冕服,腰繫玉帶,雖然臉龐稚嫩,但幾年時間運用權勢的手段犀利,所以自身自有一層威勢,迫人心神。

    這是掌握實權的帝王。

    皇帝左右兩側有大漢將軍執戟站立,一直延伸到兩側的翼樓。

    朝廷的官員已分文武,在午門之下站列。皇帝要在這裏簡短的進行宣旨,隨後入午門,行大宴。

    這片天上的雲彩飄過了一片又一片,距離上一次有這麼多的武將齊聚,還真不知要追溯到哪一年。

    早些年吳寬、程敏政等人勸諫太子、後來是劉大夏、劉健,到此刻,朝堂上吏部、兵部、戶部……都爲皇帝掌控。

    上直親衛也被部分恢復,軍學院每日宣傳‘類民族主義’的價值觀。

    皇帝初登基,又有此次花馬池之戰的大勝,皇帝親自提拔的武將藉此機會皆可登堂入室,掌握機要。

    似李東陽、謝遷等成化、弘治年間的老臣心中都很複雜,時間並沒有過去多少,但形勢已經全部改變,同樣是站在君前,可那份感覺早已不同。

    李東陽早上碰到王鏊的時候還深深看了他一眼,當年王濟之最早說一代聖君,這纔過去多久,話就已經應驗了。

    哪怕是糾核百官儀態的御史都覺得輕鬆不少,除非真的肚子痛或者身上癢,否則誰會在這裏扭來扭去。

    “咳。”

    司禮監劉瑾故意發出這樣的聲音,午門前的所有官員神情一凜,所有心神集中起來。

    不久後,朱厚照的視線裏出現楊一清,他領着衆人自遠而近,來到午門之下。

    “臣三邊總制楊一清,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老頭兒使出了渾身力氣大喊,“正月末,臣接上諭,整軍備戰,戍邊保民。幸不辱命,三月我軍於花馬池痛擊韃靼,斬殺敵軍八千餘,奪回牛羊數千頭,金銀六萬餘兩、布匹銅鐵無算……”

    這個時候作爲皇帝的朱厚照只用說一個字,“善!”

    之後劉瑾傳話,兩邊太監、大漢將軍一個一個複述皇帝的話,一時間喊聲震天,氣勢如雷。

    這樣的程序都是事先已經安排好的,朱厚照沒有興趣改動。

    內閣李東陽代表羣臣,請皇帝賞賜有功之臣,皇帝再說一個字‘準’。

    實際上,所有的升賞先前都已經擬定。而且有些消息已經透露了出來,其中最爲重要的便是振武營指揮使周尚文將會代替楊尚義統率大明騎兵。

    而楊尚義則摘去副字,但卻不是大同總兵,而是升任寧夏鎮總兵。

    這是頗有味道的一次調整。

    對於周尚文來說考驗極大,原先那些楊尚義的人他能不能震住,就全靠他自己了。

    對於楊尚義來說一樣驚心動魄,皇帝做出的這個動作,使他莫名害怕,同時也有一絲不敢與人言的心寒,他自問是沒有任何異心的。

    其他如譚聞義等人也都各自有賞,但最爲重要的楊一清卻沒在此時宣佈。

    朱厚照深深看了老頭兒一眼,他到此時都不確定,楊一清一會兒會不會替劉大夏求情。

    ……

    ……

    過午門後,奉天門外的廣場上,宮裏已經擺好了幾十張圓桌,皇帝單獨一桌,他左右兩側離得近的分別就是朝廷重臣和楊一清等人。

    儀式不像剛纔一般莊重,朱厚照就隨意了一些,

    “朕今日大宴羣臣,一是爲楊應寧等有功的將士賀,二是爲大明國運昌隆賀,大明國祚傳至朕的手中,已歷百餘年,上次有花馬池這樣的大勝也該有幾十年了。朕不是開國的帝王,還沒有什麼豐功偉業。所以朕要感激爲國征戰的將士,今日之後,朕與諸位便一同留於史書之上了。”

    朱厚照舉起手中杯,示意其他所有人,“敬爲國征戰的將士!”

    皇帝這樣,就連李東陽、謝遷等內閣閣臣也不敢託大,全都站起身敬酒。

    這一次,皇帝的酒杯裏是真的酒,喝入口中稀稀拉拉的,辣得他嗓子疼。

    楊一清官位再大、功勞再大,也不敢就這麼輕受下來,他立馬跪地,“啓稟陛下,臣累受國恩,纔有今日。一騎孤影過山川,家國萬里赴戎機,身爲大明臣子,自當上效君父,下安黎民,但有微功,也是仰賴陛下籌謀,臣何敢居功?”

    朱厚照等了他很久了,看他終於出列,那眼神便朝邊上的豐熙、郭尚坤看了看。這兩個傢伙面無表情的,也不知道最後能不能勸成。

    “……家國萬里赴戎機。”皇帝呢喃着,重複楊一清念得這半句短詩,後半句尤其合他的心意,“這句好。先前朝中有大臣言朕少年心性,喜好兵事。他們又哪裏知曉,所謂喜好兵事,其根源在保家衛國四字。十年飲冰,難涼熱血。朕若是不做皇帝,還真願意當一個少年將軍,踐行你這句‘家國萬里赴戎機’!”

    說完,他看了一眼楊一清,那樣子像在等些什麼。空出的時間令李東陽等大臣都略有驚奇,還以爲皇帝是有什麼事。

    這片刻之間,楊一清的內心其實已經翻江倒海,皇帝搞出這麼大的陣仗、這麼多的人,這麼隆重的爲他們慶賀,他在這個時候忽然爲劉大夏求情……

    朱厚照也確實在等,如果沒有,他就要說接下來的話了。

    時間一分一秒,

    楊一清終於又開口,“……陛下…乃天生天子,麾下猛將如雲,臣於寧夏所遇主將,皆願成爲陛下萬里赴戎機!”

    朱厚照眼皮子抖了抖,他擡頭向豐熙看去,這個時候,他便不是面無表情了。

    楊一清面對清流壓力,竟不開口?

    好!

    皇帝伸出手去,將手中酒杯遞給劉瑾,自己奔向御案,隨後轉身,“西北三邊總制楊一清聽旨!”

    “臣楊一清接旨!”

    “弘治十八年正月,韃靼火篩部有兵四萬餘騎,於國喪期間寇邊掠奪,殺我子民,辱我國體。你運籌帷幄,誘敵深入,花馬池一戰,殲敵八千餘,打散火篩部,於長城之內截殺敵軍,大漲我軍之威,使百姓免受戰亂之苦,使朕可以告慰祖宗在天之靈,不負先帝厚望。楊一清,於此節你有特別的功勞。”

    這話的意思誰都聽得懂,弘治皇帝剛剛去世,韃靼人便領兵來犯,這個時候擊退敵軍,新皇帝當然感激。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