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縣既是縣也是鎮。

    說叫龍江縣吧,鎮政府就在縣委大院隔壁,說叫龍江鎮吧,縣委大院設在這。

    縣城面積不大,還有點異域風情,全縣只有一條坐北朝南的主路是鋪了青磚的,叫做正陽街,據說是民國時期老毛子修鐵路留下來的,沒錯,火車站也是老毛子修的。

    司機牛同志開車的同時主動擔當了導遊的角色,整個縣以正陽街爲中心,左右兩邊的街區被簡單的命名爲東二馬路和西二馬路。

    西邊地勢最高最顯眼的三層紅磚建築是糧站,到了秋天,附近的二十幾個生產大隊都要到那去交糧。

    糧站緊挨着的是煤建和化建,西二馬路被這三個單位就佔去了大半,所以東二馬路、三馬路幾乎都是居民區。

    從火車站出來最先經過的是客運站,然後是婦幼保健院,照相館,電影院,初中和高中,再有一些機關單位。

    國營飯店和供銷社兩大消費巨頭就坐落在最熱鬧的縣中心,最後是人民醫院,主路到此結束。隔着一片荒地,那裏是縣城新建的乳品廠,暫時還不能投產。

    再往東邊還有家小小的酒廠,離得老遠就能看到高聳的煙囪,當然除了煙囪也看不到別的了。

    \“好熱鬧啊,沒想到龍江縣這麼繁華。\“

    “那當然,龍江可是產糧大縣!”

    “是哦,王叔叔跟我講講唄。”

    “行,那就講講,咱們龍江啊人多是有原因的,本來這塊是少數民族聚集地,地廣人稀,但是經歷過一次闖關東,這的人就開始多了起來,後來民國那時候這兒修了鐵路,加上五幾年的時候鬧饑荒,六幾年的時候打地主逃來的難民,幾次折騰下來人啊是越來越多!

    龍江呢,土肥水路多是有名的糧倉,種地的農民自然就多,更是個工業大縣,好些技術人員都是外地來的,拖家帶口就在這落戶,這些條件加在一起,咱們龍江慢慢也就發展成了人口大縣。”

    “原來是這樣啊,那工業方面主要生產什麼呀?”

    “什麼都有,煤炭、紡織、農機、白酒、罐頭,馬上還要開個奶粉廠,其實這些只是小頭。”

    “哦?那大頭是什麼?”

    “你也不是外人,叔叔就不瞞着你了,糧食!龍江的東邊是富拉爾基,那兒有個軍工廠,西邊是碾子山,看着不大個地方其實挖空了幾座山,裏面藏着家兵工廠,只不過沒人知道在哪,懂了嗎?”

    “左邊軍工廠,右邊兵工廠,中間是糧倉,所以是軍用糧...三個地方坐火車左右都是一小時以內的路程,到省會也不過五個小時,這要是打起仗來...叔叔您說我現在跑還來得及嗎?”

    “珍娜侄女可真有意思,跟老班長一樣幽默!放心吧不會打仗的,你不用跑。”

    “行啊,反正我這小胳膊小腿也跑不動,對了王叔叔,生產大隊那邊是不是要派人去通知一聲呀?”

    “放心吧,這點兒小事當叔叔的能不給你辦好嘛!在龍江這個一畝三分地上,只要你不犯法,不搞反革命,叔叔肯定把你照顧的妥妥的,要是受了委屈就來找叔叔,叔叔給你保駕護航!”

    “哎呦,王叔叔說什麼呢,人家很乖噠。”

    國營招待所是座紅磚小樓,標誌性的東正教十字架早已被拆掉,但特殊的穹頂和濃郁的拜占庭風格,無不彰顯着它曾經帶給過這片土地屈辱的事實,許是建的太結實拆了可惜,才改造成現在這副不中不洋的樣子當成國營招待所。

    “王叔叔,那邊什麼地方呀?”

    林珍娜指的方向是一片空地,說是空地又不那麼空,還是有幾座稀稀拉拉的小房子的,像民房又不是民房,不知道爲什麼看起來有些奇怪。

    “咳,那邊是毛紡廠。”

    “應該不是吧,那麼大一片空地哪裏有廠房啊?”

    “好啦別問了,你就記住千萬別往那邊去就行!”

    在這個時代待的越久讓她越發焦慮不安,拼命想找到一份的歸屬感,卻總覺得被什麼東西阻擋着,就好像遠處那塊能看見卻不能過去的空地。

    第二天上午,牛司機開車送他們去要下鄉的朱家坎生產大隊,車程不遠也就三十分鐘,但若換成牛車或自行車後果不堪設想。

    “唉,幸好昨天下火車在招待所住了一晚,這麼顛的路要是不讓我歇一歇就連着趕路,那得遭多大罪啊,露西你說是不是?”

    趙露西點了點頭小聲跟她道謝,陸家明紅撲撲的臉蛋也出賣了他,看來不是隻有自己嬌氣,大家都不是能喫苦耐勞的。

    “家明,我行李帶的有點多真是辛苦你了呀。”

    “不辛苦不辛苦,下鄉嘛,我帶的行李也不少。”

    林珍娜在心裏回了句:呵呵噠!他就帶了一個行李袋和一牀被褥,這也敢說自己行李多?

    難不成他是在反諷?

    土路兩旁種了大片大片的玉米,七月正是玉米瘋長的季節,一眼望去綠油油的像油畫一樣美。

    “咱們是不是快到了?”

    “是快到了,珍娜,咱們沒用知青辦給的車票,昨天也沒去跟知青辦打報告就走了,我擔心......”

    “王叔叔早就跟知青辦打過招呼了,以後跟着我格局可以大一點。”

    朱家坎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就是山太矮了,河太多了。

    村子被兩條河橫穿而過割成幾個部分,這是嫩江支流和雅魯河支流,因爲水質好,黑土地,加上種植時間週期比較長,所以這裏產的大米格外香,不是南方那種一年收幾茬的水稻能比的。

    沿着河道繼續直行,一顆高大粗壯的垂柳映入眼簾,柳樹下坐着幾個華髮老嫗,正有說有笑的搓着玉米棒子。

    看似歲月靜好,可時不時看向路口的眼神裏總覺得透着些詭異的精明,像是另類的禁衛軍,時刻守護着身後的村子。

    “哎媽呀,小轎車!”

    “嘿,你們找誰啊?”

    “是不是啥大領導來了啊?”

    她們帶着好奇又戒備的眼神朝車子走來,不過幾個老嫗,竟趁着打量車子的功夫把他們團團圍住了。

    林珍娜見狀立刻反鎖車門,牛同志聽見鎖車聲說要下車去,讓她們在車裏等着。

    不一會兒,牛同志把幾個老太太都扶回了柳樹下的石頭上繼續搓玉米,想來是經常跟着縣長下鄉對付老太太經驗豐富。

    “呼,可嚇死我了,珍娜,剛剛那些阿婆是幹什麼的呀?”

    “我猜應該只是村裏上了年紀的老人,不用下地又沒事做就跑到村口來打發時間......不過以她們的年紀和行爲舉止來看,要麼參與過戰爭,要麼被侵略過,昨天我聽王叔叔說了龍江縣本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我猜她們不是普通老太太應該是參過軍的。”

    牛同志剛上車就聽見這麼一句,於是接話道:“林同志猜的真對,咱們龍江一直就是糧食重鎮,打仗的時候最先捱打的就是這兒,朱家坎的老人全都參加過解放戰爭,你看她們一個個慈眉善目的,其實端起槍來比當兵的年輕人打的還狠吶!”

    “咱們可以繼續走了嗎?”

    “可以可以,不好意思啊林同志讓你們久等了,等下進村我就走小路,這樣路上遇到的村民也能少一點,他們,他們只是沒啥見識,不是想使壞的。”

    “能理解,沒關係。”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