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嫡長子 >第523章 官場
    第523章  官場

    我們現在人都知道,具體負責稅賦收繳、訴訟案件、上傳下達這些具體事務的胥吏是官僚系統的‘神經末梢’,它在政治活動中的實際地位是要超過其在官僚系統中的現實位置的。

    神經末梢不夠通達,政令就不通暢,上面十分的努力到了他們手裏就剩一分的功效。

    但在明代,關於胥吏當官這種事,基本就是沒啥前途和希望,這是總的特點。

    當然,並不是說沒有胥吏轉任官員的。

    雖然太祖皇帝多次下令,胥吏不準參加科舉,但不準當進士,不是說不能當官,只是朱元璋覺得讓什麼罷閒官吏、娼優之家參加科舉,實在是上不得檯面,所以他是把這些‘底層’人士的科舉機會一齊抹殺了。

    但洪武建元,國家草創,正是用人之時,而且他殺了多少官啊?

    所以在洪武年間,吏員不可以考科舉,但可以做官,用什麼辦法,那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第一個不讓吏員當官的是永樂皇帝。

    永樂七年,太宗召見御史張循理等二十八人,問其出生,其中二十四人爲進士,還有洪秉等四人爲胥吏。

    於是他申諭吏部:用人雖不專一途,然御史爲朝廷耳目之寄,宜用有學識通達治體者,詔:自今勿複用吏。

    洪秉等人就特別的倒黴,莫名其妙見了一趟,就被太宗皇帝給貶黜爲序班。

    這是鴻臚寺的一個官職,具體負責朝會和宴饗等禮節,和御史那是天壤之別。

    不過那也不一定是壞事,碰上永樂這種殘忍和強勢的帝王,御史過於聒噪,說不定還會被他一刀砍了。

    然而要說明的是,永樂七年的這個聖旨,是不讓胥吏當科道官員,其他官員還是可以當的。

    不過對於胥吏的政治前途收緊這一趨勢是沒改變的。

    到宣宗朝以後,即便轉仕成功的官員,也基本不會獲得重用。

    而明朝中後期,基本不會見到有吏員轉官的記載,大多數還是爲雜官。

    而這些胥吏雜官偏偏還採取就近原則,於本地服役,因爲覺得他們長於地方,熟悉鄉里,可以成爲溝通官民的媒介,有助於政令的上傳下達,促成政務的具體實施。

    這……也不能說沒道理。

    只是實際當中已經完全變味。

    而官員的任用,一般是要回避家鄉的。

    所以說官員很難形成威信,老百姓都知道你會走的。

    真實的情況,便如那位黃四郎——他只是流水的縣官,您纔是鐵打得老爺。

    許多官員本身也知道自己要走,那麼自然懶得去捅一個地方的馬蜂窩,只要不出大事,隨便下面人整,他主要需要把上司給伺候舒坦了,三年一過,賄賂賄賂,弄個優等什麼的,又到別處去當官了,管那麼多閒事幹嘛?

    這一套官和吏的邏輯如果理得清楚,就會發現其實一個地方的治理的好不好,真的不是來一個會讀書、品行好的知縣就可以的。

    朱厚照對這一套都是清楚的。

    所以他才問那個問題。

    如果做官無望,是不是就是一心斂財?

    而對於楊一清來說,他要考慮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胥吏乃末流,自太宗、宣宗、憲宗以來對胥吏入官多有限制。便是知其學識、品行不足爲官。胥吏不許科舉、不能爲官,此皆爲祖制,臣請陛下,三思。”

    朱厚照不是真的十九歲、長在宮裏的少年。

    他內心知道,胥吏的處境越發艱難,關鍵是有一個羣體不接納他們。

    這個羣體就是官員本身。

    道理也簡單,我寒窗十年苦讀考中進士纔可以做官,你一個胥吏憑什麼也可以和我一樣?

    再者說了,一個蘿蔔一個坑,給你們佔一點兒,我就少一點兒。

    所以不管是從面子、祖制以及利益角度來說,開這個口子,絕對會招致整個官僚系統的反對。

    但朱厚照不是什麼無法掌控朝堂的軟弱皇帝,他有自己的力量和手段。

    “其餘人呢,都是這樣覺得嗎?”

    梁儲也附議,“此例不可擅開,否則必有動盪。”

    “臣附議。”王炳也表態。

    朱厚照撓了撓鼻子,“朕知道了。”

    其實皇帝的權力比想象中的要大。

    胥吏能不能當官這種事,其實可以看明憲宗發明的一個詞,也就是‘傳奉官’。

    那都不是胥吏不胥吏的問題,連唱戲的、煉丹的都可以當官。

    所以胥吏當然可以當官,關鍵在於他這個皇帝的意志。

    而且,在方法上有要取捨。

    有些事,能做不能說,有些事,能說不能做。

    這件事,他可以不說,但可以做。

    做了一個兩個……到數量多了,路自然就被趟出來了。這樣比硬頂着整個官僚系統,要好的多。

    朱厚照心裏這麼想,嘴上還是在問:“既然都附議,那麼胥吏貪腐之事,總歸要有個解決辦法。不必說什麼嚴懲之類的話,便是官員,朕都嚴懲,可又有什麼用處?”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伱要人家幹活,卻不讓人家升遷,完了還不允許人家撈銀子,這像是治理?怕是有點缺德和缺心眼吧。

    “臣以爲,可對胥吏進行更爲完整的考覈,以三年爲期,在事務上考覈期刑名、寫字等基本技能,在爲官的品行上考覈其聲譽。如此,可以裁汰品質卑劣、老疾不堪任職者。”

    朱厚照聽了都發懵,

    要幹活、不給錢、不讓升,還特麼的再加一個考覈?!

    瘋了吧!

    “此事,再議吧。”

    皇帝失去了興趣,實在這個事算是一個比較重大的課題。

    因爲完全的放開也不現實,整個士紳羣體都會跳起來的。確實中進士的難度很大,如果胥吏輕易便能做官,那對考科舉的人來說是有些不公平。

    楊一清和梁儲知道皇帝不算太滿意,但最後鬆了口,他們也是算是放了一些心。

    他們又哪裏知道,朱厚照準備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不過他在深宮,卻是不知道天下有沒有這樣做得好的胥吏。

    想來想去以後,他想到一個人可能離胥吏比較近。

    “齊尚書。”

    “微臣在。”

    “你原來提過的那個山陽知縣,是要他到哪裏去來着?”

    “回陛下,臣薦其升任都察院陝西道御史,並負責清查陝西官牧馬場草場被侵佔一事。”

    朱厚照嘴角勾了勾,“準了!”

    就讓這個張璁去那邊鬧一鬧。

    之後,其他的事情倒也沒什麼了。

    官員們陸續退下。

    朱厚照則吩咐劉瑾,“派人去找一找這個張璁,找到以後朕來見他。”

    “是。奴婢……帶進宮裏來?”

    這個問題麼……他稍加思索了一下,搖頭說:“在宮外安排一處地方吧。”

    張璁的職務不高,但是這次兵部尚書推薦到他頭上的事情卻相當重要。可他本人又沒什麼底蘊,沒辦法,只能皇帝來當他的底蘊。

    然而一個剛剛從七品知縣升爲從五品陝西道御史的小官,皇帝在宮裏面說一些‘過分曖昧’的話,其實效果並不好。

    紫禁城就是紫禁城,這裏有這裏的氛圍和規矩。

    皇帝也是規矩中的人,在這個地方,皇帝也要演好自己的角色,你言語、行爲的奇怪會讓人齣戲。

    但是到宮外,私下裏見面則不必有此顧慮。

    這些東西太細,但很關鍵,好在啊,他還是懂官場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