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國世界盃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中國隊是道難題
    日韓輸了,伊朗輸了。

    沙特、伊拉克也不行。

    在中青隊獲得亞青賽的冠軍後,全亞洲都發出了一個共同的疑問。

    還有誰可以對抗中國隊?

    從奧運會到亞洲盃,再從亞洲盃到亞青賽。

    中國隊三條戰線,三場戰役,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給中國足球帶來各項榮譽的同時,也讓亞洲足球多了一個新的課題。

    那即是如何對抗曾政率領的中國隊。

    有配合、有技術、有經驗的成年隊打不過;

    有體力、有闖勁兒、有拼勁兒的青年隊也打不過。

    尤其是南朝鮮。

    亞洲霸主的稱號,是不是該讓出去了?

    面對採訪,曾政卻表現得對這些名銜兒並不在意。

    “只是一次普通的亞青賽冠軍罷了,上次亞青賽我們已經獲得這個稱號了。”

    “在我看來,把目光一直侷限在亞洲是一個非常短淺的行爲。”

    “與其一味的討論誰是亞洲霸主,不如多花些心思努力提升一下亞洲足球的整體水平。”

    “別忘了,和世界強隊相比,亞洲足球只是陪跑而已。”

    譁~~~

    面對曾政的淡定回答,臺下記者一片譁然。

    紛紛寫下“中國隊亞洲已無對手,曾教練已經將目光放眼全球”的字樣。

    一家歡喜幾家愁。

    一屆亞青賽,曾政在包攬榮譽的同時,又給幾名對手踢下了課。

    其中包括南朝鮮、小日子和伊朗隊。

    哪怕亞足聯都用一片紅色來爲中青隊衛冕成功祝賀。

    但這三家竹鞋卻依舊果斷地罷免了他們青年隊的教練。

    用北朝鮮的《朝鮮日報》描述,就是“...伊日韓依舊在維持表面上的榮耀,踢不過就換帥,這似乎是他們維護尊嚴的最後手段...”

    除此之外,新加坡的《海峽時報》也刊登了一篇文章,名爲《中國隊,全亞洲的難題》。

    文章前半部分主要羅列的就是自從曾政出道後獲得過的一系列冠軍,以及同亞洲各強隊之間的交手記錄。

    球迷們驚訝的發現,在這些次交手中,曾政幾乎就沒輸過!

    哪怕是平手,也可以理解爲小組賽中保存實力。

    進了淘汰賽後,中國隊全都是高歌猛進,最終斬獲冠軍。

    其中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數據表示,中國隊在淘汰賽中,幾乎沒踢過點球大戰。

    這就很可怕了!

    這意味着曾政的隊伍總是能在120分鐘裏解決戰鬥。

    再深入點說,就是作爲中國隊的教練,曾政更瞭解對手;球員們,也更具備拼搏精神。

    只有強隊在對陣弱隊時,纔會踢得從容不迫,遊刃有餘。

    而一旦點球大戰出現。

    那至少意味着弱的一方即便是弱,也沒弱太多。

    看到近三年中國隊高達75%的勝率後。

    球迷們沉默了。

    如果再精確一些,只算曾政當主教練的比賽,勝率更是到了83%以上。

    這其中還包括世界盃、奧運會這種和全世界強隊之間比賽。

    在將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公之於衆後,《海峽時報》提出了兩個尖銳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那就是以後亞洲的其他球隊,將如何對付中國隊。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隊也將必然在世界盃前,被對手放在顯微鏡下研究。

    所以第二個問題是,中國隊的這種強勢到底會堅持多久。

    是曇花一現,還是經久不衰?

    對此,南朝鮮的《首日體育報》提供了一個極其明確的方向。

    《欲勝中國隊,先勝曾政!》

    顯而易見。

    對南朝鮮來說,曾政纔是那個打破恐韓症的“罪魁禍首”!

    曾政出道前。

    每逢中韓大戰,無論是南朝鮮教練還是球員,都會在記者面前假裝謙虛一下,說一說在“恐韓症”之下,其實自己壓力也挺大。

    現在倒好。

    每次和中國隊相遇,就有一大堆來自亞洲各國的沙雕媒體上前詢問,會不會受“恐中症”影響?

    更有甚者,還有人吐字不標準的人將“恐中”聽成“恐曾”。

    但無論是“恐中”還是“恐曾”,意思是一樣的。

    自從亞洲盃被中國隊灌了8個後,南朝鮮國內足壇到現在都是怨聲一片。

    亞青賽沒開打時還好。

    這些青年軍嚷嚷着要爲前輩報仇。

    現在亞青賽結束了。

    他們第一場就輸給了中青隊。

    最後甚至連世青賽的門票都沒撈到,灰溜溜地回國。

    這樣的反差,南朝鮮民衆又如何能接受?

    所以在最後,經過他們的專家分析,一致認爲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出在曾政身上。

    只要找到剋制曾政的辦法,就能戰勝中國隊。

    仔細想想,也好像是這麼個理兒。

    可再往下看,就有點不着調了。

    文章並沒有從專業角度上來分析曾政慣用的442有什麼優劣,也沒有從球員的角度上分析中國隊的特點。

    反而搞七搞八的不知從哪搞出幾本野史來,胡亂論述一大堆後,最終得出個曾政祖上是朝鮮移民過去的證據。

    也就是說,曾政被扣上了一定“朝鮮族”的帽子。

    而且還不是中國的朝鮮族,也不是北朝鮮的朝鮮族。

    這滑天下之大稽的文章,偏偏還遭到不少南朝鮮青年的追捧。

    以至於熱度高到了傳遍整個亞洲,淪爲全亞洲球迷的笑柄。

    相比之下,小日子的《朝日新聞》就表達的很中肯了。

    在他們看來,中國隊之所以強大,完全是他們教練、國內聯賽和青訓的聯合成果。

    曾政有人可挑,球隊有人可用。

    這纔是其中關鍵。

    對比一下中日兩國青訓的差異,似乎小日子做的還更好一些。

    普及度,小日子有高中聯賽;

    重視度,每年都有幾百上千年輕球員去巴西當兩年半的練習生。

    看上去在人才培養方面小日子還領先中國。

    那還差在哪兒了呢?

    《朝日新聞》總結出了幾點。

    一是人口基數原因。

    小日子足球普及度再高,中國的人口基數擺在那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