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美娛之花瓶影帝 >第484章 破冰時刻
    熱潮,正在蔓延!

    “……一股風暴正在醞釀……”

    “‘蜘蛛俠’登陸院線……”

    “……人人都在討論這位安森-伍德。”

    “今天你去電影院了嗎?”

    “夏天終於來了!”

    隻言片語從不同電視節目不同電臺不同報紙以及街頭巷尾熙熙攘攘地傳來,瑣碎的關鍵詞裏全部都和暑期檔千絲萬縷地聯繫起來,匯聚成爲一副巨型拼圖,彰顯電影市場經歷漫長的低迷之後終於甦醒過來。

    全面沸騰!

    週五早場的排隊長龍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伴隨着福克斯電視臺的現場採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整個北美大陸,傑西立刻展開後續跟進報道,全方位深入暑期檔票房市場的復甦,引發熱議。

    “蜘蛛俠”,以燎原之勢在青少年羣體之中擴散開來。

    不是因爲彼得-帕克代表青少年,不是因爲電影聚焦青春成長,不是因爲電影不同尋常路地講述一個愛情故事,也不是因爲安森成爲萬千少女的偶像——

    當然,上述原因全部包含在內,奠定眼前熱浪的基礎;但真正原因在於,潮流。

    “你看‘蜘蛛俠’了嗎?”

    “對對對,那個吻真的太浪漫了。”

    “電影的最後我都心碎了。”

    “噢,我不喜歡。”

    “可是,爲什麼?”

    “本質還是超級英雄電影,我覺得沒有什麼特別的。”

    人人都在討論這部電影,喜歡也好厭惡也罷都在迫不及待地表明立場,哪怕那些標新立異特立獨行的羣體也以“我不屑看這部電影”標榜自己的特別,電影成爲青少年們表態流行文化的重要標籤。

    如果沒有看過也就跟不上潮流。

    當小夥伴們興高采烈展開熱議的時候,跟不上節奏就可能成爲局外人——沒有青春期的孩子希望自己成爲局外人。

    於是,電影就這樣在青少年之間形成一股席捲之勢。

    這也是索尼哥倫比亞策劃宣傳期間所沒有預料到的——

    從一開始,山姆-雷米就把電影當作一部青春校園電影策劃,索尼哥倫比亞也側重青少年市場宣傳,但考慮到原著漫畫被貼上宅男亞文化的標籤,再加上青少年消費能力的侷限,他們也不敢懷抱太多希望。

    結果?

    全面爆發。

    週五的熱浪,在進入週六之後居然爆發出更駭人的能量,大大小小的電視電臺節目無一例外展開討論,北美電影院終於久違地迎來洶涌狂熱的人潮。

    終於!

    破冰時刻終於來了!

    等待了又等待的時刻終於來臨,世紀城一片歡呼,激情澎湃之間面面相覷地交換視線,眼睛裏閃爍着不可思議——

居然,成了?索尼哥倫比亞?

    意外,絕對意外。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爲索尼哥倫比亞鼓掌的。

    比如二十世紀福克斯,“星球大戰前傳2”的製作公司兼發行商。

    今年暑期檔,二十世紀福克斯有資格角逐暑期檔第一週的檔期,如果他們堅持,索尼哥倫比亞肯定有沒有這樣的膽量硬碰,畢竟那可是北美第一流量“星球大戰”。

    然而,索尼哥倫比亞戰戰兢兢,二十世紀福克斯也同樣謹慎小心,經過多次商議,他們還是不希望成爲第一個領路先鋒:

    “我們可不希望犧牲自己爲後面緊緊跟隨而來的鬣狗們開路。”

    於是,經過短暫試探,索尼哥倫比亞也就宣佈定檔,成爲今年暑期檔揭幕的第一個勇士。

    而現在?

    眼睜睜地看着“蜘蛛俠”包圍在熙熙攘攘的矚目狂潮之中,整個北美市場全部都在稱讚電影有勇氣有擔當,毫不猶豫地肩負起喚醒票房市場的重任,這纔是真正的超級英雄,二十世紀福克斯被內涵到血崩。

    本來想着旁觀喫瓜欣賞索尼哥倫比亞栽跟頭的笑話,結果卻是自己成了笑話,二十世紀福克斯內傷嚴重。

    可是,還能怎麼辦?

    冒險就是這樣一回事,風險越大,損失可能越慘重,但同時收穫也可能越豐厚,最後的勝利往往屬於有勇氣有魄力的那一方。

    二十世紀福克斯只能吞下苦果。

    但不管如何,北美票房市場能夠破冰找回熱情,這就是好事,至少,這意味着暑期檔的開關重新打開——

    也許,“蜘蛛俠”的熱議狂潮只是一個預熱一個鋪墊,奠定“星球大戰2”全面引爆票房市場的基礎,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笑到最後的纔是真正的勝利者。

    這廂,二十世紀福克斯打起精神,第一時間跟進宣傳,鋪天蓋地的廣告強勢搶佔主流市場的視線。

    那廂,聚集在“蜘蛛俠”身上的視線熱度依舊沒有降溫,一派熱血沸騰之中,好萊塢迫不及待地展開下一步討論:

    期待值,應該到什麼程度?

    更直白一點就是,首映票房能夠達到什麼水準?

    一來,電影市場已經壓抑許久,現在能量終於引爆,是否能夠迎來一次報復性反彈的火山噴發,並且一舉帶動整個暑期檔狂潮?

    二來,暑期檔前不看好“蜘蛛俠”的那些負面因素似乎全部都不再重要,親眼目睹週五匪夷所思的狂潮之後,從影評人到觀衆的反應遠遠超乎預期,這是否意味着票房爆發力可以打破預期?

    所以,首映票房是否能夠創造新高?

    包括二十世紀福克斯也投來視線,密切關注動態。

    截止到2002年暑期檔,北美票房市場呈現穩中有升的緩慢上升曲線態勢,但發展腳步明顯放緩,隱約能夠看到瓶頸;然而,各大電影公司都知道這只是一個假象。

    在見證“泰坦尼克號”的票房數字之後,所有人都知道市場擁有潛力等待挖掘,只是再也沒有電影能夠複製那一場世紀末票房炸彈的全球狂歡罷了。

    過去這些年,首映週末票房成績就是一張晴雨表。

    目前,北美首映週末票房的歷史記錄屬於去年年末十一月上映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這部電影在數不勝數的期待之中首映三天引爆九千一百萬美元票房,登頂歷史冠軍寶座。

    嚴格來說,這部電影纔是“九一一事件”之後,第一部號召觀衆重新回到電影院的作品,並且在整整兩個月的低迷之後成功引爆能量,順勢創造歷史。

    當時,人們都以爲電影市場已經復原,卻沒有想到,“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成功只是短暫的綻放而已,隨後備受期待的“指環王2:雙塔奇兵”首映票房僅僅收穫四千八百萬美元,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鏡。

    也正是因爲如此,整個好萊塢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來年暑期檔,期待着夏天能夠重新喚醒市場的熱情。

    市場規律似乎能夠看到卻又需要摸索,“蜘蛛俠”首映票房到底能夠落在什麼位置也成爲所有人的熱議焦點。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