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寒門少相 >第134章 有才,但不多
    殿試結束後,考生們回家的回家,回客棧的回客棧,在等待三日後發榜的同時,也給自己好好的放了一個假。

    與鄉、會試不同,殿試因皇帝主持的特殊性,在殿試開始前,永德帝還任命了讀卷官和執事官兩類殿試考官,這兩類官員負責組織和輔理殿試的各項事宜。

    讀卷官不僅要負責閱卷,還要向永德帝進讀試卷,而執事官則是各類輔理官的總稱,聽從永德帝的命令,輔理其他官員,共同保證殿試各環節的正常舉行。

    而殿試結束後最重要的事宜便是閱卷。

    但是,並非所有試卷都是由皇帝親閱,殿試後的初次閱卷,是由讀卷官來完成的,待讀卷官詳定其高下後,會按規定從所有考卷中選出優秀的試卷爲皇帝進讀,以供皇帝欽定鼎甲排名。

    在諸位考生放假的同時,皇宮的一處大殿中,永德帝欽點的十七位讀卷官正排成一排埋首閱卷,按照陛下的要求,他們要將卷子全部閱完,然後在御前讀完試卷纔可出殿門,喫喝拉撒睡都在大殿裏。

    不過幸好宮人準備了夜壺,也會時常打掃和通風,否則這殿中現在指不定有多大一股尿騷味。

    彭樺作爲丹閣資歷最高,年齡最大的輔臣,又是大夏權傾朝野的宰執,殿試閱卷等要事自然少不了他來把關,除了他之外,還有吏部尚書韓集、戶部尚書曹良、禮部尚書杜光庭、右都御史丁玉魁、翰林院掌院學士歐陽濂、大理寺正官蔡巍等大佬外,剩下的人也是從丹閣、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及詹事府翰林院中充任的。

    一大幫形形色色的人,光六部的大佬就來了三個,還有其他的朝廷大員,甚至連主要負責皇子或皇帝內務的詹事都摻在其中,諸方勢力制衡,無疑又提高了殿試的公平性。

    不過,雖然來了十七位閱卷官,但真正參與閱卷的不過十人,而剩下的大佬則是來監督閱卷的。

    大殿內,彭樺與幾位上官坐在椅子上看着埋首批卷的衆人,開口囑咐道:“吏治者,國之重也,諸位同僚閱卷時萬望謹慎,小心應付,莫要辜負了皇恩。”

    雖然殿試閱卷設有五種符號,讀卷官依照策文的品次按“○”、“△”、“、”、“‖”、“x”五種符號,以“○”爲最優,“x”爲最次以此評級,然後十人輪流評卷,以得“○”最多爲評級標準,選出前十名的試卷讀與皇帝,但是難免有些官員參了小心思,所以該囑咐的也不能落下,到時候若出問題了也落不到自己的頭上來。

    彭相的聲音傳到了衆人耳中,讀卷的衆人連忙點頭稱是,然後又繼續閱起捲來。

    “咦?”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屋中沉悶的氣氛也被這一聲不大不小的疑惑打破。

    “何事?”曹尚書見此蹙眉問道。

    發出聲音的閱卷官後知後覺自己聲音大了些,見曹大人看向自己,趕忙解釋道,“曹大人,鄙人是第六位閱卷,此份試卷不知何人所答,上面已經化了五個圈了,加入下官,已經有六個了。”

    竟有此事?

    聽完閱卷官的解釋幾位大佬都有些好奇,是什麼樣的試卷才能到第六人了還是圈,一般來說,爲防“各存成見,有上下其手之弊”,幾位官員不太可能全都給“○”,除非這位考生答得特別好。

    但全“○”卷和全“x”卷是殿試中最難見到的卷子,所以一般同種符號數量達到七個,或者同一份試卷評價懸殊太大,都會由他們親自複查。

    想着還差一個圈,彭相思考了一下,揮了揮手:“繼續評吧,先評完卷再看。”

    彭相說完後,又轉頭問在場的諸位大人:“幾位大人覺得呢?”

    “彭大人所言極是。”右都御史丁玉魁第一個發話,想了想也贊同彭相的處理辦法。

    丁玉魁是皇上的人,既然他都發話了,剩下的衆人也沒什麼異議。

    蔡巍笑了笑,示意讀卷官繼續,“那就按諸位同僚的意見,先閱完再說。”

    歐陽濂看着幾人的模樣,冷笑了一下沒有開腔,吏部尚書韓集則是一副笑眯眯的老好人模樣,只有禮部尚書杜光庭神遊天外,彷彿沒聽見幾人的交談。

    讀卷官們按照殿試的要求積極配合,努力閱卷,綜合考慮了考生的行文、表達、文章範式、字體等多種因素,他們不像考生,對於永德帝發出的策問當然有着更準確的理解,對陛下希望看到什麼樣的佳作也心知肚明。

    文采出衆是必要的,字體也要好,更重要的是——不能跑題。

    帝王問策,問什麼答什麼。

    陛下問“元首股肱真是一體,上下相資”,你答個“學無不該貫,吏治得其方”,雖然看上去很有道理,也只能勉強給個“‖”,更別說那些慷慨陳詞,對着大夏江山憤慨激昂的試卷了,通通“、”“‖”,還是看在文采不錯的份上。

    讀卷官嘆了一口氣。

    可惜了。

    若是能將題目理解得再透徹些,這樣的文采寫出來的文章必定不斐。

    有了幾位上官的監督,讀卷官也盡心盡力的去完成閱卷的工作,避免有失偏頗,很多地方也比較認真,雖然工作量大,但也不敢懈怠,一絲不苟的做着自己的事。

    閱卷的時間很快過去,直到第三日清晨,所有的試卷終於閱完,十位閱卷官不眠不休的批到現在,終於鬆了一口氣。

    他們把整理好的試卷排列好,選出了得“○”最多的前十份試卷呈遞給了幾位上官。

    “幾位大人,這便是得圈最多的三份試卷,剩下這七份依次排列,還請查閱。”

    幾位上官一人接過一份試卷,開始複查。

    彭大人手裏拿的是得“○”數最多的試卷,一共得了八個“○”,看到這個數量的時候,他屬實驚了一下。

    “這份試卷所得圈數竟然達到八個?”彭大人問讀卷官。

    十名讀卷官聞言有些緊張,他們剛剛就商討過,這個成績確實有些讓人難以置信,可商討來商討去,他們又覺得合該如此,便硬着頭皮呈遞了上去。

    當然,這份考卷之所以讓大家如此認同,除了精準的扣題和讓人驚豔的文筆外,那就是這篇策問實用性強,廢話少,關鍵是著述得辭賦很符合陛下的口味,他們想找理由都找不出來,看見此篇策問的書法後就更不用說了。

    當然,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八位讀卷官給“○”的理由也不同,在文章後也紛紛寫了批語,而那兩個沒給“○”的,也不是因爲文章作的不好,而是因爲給圈的人太多再加上他們不喜歡此類風格的文章,於是便給了兩個“△”。

    但不論如何,這個評分是真的很高。

    最後,將試卷呈遞上來的讀卷官想了想,還是覺得如實相告:“啓稟大人,這份試卷我們複查過,但還是覺得綜合來看批八“○”最爲合適。”

    “哦?”一直置身事外的禮部尚書杜光庭終於有了反應,他詫異道:“竟有如此文章?”

    幾位大人也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

    讀卷官點了點頭,確定沒有農村,排名前三的試卷第一份便是這份得了八圈的試卷,第二份和第三份都得了六個圈,可以說“八圈試卷”算遙遙領先了,他們不會弄錯的。

    見讀卷官如此篤定,彭大人翻開了這一份試卷,試卷上的策文也躍入眼簾:

    “帝王之御天下也,必盡官人之道而後可以致天下之治;必得官人之要而後可以享天下之逸……”

    很普通嘛。

    彭大人並沒有放在心上,不明白爲何幾人堅持此文最佳,於是耐着性子繼續讀下去。

    “以一人之聰明,而欲周知天下之賢,則君之勢必有所不及,非所以言官人也,況其勞不能免乎!”

    讀到此處時,彭大人會心一笑,覺得這位考生確實有才,但是不多。

    “是故,明主勞於求賢而逸於任人,任人者任相也,一相得而萬國理矣……”

    彭大人一怔,瞳孔輕微放大,他細細品味了兩遍,突然拍桌誇讚道:“好文,好文啊!”

    他不就是一個賢相嗎?

    陛下聖明而賢相輔之,得他一相而萬國理矣。

    彭大人滿意極了,他自認爲賢良忠直之臣,文采不輸年少,如今讀了這篇文氣連貫、陳詞老練的策文,還是忍不住讚歎,待通篇文章讀下來,他一邊點頭一邊摸了摸自己的鬍子,誇讚道:“詞句凝練,表意不凡,粹然無疵瑕矣,善哉,妙哉!”

    若非科考是糊名制,他只怕現在就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今年的“今科狀元”是誰了。

    看見彭大人讚歎不已的模樣,其他幾位上官眼神閃了閃,將其看過的這份試卷穿越起來,如果他們看之前是持有懷疑態度的,那麼看完後無疑都很贊同彭大人的話。

    “這文章寫得倒是不錯,足以見考生的寫作功底。”丁玉魁很中肯的評論了一句。

    “確實如此。”

    蔡巍看着試卷上蒼勁有力的字體,心中一動,跟着附和了一句。

    這次就連一直沒有什麼好臉色的翰林院大學士歐陽濂臉上也帶了幾分讚賞,但終究是不願與這些人爲伍,也沒說什麼。

    見大家都贊同,彭大人也不再猶豫,從蔡大人手中接過試卷,提起硃筆在試卷上畫了一個大大的紅“○”,然後嘆惋道:“這篇文章也非完美,實在有些可惜。”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