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至薇也不知道事情怎麼發展到這一步的。

    他帶着好友到豆油坊讓蘇溱面試的時候,還腳步虛乏,不可置信。

    爲何他向來風光月霽,在學院中作爲翹楚的好友,竟然願意委身做鄉野學堂的夫子。

    還是好友主動提出。

    更可惡的是,他向蘇溱引薦好友,那蘇溱居然還要面試一番,看他好友是否有這個能耐。

    王至薇真想將好友曾經受到過的讚譽全部向蘇溱陳列出來,讓蘇溱知道,他這好友別說給你這個破學堂當夫子可以,便是給鳳子龍孫當先生也是足夠的。

    但王至薇不能明說,他總不能仗勢欺人。

    他將好友引到豆油坊,在從前他住過,卻已經改成會客室的水泥房內坐着,等了好些功夫,蘇溱才從地裏出來,將身上收拾乾淨來見客。

    兩廂見面,皆是一番打量,彼此眼中都有些意外。

    蘇溱沒想到王至薇介紹的先生,竟然如此年輕,氣質出塵。

    要說這個時代,普通人長得都老成,一副飽受生活摧殘的模樣。

    王至薇這樣的公子哥,其實面相已經很好,一看就是享福長大的,生得也五官端正,算是一表人才了,但是跟宗秦厄相比,卻像清秀的男大學生跟以顏值出名的影視明星站在一起。

    這對見慣了手機視頻中帥哥的蘇溱來說,還是有些衝擊力的,宗秦厄長相確實出衆,尤其是這通身氣質,不是世家大族的貴公子,根本培養不出。

    見這樣一個人物來學堂當先生,蘇溱是不太樂意的。

    畢竟誰知道他是不是一時興起,覺得當夫子好玩,王至薇這人雖說不算靠譜,至少蘇溱對他還算了解。

    宗秦厄對蘇溱感到驚愕,則是因爲沒想到,好友口中已成親,有三個女兒的鄉野農女,竟然如此年輕,目中帶着堅定,樣貌也是耐看,一看便是利索之人。

    宗秦厄不動聲色打量蘇溱臉色,瞧出她對自己並非全然滿意,心中也是一頓。

    自懂事以來,他做事滴水不漏,從不見有人對他心生不滿,這蘇娘子對他做學堂夫子一事,想來並不願意。

    “聽聞蘇娘子正在和湯醫仙共譜《百醫書》,秦厄認爲此事甚妙,蘇娘子想要夥計識字,又要給孩子啓蒙,秦厄也可專門編寫一本詳略得當的啓蒙書。”

    蘇溱眼前一亮,她其實也發現了明錦教人有些不全面,但她也無法插手,現在有人主動提出要寫本基礎啓蒙教材,這對蘇溱來說可以算是口渴就有茶來,“當真?”

    “啓蒙書籍,只管將這本書學透學盡,識文斷字不成問題,給我幾日便能編寫。”宗秦厄昨夜心中已有了章程。

    “那就勞煩宗先生了,等您將書譜寫出來,咱們再說不遲。”蘇溱還是打算再看看宗秦厄的本事。

    “如此也好。”宗秦厄欣然接受,語氣謙遜。

    王至薇在旁看着,幾乎要跳起來罵蘇溱不識好歹了,他的好友主動提出給她這個破學堂當夫子,還被挑三揀四,簡直離譜。

    不過很快,王至薇便發現蘇溱確實有傲的理由。

    他又喫到了朝思暮想的紅燒肉,還有各類甜點。

    喫過午飯,蘇溱又下了田,王至薇跟豆油坊裏的衆人一樣,皆是不知她在忙些什麼。

    不過事情在趙新送來第一批活字印刷的木塊,和雕刻畫後,王至薇跟宗秦厄陷入了沉思。

    身爲曾經日夜跟書本打交道的貴族子弟,他們自然一眼便能看出活字印刷的好處,若是這東西能大力推廣,這重大意義,一點不亞於水泥路的推廣。

    王至薇看一眼好友:“可惜了,這蘇娘子再神通廣大,也造不出紙。”

    宗秦厄目中一片火熱,紙?

    他江省宗家,便有一門賺錢的營生,那便是造紙,甚至他宗家的紙,是文人墨客心中有數的好紙。

    之後幾日,宗秦厄便潛心在房中修訂啓蒙書籍。

    蘇溱沒忘了關照這位特殊的先生,每日讓周大娘做好食物送去,王至薇借光,大部分美味食物都落入他的肚子。

    短短十日,王至薇竟肉眼可見的臉頰肥了一圈。

    蘇溱見了,便讓周大娘少送些甜食,讓王至薇若是沒事,陪她下地算了。

    王至薇也是來了興趣,當真同蘇溱一同下水田,見蘇溱認真伺候秧苗,甚是新奇。

    “你幫我找找有沒有生得特別好的水稻苗,我特意在附近山裏開了一塊試驗田,趁着這些日子,將長得茁壯的水稻苗移栽過去。”

    “你做這個有何用?”王至薇甚是好奇。

    蘇溱搖頭:“不能說。”

    王至薇還想再問,見蘇溱一副不想多談的模樣,便適時住嘴。

    很快,他就厭煩了跟蘇溱在田裏找苗的日子,不過他又有了新的打發時間的樂趣,同夥計一同鋪水泥路。

    水泥坊的人知道他是蘇溱客人,也沒有驅趕。

    隨着時間漸長,王至薇竟對水泥路產生了濃重的好奇,與此同時,在千人的共同努力下,仙岩的水泥路大致完成,仙岩縣城到台州府的水泥路也開始鋪設。

    臨近台州府的府衙,也通過高友雲下了單子。

    熱鬧非凡的水泥坊夥計,一下子派出去三隊水泥工人,前往附近府衙修路。

    不過這次他們出去,乃是高友雲親自牽線,隨行的還有台州府的文吏,給他們撐腰。

    湯玉山也收到了大夫們的回信,大多是願意配合湯玉山,也不乏有言語嘲諷的,但不過半月,又有新的書信送來,裏頭夾雜着確實這些大夫們的半生心血。

    湯玉山立刻埋頭整理這些書信,查漏補缺,一一書寫,近乎廢寢忘食。

    與此同時,蘇溱也收到了第一本啓蒙教材書,因着活字印刷的模板可以重複使用,編冊成書不難,只是耗費紙張。

    “無妨,我家中正好能做些粗紙,可先從市面上買一批迴來做書,我寫信回家,專門按照蘇娘子的要求將制訂紙張,加錢以成本算便可。”

    蘇溱眼前一亮:“當真?你家真的能做紙?那能否做可以包裝東西的硬紙?”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