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軍閥:帝國二世祖 >第615章 高盧帝國真的弱嗎?
    最終,在庇護十一世的幫助之下,席捲約翰和米利堅的這場抗議纔算是停了下來。

    在知道約翰帝國和米利堅是因爲庇護十一世的幫助下,才平定下來,高盧,漢斯帝國和意大利王國暗叫可惜的同時,也只能認命。

    畢竟庇護十一世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一個,他出手干預,也是在他們意料之中。

    不過,即使有庇護十一世的干預,這一次的抗議活動,也持續了將近半年的時間。

    而這關鍵的半年,讓約翰帝國和米利堅根本無暇他顧,所以三國同盟利用這半年的時間,快速發展。

    特別是漢斯帝國,在阿道夫的授意之下,在這半年的時間裏,漢斯帝國已經將所有YT資本背景的商店,工廠查封。

    而那些YT人,則一股腦的將他們全部清理出了漢斯帝國。

    在清理出去這些人之後,漢斯帝國內部的經濟環境,一片大好。

    趁着這個經濟情況大好的情況,漢斯帝國內部的經濟情況,得到改善。

    阿道夫在國內的支持度,達到了一個驚人的程度。

    等到約翰帝國和米利堅把自己國內的事情處理完之後一看,這才發現,他們已經沒有任何手段可以限制漢斯帝國的崛起。

    看到這一幕,萊茵蘭共和國直接恨得牙癢癢。

    於是,萊茵蘭也開始了撕毀一戰後的建國之後,不能擁有軍隊的條約。

    不過,萊茵蘭共和國之前沒有軍隊,所以,他們組建出來的軍隊能有多少戰鬥力,那就不得而知。

    不過,他們有錢倒是真的有錢。

    所以,他們組建的這支國防軍,武器裝備精良的,讓周圍所有人都羨慕不已。

    至於說,最終的戰鬥力如何,只能等到了戰場上,才能檢驗。

    可是,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就是,三國同盟對於萊茵蘭組建軍隊,表現得非常的平靜,甚至可以說,有一些冷淡。

    特別是高盧和漢斯帝國,就好像沒有看到這件事一樣。

    或許,萊茵蘭這種情況,早在高盧帝國和漢斯帝國的意料之中,畢竟現在他們兩個看萊茵蘭共和國不爽,是世人皆知的事情。

    或許對於高盧和漢斯帝國來說,萊茵蘭現在的所作所爲纔是合情合理的。

    面對歐洲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兩大陸軍強國,還能保持冷靜,不組建軍隊,那纔是有鬼的。

    再說了,單就陸軍而言,高盧帝國和漢斯帝國又怕過誰?

    或許有怕的,不過那個國家在亞洲。

    而在歐洲這邊,無論是約翰帝國。還是誰,在高盧和漢斯帝國看來,都是軟腳蝦。

    約翰帝國的強大,在於他的海軍,米利堅的強大,在於他的後勤補給和經濟實力。

    而陸軍,一直都是兩國的薄弱之處。

    這一點在一戰時,就能夠看得出來。

    幾乎所有的地面戰爭,都是高盧軍隊打頭陣。

    可以說,整個一戰陣地戰,其實可以看成是高盧帝國和漢斯帝國之間的對決。

    而雙方其他的國家,更像是在打醬油,搖旗吶喊。

    或許有人會說,你說的這個只是一戰,到了二戰的時候,高盧只堅持了39天。

    那麼還是那句話,凡事不能看表面,要看看本質。

    至少說過,意大利王國的軍隊很弱,是來搞笑的,可意大利的戰鬥力真的弱?

    他們擁有完整的軍工企業,武器都可以本土製造,還有優秀的後勤補給,甚至還配備了冰箱,只是想要前線的士兵喫好點。

    這樣的後勤補給能力,再加上他們偶爾打出來的耀眼戰績,所以反問一句,意大利是真的弱嗎?

    想當年,在東線戰場,幾百萬的漢斯軍隊都損失慘重,可意大利卻殺出重圍。

    而且,仔細想想,整個二戰從開始,到結束,意大利王國有過多少重大傷亡?

    這些都可以證明,意大利王國的戰鬥力並不弱,至少沒有大家想象中的弱。

    他們只是沒有戰鬥意志,不願意打仗而已。

    也就是我們現代人經常說的,意大利王國,在戰場上是屬於摸魚的那種。

    反觀高盧帝國,他的實力就真的弱嗎?

    那可不一定!

    這一點從戰後的一些事情上面可以看出端倪。

    二戰之後,米利堅可以說已經把自己的勢力範圍,擴大到了歐洲。讓整個歐洲都聽從的他的安排。

    這一點,可以從米利堅在歐洲擁有的軍事基地可以看得出來(包括現在)。

    可是在所有北約國家之中,有一個國家內部,沒有米利堅的軍事基地,那就是高盧帝國。

    原本米利堅也是想要在高盧派遣駐軍的,因爲有了駐軍,才能更好的控制該地區。

    強大去約翰帝國,在一開始的時候,也只能低頭,可是在自由高盧帝國(也就是自由法國)這邊,米利堅人碰了一個釘子。

    戴高樂拒絕米利堅在高盧駐軍。同時,在戰後,高盧帝國快速崛起。你猜這是爲啥呢?

    戴高樂拒絕,是因爲他有底氣,他的背後站着整個高盧帝國。

    米利堅妥協,也是因爲對方是高盧帝國。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如果仔細想想,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因爲高盧帝國在一戰的時候,損失太大,幾乎死了一代人。

    後來好不容易恢復實力了,結果又碰上二戰。

    經歷過一戰的貝當元帥不願意繼續重演一戰時期的慘劇,所以在從保羅·雷諾手裏接過總統職位之後,就開始準備和談。

    進而給後來的戴高樂保留了一個擁有實力的高盧帝國,進而讓戴高樂擁有可以和米利堅平等談判的資本?

    且不說,這些事,單從紙面上來看,高盧帝國擁有完整的工業線,各種武器都可以自給自足。

    而且傳承了幾百年的歐洲第一強軍的頭銜,他是真的這麼容易投降的?

    可能有人會說,高盧帝國重金打造的馬奇諾防線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高盧帝國被漢斯帝國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所以才投降。

    那麼仔細看一下,二戰漢斯帝國的進軍路線,幾乎和一戰時期一模一樣。

    一戰時期,高盧帝國可以在馬恩河,索姆河擋住漢斯帝國,憑什麼二戰時期不行?

    況且,二戰的時候,高盧帝國當家人可是貝當,他可是一戰時期的元帥,職業軍人出身。

    所以也不存在什麼指揮失誤,預判失誤的。

    畢竟,這些事,高盧帝國二十多年前,他們就做過,現在再來一次,對於參與過一戰的貝當來說,可以說是輕而易舉,輕車熟路。

    可他依舊選擇在漢斯帝國還沒有突破防線之前,就選擇投降。

    出現這樣的結果,只可能是高盧人,自己不想打,不是高盧帝國不會打,戰鬥力弱的原因。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