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美娛之花瓶影帝 >第90章 獨一無二
    “GQ”,什麼定位?

    近年來,“GQ”依靠一衆男演員的視覺大片牢牢站穩腳跟,在競爭激烈的雜誌市場擁有一席之地。

    但論起時尚、潮流、品牌定位等等確切的內容與創意,腦海裏的印象卻格外模糊,甚至沒有記憶。

    於是。

    當人們提起這本雜誌的時候,知名度是客觀存在的;但討論影響力的話,卻乏善可陳,一片空白。

    這也是“GQ”的一項課題,他們希望能夠在男人時尚領域擁有話語權和影響力,即使無法追上“時尚”和“她”的腳步,也應該和“魅力”、“時尚芭莎”等等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確立自己的地位。

    然而,談何容易?

    時尚,也就是巴掌大小的圈子,來來去去都是同一批人,甚至比好萊塢還小,打破現有秩序絕非易事。

    比如,現在。

    “誰?”

    “時尚”雜誌主編安娜-溫圖爾(Anna-Wintour),時尚領域的傳奇人物,自1988年正式擔任“時尚”主編以來,將這本雜誌帶入一個全新境界,被譽爲“時尚聖經”,真正開創了一個時代。

    後來“穿普拉達的女王”這部電影就是以她爲原型創作的,現在的安娜,毋庸置疑地站在時尚圈子金字塔頂峯的最高點。

    所以,她有資格傲慢,同時,這也是她的一貫風格。

    安娜懷疑自己的耳朵,一個眼神就朝着助理望去——

    這已經是一個月內的第五位助理了,安娜根本不記得她的名字,一個眼神就足以讓那個女孩瑟瑟發抖,雖然她根本不知道哪裏出錯。

    “‘GQ’。”助理重複了一遍。

    週五的早晨,誰都沒有料想到整個紐約時尚圈的最大談資居然是“GQ”,準確來說,不止紐約而已,這股熱風是從西海岸一路橫跨整個大陸來到東海岸的。

    時尚圈已經格外敏銳,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異動。

    安娜面無表情,一個小小的“GQ”根本就不需要她動怒。

    “雜誌呢?”

    一句話就讓助理馬上將雜誌擺放在安娜的辦公桌上,然後助理就退出辦公室,留給安娜工作的空間。

    安娜馬上就開始翻閱起來。

    無聊。無聊。還是無聊。

    一切都和印象中的“GQ”一樣,看似每期內容都在調整在變化,但本質都是一樣的,始終不敢打破框架,編輯部對潮流的變動沒有一點感知能力,翻來覆去只能依靠演員的魅力吸引讀者,從如此角度來說,和“花花公子”沒有什麼不同,只是衣服穿得多一些罷了。

    這,不應該是時尚的打開方式。

    在安娜看來,“GQ”只是雜誌,卻不是時尚雜誌。

    然後。

    動作就停了下來。

    安娜看到了安森系列照片,看了一眼,而後翻過去,又重新翻回來,再看一遍,一點點驚奇之餘帶上了些許審視,沒有表情的臉龐完全看不出情緒。

    但有一點,她在這裏停留了許久。

    誰能夠想到,“GQ”六月號,甚至驚動了安娜-溫圖爾?

    事實上,銷量數字就能夠看出些許端倪。

    在2000年的北美大陸,雜誌銷量數字依舊非常可觀,第一梯隊的“時尚”、“她”,每期銷量都能夠達到四十萬乃至四十五萬以上,在十五年後的網絡時代幾乎是一個不敢想象的數字;即使是“GQ”也擁有穩定市場,每期銷量穩定在三十萬附近。

    而這一次,“GQ”打響漂亮一戰。

    首批出貨量就已經高達二十五萬,畢竟休-傑克曼做封面、布拉德-皮特西裝專題就是信譽保障;但數字沒有突破三十萬,則是因爲暑期檔的競爭激烈,各大雜誌都使出渾身解數贏取讀者的芳心。

    各大書店、報刊亭、出貨商等等也都需要觀望一下市場,然後等待第二批補貨,此時纔是刺刀時刻。

然而,銷售速度之快遠遠超出預期,人們還以爲休-傑克曼和布拉德-皮特兩位帥哥成功拉動了市場,第二批出貨量一口氣就再次吐出八萬訂單。

    非常喜人。

    也就是這個時候,“GQ”引起整個時尚圈的注意力。

    後來,在一個派對場合,安娜-溫圖爾意外遇到“GQ”的主編,安娜說了一句,“安森的造型非常有品味”。

    一石激起千層浪。

    其實,在安娜之前,時尚圈就已經紛紛認可了“GQ”的嘗試,但現在更進一步,就連安娜也側目。

    西裝和滑板鞋的搭配,這是一次小小的破局和創新。

    西裝踩滑板打籃球,這則碰撞出造型裏的不拘一格。

    從這樣的搭配造型之中,感受到千禧年到來之際的文化潮流,對個性、對自由、對混搭、對破格的推崇,就如同搖滾切入朋克時代一樣,每個人的色彩正在掙脫傳統的束縛,得到更多展示平臺。

    而真正賦予造型生命力的,還是模特……以及捕捉模特的攝影師。

    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最後碰撞出火花,這才成就了眼前一幕。

    其實,真正讓安娜好奇的是,這是一次意外還是實力體現?

    如果是前者,在時尚圈子裏數不勝數,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案例也不止一次兩次了;但如果是後者,也許“GQ”確實能夠在男士時尚領域製造一些波瀾。

    另外,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GQ”是如何發現安森並且挖掘出安森潛力的,這也是值得關注的細節。

    在時尚領域,不僅是設計師,雜誌主編們也需要自己的繆斯,一位能夠賦予造型生命力的模特格外珍貴,對設計師、造型師、主編們來說都是一樣。

    就好像凱特-摩絲(Kate-Moss)一樣,十年一遇,以她獨特的氣質賦予九十年代時尚一種全新的色彩,纖細的頹廢的消瘦的沮喪的卻致命的灰色,介於黑色與白色之間的灰色,徹底改變潮流的走向。

    時尚成就了凱特-摩絲,但同樣,凱特-摩絲也成就了一個時代的時尚。

    所以,布魯斯-道格拉斯到底在安森身上捕捉到了什麼?因爲安娜也從照片裏捕捉到了相同的氣質。

    安娜矚目的,不是一套造型一套照片,而是產業現象以及發展脈絡。

    但是,這重要嗎?

    不重要。

    對其他人來說,唯一重要的就是安娜注意到了“GQ”,這是史無前例的頭一遭,這就已經足夠。

    波瀾,漣漪,層層擴散,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前後兩次出貨,“GQ”的銷量已經觸碰到了天花板,卻萬萬沒有想到,各大經銷商又申請了第三次出貨,一波接着一波熱潮以一種復古的方式傳播開來。

    五萬!

    第三次出貨,在銷量已經達到自身極限的情況下居然還有第三次出貨,而且“GQ”匪夷所思地再次出貨五萬。

    這也意味着雜誌銷量朝着四十萬門檻一路狂奔,儘管最後還是沒有能夠觸碰到四十萬,卻也已經匪夷所思。

    震驚!

    轟動!

    熱議!

    所以,因爲休-傑克曼和布拉德-皮特嗎?

    不。

    “安森-伍德”。

    第一更。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