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工人,來幹活的兩個師傅都看着土竈頭稀奇。

    不停追問蘇溱這是何物,做什麼用的。

    蘇溱也摸不準自己這簡易土竈能否經得起每日煙火薰燒不裂開。

    “用來做飯,將鍋放在兩個空懸的位置,下面燒火,竈頭邊上可以放些煮好的菜,便是冬日,菜也不會涼了。”

    “這麼一說確實如此,蘇管事還是您有頭腦,就是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出這土竈。”

    打井師傅躍躍欲試,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土竈,要是他能將這手藝學來,豈不是有多了一樣安身立命的本事。

    燒窯師傅潑了盆冷水:“你沒看到竈頭外面如石頭切塊般平整嗎?這纔是砌竈頭的訣竅。”

    打井師傅一看也是,想來這管事娘子也不會把手藝傳授給他。

    等打井師傅一離開,燒窯師傅又來問水泥一事。

    蘇溱心知肚明,她雖然避開衆人單獨磨土,但也只能暫時防防外行人,內行人瞞不了,短時間不敢確認那碾成面的土是粘土,但日久天長的,難免猜到是什麼。

    “師傅,你是個透亮人,這也不是什麼祕密事兒,外頭用這個泥攪拌砌東西多的是,就跟本地加固方子的黃泥差不多。”蘇溱打着信息差,土水泥雖然簡單,但她也沒有白白讓人學了去的打算。

    她又不是包子,這個燒窯師傅單獨找她,估計是知道她教村婦們做豆腐的手藝,想從她這撿漏。

    “那管事娘子,可否教我?我可免費爲你燒窯,直到你不用爲止。”燒窯師傅也是個敢說敢做的。

    蘇溱笑眯眯看着他,一副好脾氣的模樣,眼底卻沒有冰冷一片,“倒也不是不行,不過我這所需用量甚大,要辛苦師傅了。”

    聞言,燒窯師傅心中一喜,沒想到蘇秦這麼輕鬆就同意。

    他看這這粘土之法甚是好用,想來除了砌竈頭還能建造房屋,用途甚廣。

    他本來只是談談蘇溱虛實,沒想到蘇溱一口便應了下來。

    難不成外地,早有這粘土之法?

    燒窯師傅心裏嘀咕,手頭上的活卻不敢怠慢,連連幾日不停歇燒土。

    連着幾日,水井打好了,蘇管事砌的土竈頭水泥也幹了,還有工人一同出力,扛了木頭做了一間寬敞的房屋,用的也是他水泥。

    整個房子四四方方,四面牆都留了木製採光窗,可以從內向外推開,再用一根木頭抵住,比他們農家從前用的小窗亮堂多了,加上外頭的雙開大木門時時敞開着,別提多亮堂了。

    下雨天,雨水也澆不進來。

    這新制的小方房子隔成了兩個位置,一個是跟水井相近的後廚,做菜煮飯,放一些食材,前頭是可以擺放四張圓桌的餐廳,能同時容納四五十人同時喫飯。

    而這水泥製作的房子,也比村裏頭那些土房子好看整齊多了。

    這也是燒窯師傅跟工人沒想過的,原來還能有這樣的地方。

    尤其是那地面,竟也是鋪了水泥,單看上去平整順滑的一大塊,再也不怕下雨天淌了泥水進來,將家中弄得一團亂。

    管事娘子給這裏取名叫食堂,就是大家一起喫飯的地方。

    燒窯師傅見蘇溱房子也造的差不多,想來這名喚‘水泥’的祕方,蘇溱也該告訴他了。

    誰知蘇溱卻一臉詫異看着他,似是才明白他的意思,後知後覺般笑起來,“師傅,這水泥之法尋常人是不知道的,你若是想直到,我怎敢隱瞞,只是我這地方還未建好,還需您再等等。”

    燒窯師傅語氣帶上了些不耐煩,他是免費幹活,自然不想再浪費功夫,越早知道祕方越好,況且這土竈和屋子都建好,這水泥還能做什麼!

    “稍安勿躁。”蘇溱看着燒窯師傅明顯不耐煩的模樣,心平氣和笑笑。

    她就知道但凡搞出這個時代沒有,或者還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東西,少不得會被人覬覦。

    之前她遇到的是心善的李翠花夫婦,搞出豆油後,不管是縣令還是知府,都更傾向於用豆油給轄下百姓換來糧食。

    這還是她還是第一次見這個時代的正常人,沒錯,想要將一項能傳家的技術佔爲己有的普通人才是正常人。

    蘇溱不得不承認,她自己也不過是爲自己利益着想的普通人。

    早在中國公元前16世紀的商朝就有“白灰面”抹地,採用黃泥漿砌築土坯牆。

    戰國時期就出現用草拌黃泥漿築牆,還用它在土牆上襯砌牆面磚,跟此處農村造物原理差不多。

    而石灰石的出現,才使耐水沖刷的水泥出現。

    蘇溱一直對燒窯師傅稱他燒的土是粘土,其實不全對,一部分是粘土,還有一股份是膏石和硼砂混合的石灰石。

    “我還得繞着山腳建一堵半丈長的圍牆,另外我工坊夥計還得有住的地方,還需辛苦師傅了。”蘇溱笑得兩眼彎彎,絲毫沒有覺得這工程量浩大。

    燒窯師傅聽了,眼前頓時一黑,有種難以言說的心梗感。

    圍着山腳建牆,這少說也要十天半月啊!

    “師傅莫着急,我已讓李衙役稟報老爺,不日便會送來人手,先幫咱們將圍牆建起來,到時分你幾個人手。”

    燒窯師傅聞言,立即拒絕,“不必,我一人可以。”

    燒窯是家傳的手藝,的控制燒窯溫度,都是經驗活,但並非什麼有大技術含量的活計,若是外人學去了,他豈不是喫虧?

    “多一人幫師傅的忙,早一日完工,師傅又何必推辭好意,難不成是怕人偷學了你的手藝去?”蘇溱狀似打趣開口,但說出的話,卻是實打實的刀子,只往燒窯師傅心頭扎。

    就準你覬覦別人的技術,不許旁人學你的?

    讓你也常常被人惦記技術的滋味。

    話雖如此,蘇溱實際對燒窯並不感興趣,她前兩日向縣令申請的人手縣令已經同意。

    明日,流放村精選出來的人手便會排隊過來。

    蘇溱一早跟陳儀幾人商議好,明日早起多煮些清淡的小米粥,等流放村的流犯一來,便能喫到熱騰騰的喫食。

    爲此,吳倩兒激動得一整日都樂呵呵的,磨硼砂越發有勁兒。

    明日她便能見到兩個姐姐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