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開局生孩子!我穿成了漢武帝的媽 >第94章 92 一朝天子一朝臣
    “徹兒,自高祖立漢,幾代君王都是奉行無爲而治,與民休養生息。而今國富民強,兵強馬壯,我大漢如仍與匈奴和親,奉上女人、錢糧無計,豈不是養虎爲患?”

    王娡說着,起身踱步,“和親匈奴,羈縻南蠻,這是漢初國貧民弱時權宜之國策。”

    轉臉看向劉小豬,“皇權傳代,到了徹兒手裏,要建功立業,爲一代雄主!應更改國策,崇文尚武,揚我大漢國威!”

    “可朝堂之上,主和者衆。”劉小豬鬱悶不已,把茶盞重重地墩在案上,“尤其那汲黯,張口閉口什麼國喪守制,和親爲上,不起兵戈……”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些先皇舊臣,多是奉黃老爲經典,無爲而治已淫浸入骨……”王娡沉沉嘆息。

    “還是要提拔新人,選舉徵辟賢良。徹兒發求賢詔令吧!所謂不拘一格降人才,郎官制選人有其不足。詔令各郡縣、諸侯,推選有才之人;如有人自覺有才,亦可自薦。文經緯,韜武略,善耕種,巧匠作,凡此種種,有所長者,皆可自薦薦人。”

    “孩兒知道了。”劉小豬應着,“更改國策……若那幫老臣又反對,該如何處置?”

    “以新人壓舊人。抱守陳規,我大漢怎能中興?這些既得利益者,總怕新策動其利益……豪強大族益驕益橫,都是無爲而治埋下禍根啊!”王娡沉思。

    “徹兒,給你父皇上廟號吧!前朝之功績,該給天下百姓昭彰定論了!此後,是徹兒開創霸業、青史留名的時代!”

    有史記載以來,商朝有廟無諡,周朝有諡無廟。秦始皇將這兩樣全廢了。

    漢初恢復諡號制度,但廟號制度並未恢復。諡號和廟號,是景帝劉啓恢復的。

    高皇帝劉邦崩後,呂后和惠帝劉盈只上了一個“高皇帝“的諡號,並沒有上廟號。作爲開國皇帝,無論從哪方面說,只要廟號制度存在,劉邦的“太祖“廟號就沒問題,然而並沒有。

    同樣,劉盈崩後,也只有諡號“孝惠皇帝“,沒有廟號。

    之後的前少帝、後少帝更不用說。孝文帝即位時,同樣沒有給高皇帝劉邦上廟號。

    直到劉啓即位登基後,才恢復廟號制度,給高皇帝劉邦上廟號“太祖“,給孝文皇帝劉恆上廟號“太宗“。

    按照傳統,立廟是“正統“子孫的責任,劉啓這麼做,是宣佈自己纔是劉邦的嫡系子孫。目的很明確,就是爲了提高帝位合法性,達到壓制其它劉氏諸王的目的。

    一方面,孝文皇帝劉恆,是所謂的撿漏皇帝。高皇帝嫡子,惠帝劉盈崩後,功侯誅呂。作爲非嫡非長的皇子繼位,以庶代嫡,需宣示正統;

    再者,劉姓諸侯勢大,都在覬覦皇位,先後有劉興居、劉長、劉濞懷不臣之心造反被鎮壓。景帝劉啓在酎金削藩奪爵時,阻力仍很大。

    所以劉啓確立高皇帝和孝文皇帝的廟號,目的是凸顯自己的正統地位,壓制諸侯旁支血統。

    景帝在元年十月,制詔御史:“蓋聞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禮樂各有由。聞歌者,所以發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高廟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惠廟酎,奏文始、五行之舞。孝文皇帝臨天下,通關梁,不異遠方。除誹謗,去肉刑,賞賜長老,收恤孤獨,以育羣生。減嗜慾,不受獻,不私其利也。罪人不帑,不誅無罪。除刑,出美人,重絕人之世。朕既不敏,不能識。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親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澤施四海,靡不獲福焉。明象乎日月,而廟樂不稱。朕甚懼焉。其爲孝文皇帝廟爲昭德之舞,以明休德。然後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於萬世,永永無窮,朕甚嘉之。其與丞相、列侯、中二千石、禮官具爲禮儀奏。“

    丞相申屠嘉等上奏:“臣謹議:世功莫大於高皇帝,德莫盛於孝文皇帝,高皇廟宜爲帝者太祖之廟,孝文皇帝廟宜爲帝者太宗之廟。天子宜世世獻祖宗之廟。郡國諸侯宜各爲孝文皇帝立太宗之廟。諸侯王列侯使者侍祠天子,歲獻祖宗之廟。請著之竹帛,宣佈天下。“

    通過給高皇帝劉邦和孝文皇帝劉恆上廟號,突出一祖一宗的傳承,劉啓強調了自身的正統和皇權的至上。

    遺憾的是,景帝劉啓並未將諡號制度和廟號制度立爲國策。更像爲穩固皇權目的,所採取的臨時措施和應急手段。那時,王娡還是在竇太后身旁扮演乖媳的王夫人……

    “你父皇在位期間,清、靜、恭、儉,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推行德治,在先皇孝文皇帝廢除肉刑基礎上,更輕刑罰。削減諸侯封地,還歸於民。酎金削藩,加強中央集權。外安撫匈奴,減少邊患;內重民生,均田到戶。纔有這漢興盛世!”王娡動情地看着兒子,“後世會將先皇與你父皇所治盛世並稱——文景之治!”

    景帝劉啓爲後人詬病的是刻薄寡恩。棋盤打死吳太子,有“棋盤聖手”之污名,引致“七國之亂”;腰斬恩師晁錯,逼死親子廢太子劉榮,又逼殺功侯周亞夫……

    因爲王娡的智慧與參與改變了歷史,景帝劉啓的污點幾乎無存。史冊只餘“文景之治”流芳。難道,劉啓不配有廟號嗎?作爲大一統皇權,第一個成功廢立皇后和太子、而未引致朝局動盪的皇帝,景帝劉啓的帝王手段,反而會令後人欽佩。

    “那要給父皇上何廟號?”劉小豬沉思,“高皇帝廟號太祖,皇祖父是太宗……不若給父皇上廟號——高宗?”

    “你父皇美諡——孝景皇帝。景:由義而濟曰景;耆意大慮曰景;布義行剛曰景;致志大圖曰景;繇義而成曰景;德行可仰曰景;法義而齊曰景;明照旁周曰景。你父皇廟號,徹兒命丞相、御史制詔,衆臣商議吧!”

    “給你父皇上廟號,一是告慰幾代帝王,我大漢中興,是他們功績在前,讓百姓感戴皇恩浩蕩,擁戴漢皇!”

    “二是,新皇爲太陽真神轉世,號令天下,臣民歸心!人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徹兒可知山百重,海無涯,天地之廣袤?北匈奴,南百越,竟讓我大漢幾十年苟且偷安……”

    “大漢恥辱啊!母后不許徹兒做守成君王,送女人、送歲幣換一隅安樂!國富民強,民衆勇武,一雪前恥,應是幾代漢皇期盼之事!氣吞萬里,充沛武德,開疆拓土,雄霸天下,方是一代雄主!”

一番話,讓劉小豬激情豪邁,劍眉星眸,迸發異彩,“孩兒誓要我大漢,廣地萬里,重九譯,致殊俗,威德遍於四海!”

    *

    幾日後,劉徹的求賢詔令,傳至各郡縣、諸侯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