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高貴與尊嚴 >第七十七章 復興鎮老兵
    某一天,老爹的戰友派了一個連長和指導員來請他回老部隊看看。剛進病房時,連長還非常武斷地認爲公平和同伴就是刑訊逼供我的那一小撮人。

    不是我一着急從牀上摔下來,怔住了帶隊的連長,我朝夕相處、精心照顧我的兄弟們,估計要面目全非。

    一切平息後。

    連長和指導員兩個同齡人坐在我的牀前,同我親切地討論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役。

    連長,一個1993年的老兵講述了曼斯坦因指揮的一場最經典的戰役,北頓涅茨河奇蹟。

    “大軍啊,我先介紹一下戰役進程:1941年底的莫斯科會戰讓開戰之初連遭慘敗的蘇聯人找回了一點信心——德軍並非不可戰勝,起碼在冬天如此。

    於是1942年冬天,他們故伎重演,同時向德軍中央集團軍羣和南方的B集團軍羣發動猛攻。

    中央集團軍羣在“防禦之獅”莫德爾的活躍下挫敗了蘇軍的“火星”攻勢(這也是朱可夫不多的敗仗之一),但南方魚龍混雜的B集團軍羣就沒那麼幸運了。

    蘇軍的鐵流碾過德軍第6集團軍由意大利、羅馬尼亞等國部隊掩護的兩翼,將整個第6集團軍以及第4裝甲集團軍一部共22個師、33萬人裝進了口袋。

    德軍突進高加索造就的巨大突出部和綿長側翼所帶來的危機終於隨着第6集團軍的被圍強勁地爆發出來。不但第6集團軍危在旦夕,突入高加索的A集團軍羣也有可能被裝進口袋。

    面對如此危局,希特勒於11月下旬任命曼施坦因擔任新成立的“頓河”集團軍羣司令官。

    曼施坦因當時的主要任務有兩個:1、擊破包圍圈,營救第6集團軍,恢復其與A集團軍羣及B集團軍羣之間的聯繫。2、保護整個A集團軍羣的側翼和後方安全。

    事實上,這兩個任務都無疑是在強人所難。因爲在這兩個任務所涉及的漫長戰線上,曼施坦因手中的機動兵力只有區區兩個裝甲軍。

    面對兵力極大不足的窘境和危急至斯的戰局,曼施坦因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讓第6集團軍突圍,以其本身填補兵力的缺口,同時後退縮短戰線,恢復戰線上的兵力密度。

    這是當時保住A集團軍羣繼續前進高加索的“橋頭堡”的最可行之策。但是曼施坦因率部策應第6集團軍突圍的建議被希特勒駁回,曼施坦因第一次遭遇了元首那臭名昭著的癖好:“不願撤退癖”。

    曼施坦因只好將手頭的機動兵力編成兩個戰鬥羣,即:以第48裝甲軍爲核心的“霍利特”戰鬥羣和以第57裝甲軍爲核心的“霍特”戰鬥羣。計劃以兩個戰鬥羣形成鉗形攻勢,擊破蘇軍的包圍圈。

    然而攻擊還未開始,“霍利特”戰鬥羣就被東北方向攻擊過來的蘇軍壓制得動彈不得,“霍特”戰鬥羣只好於12月12日冒着大雪單獨突擊。

    “與死神的競賽”就此開始。

    曼施坦因的攻擊非常凌厲,勢單力孤的“霍特”戰鬥羣19日就突破到了距被圍德軍僅45公里處,包圍圈裏和圈外的德軍已經可以看見對方發射的信號彈。

    然而蘇軍於16日投入戰略預備隊,繼續突破變得十分困難。於是曼施坦因公然違抗希特勒的命令向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上將發電命令他率部突圍。

    45公里的距離對於當時尚有20餘萬人實力的第6集團軍而言絕非不可逾越——尤其是在這個龐大的作戰集團要爲其自身生存而戰的時候。

    然而長期擔任參謀長而非野戰部隊司令的保盧斯上將並不具備這樣的魄力。他拒絕突圍的迴應無疑令爲挽救第6集團軍而浴血奮戰的頓河集團軍羣其他部隊極其沮喪。

    然而蘇軍不會再給曼施坦因更多的時間了。

    23日蘇軍猛將瓦杜丁麾下的先鋒部隊已經南下180公里,在德軍戰線上撕開了100公里寬的缺口,頓河集團軍羣和A集團軍羣的“命門”羅斯托夫城頓時門戶洞開。

    1月7日,蘇軍前鋒已經突進到距羅斯托夫僅60公里處。

    希特勒終於在1月27日批准克萊斯特上將帶領A集團軍羣撤出高加索。其中第1裝甲集團軍將行進400公里抵達曼施坦因所部拼死守衛的羅斯托夫橋頭堡並由此撤退。

    2月2日,包圍圈中的第6集團軍被最終殲滅,蘇軍挾大勝之威如潮水般滾滾南下。

    然而曼施坦因再次展現了他令人難以置信的韌性,死死守住了險象環生的羅斯托夫橋頭堡,使第1裝甲集團軍得以攜帶大量技術裝備有組織地撤退。

    說實話仗打到這個份上,除了決不放棄的堅強意志以及正確的判斷和決定,就要看運氣如何了。

    此時戰線上德軍處於1:8的絕對兵力劣勢。經驗豐富的曼施坦因並沒有被不利的戰場態勢所動搖,他敏銳地發現各種有利於德軍的要素正在不斷積累,反敗爲勝的契機已蘊藏於危機的頂點之中。

    於是,他實施了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

    2月19日,曼施坦因投入第1裝甲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的11個師,在750架飛機的支援下對冒進的瓦杜丁所部薄弱側翼進行反擊。

    僅僅兩週時間,蘇軍就有8個軍、10個步兵師、5個特種旅在曼施坦因的反擊中被擊潰,進行冒險突擊的波波夫集羣基本被德軍殲滅。

    曼施坦因乘勝追擊,重創沃羅涅日方面軍並將之擊退一百多公里。3月15日,曼施坦因奪回了哈爾科夫城。

    曼施坦因憑藉其出色指揮,挽狂瀾於既倒,將一場艱難的大規模撤退戰發展成一個成功的反擊戰。德軍重新獲得該戰線的戰場主動權,穩定了戰局。

    此役因此被稱爲“北頓涅茨河上的奇蹟”,第三帝國的壽命至少延長了一到兩年。

    就在這次戰役5個月後,當蘇軍像洪水般對德軍發起大反攻時,曼斯坦因扭轉了整個戰局,非常戲劇性的,蘇聯反攻的前鋒部隊,又是一個第六集團軍遭到完全徹底的殲滅。”

    “連長講得很全面,那麼,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爲什麼曼斯坦因10萬人戰勝了蘇軍50萬人呢?”我提問說。

    “呵呵,我來講吧。”指導員娓娓道來:“原因是三點:

    1、蘇軍急於擴大戰果,德軍忙於收縮戰線,客觀上德軍把劣勢變成了優勢;德軍是在退向自己的補給基地,而蘇軍卻離自己的基地越來越遠,兵力和補給都很困難。

    2、如此關鍵的戰鬥,蘇軍在進攻中居然完全放棄了防守,原本呈階梯狀態陣形進攻的蘇聯軍隊突然連預備役都全線壓上去了,嚴重忽視了曼施坦因在側翼部署的打擊力量,從而使蘇軍進得去、出不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