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魏宮廷 >第一百四十七章:說降(二)
    “給諸位半刻辰的工夫考慮。”

    喊完了這最後一句,趙弘潤便自顧自走下了高臺,與百里跋以及宗衛沈彧、武尉陳適等人賑站在一起,目視着那片人海似的五萬楚軍俘虜,等待着他們做出選擇。

    其實對於那些楚兵們而言,那根本沒有什麼好考慮的,魏國『什二』的田稅,而他們楚國由於統治封地的邑君還要抽取一層利益,以至於田稅高達『什五』,這意味着什麼?

    這意味着楚國的田農們辛辛苦苦操作了一年,然而卻僅只能收穫一半收成。而另外一半利益中,楚國以稅收收走三成,這無可厚非,雖說這『什三』的國稅,比較其他國家高出那麼一成,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可要命的是,統治該塊封地的邑君,還要在這『什三』賦稅的基礎上額外徵收稅收,也就是邑稅,這纔是楚國下層農民普遍貧窮的根本原因。

    說到底還是國體的不同。

    比如在魏國,雖說姬氏王族也有不少宗族子弟擁有各自的領地,但那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座他們自己花錢蓋起來的小城,佔地也沒有幾裏,只能說是豪華奢侈的莊園。

    姬氏一族的王公貴族們只是在這自己一畝三分地裏胡吃海喝、犬馬聲色,也不會有人去管他們。

    再者,這些姬氏的王公貴族們也沒有向附近縣城或村莊徵收額外稅收的權利,他們的花費,一併由宗府撥給,這是一筆被視爲正常的國家消費,用以贍養這些王族之人。

    這筆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雖足以應付府上的消費,但卻不足以太過於奢侈。至於那些財大氣粗、往往能一擲千金的姬氏王族,他們大多都在各地有着自己的產業,用手底下的人幫忙經營着。

    因此,魏國的姬氏王族。雖然把持着魏國掙錢的產業,但並未直接損害到大部分魏國田農的利益,因爲兩者間並無直接的聯繫。

    然而楚國的熊氏王族卻不同,楚國採取的是封地制。也就是說楚王將一塊土地封賞給他熊氏一族的子侄,比如暘城君熊拓。每年,熊拓應當向楚王繳納『什三』的國稅,而除此之外,額外還能撈到多少好處。那就各憑本事。

    就因爲這個制度,使得楚國熊氏王族們,不遺餘力地收刮封地內的楚民,相比較起來,魏國的姬氏子弟好歹還有自己的營生,而這些楚國熊氏王族,那簡直就是吸血的蛆蟲,爲了自己奢華的享受而不惜一切地企圖榨乾封地內的百姓。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熊氏一族都是這樣,比如暘城君熊拓。這就是一位比較有抱負的邑君,他非但只抽取了僅僅一成的邑稅,更將這筆邑稅用來組建軍隊,投入在歷年與魏國汾陘塞的戰事上,除此之外,還曾向西側的鄰邦巴國買馬。

    別看暘城君熊拓手頭也僅僅只有一百兩匹戰馬,用以封賞給大將與親衛騎,縱觀整個楚國,其實並沒有那位邑君握着上百的戰馬。

    一來是楚國並不出產良馬,二來從巴國購買良馬價格昂貴。至於其三嘛,對於楚國大部分熊氏貴族來說,騎馬哪有乘坐十幾人擡的大轎更有派頭?

    可即便暘城君熊拓將國稅與邑稅的總額定在『什四』,這也比魏國的『什二』國稅高出了整整一倍。

    整整一倍啊!

    這意味着那些楚國的田農們。有更多的存糧可以安然度過寒冷的冬天,不至於在冬天忍飢挨餓,也不必爲了提早當年的過冬口糧,在家中頂梁挑擔的男兒不得不入伍換取一筆“安家費”。

    那拿伍忌來說,他上頭原來有一位父親、兩位兄長,可如今。他卻是家中唯一的成年男丁,可他要養活多少人?一位臥病在牀的老母親,兩位孀居的嫂嫂,一對幼弟、幼妹,還有年歲更小的侄兒、侄女,他一個人,就要養活七八個人。

    這也是爲何楚國的百姓對於投入格外熱衷的原因,因爲若不投軍,他們一家老小是真的活不下去。

    當然,暘城君熊拓所給的那筆“安家費”頂多只夠供養一家老小渡過當年冬季,待等來年,他們還是要忍飢挨餓,而這個時候,就需要一筆額外的金錢來源。

    若是能頑強地在一場又一場的征戰中活下去,儘可能地搶掠魏國百姓手中的財物,那自然是最好,如若不然,不幸戰死疆場,那麼就只能伍忌家中一樣,老父戰死長兄上,長兄戰死二兄上,二兄戰死伍忌上,直到家中的男丁全部犧牲。

    到時候,爲了生計,伍忌的那兩位嫂嫂恐怕就只能將自己賤賣,包括伍忌的那對幼弟、幼妹,或許也會賤賣給有錢人家,地位比家奴更加不堪。

    這並非開玩笑,這正是楚國貧苦百姓的普遍寫照。

    因此,相比較楚國的重稅,趙弘潤所提出的待遇對於那些楚兵來說簡直就是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任意開墾荒地,頭三年免稅,三年後國稅『什二』,沒有邑稅,也沒有別的亂七八糟的稅收,而更讓他們心動的是,即便繳納不出稅,也可以通過徭役來代替,通過幹苦力的方式向當地官府償還稅收,這就意味着,不會有哪戶人家會因爲稅收而餓死一家。

    這簡直是萬分的仁政!

    “你……怎麼說?”

    一名怦然心動的楚兵偷偷私下與旁邊的同伴商議着。

    只見那名同伴也是雞賊地瞅着他,小聲回問道:“你先說。”

    “你先說。”

    “你先說。”

    其實他們都已經心動,只不過不好率先開口而已,畢竟再這麼說,歸降魏國也屬於是投敵之事,可不怎麼光彩。

    終於,對視了良久,其中一名楚兵忍不住小聲說道:“『什二』之稅……就算是十畝地,一年下來也能剩下好些錢吧?”

    “何止。”另外一名楚兵壓低着嗓音說道:“那位魏國的小肅王不是說了麼,只要你有這力氣,荒地任由你開墾,二十畝、三十畝隨便你……而且頭三年還免稅。”

    他倆的小聲對話,亦引起了附近幾名楚兵的關注。

    這不。又有一名楚兵小聲地埋怨道:“爲何咱們楚國的賦稅高達『什五』、『什四』,人家魏國就只有『什二』呢?”

    “還能爲什麼呢?”又有一名楚兵不屑地冷笑道:“項城君當年居住的城,你等是沒見過吧?嘿!”

    周圍的楚兵們聞言皆沉默不語,其實他們也不是傻子。又豈會不明白根本原因。

    “問題是,那位小邑君的話可不可信。”一名較爲年長老兵仍有些顧慮地提醒道。

    話音剛落,便有原熊琥軍的士卒低聲替趙弘潤辯護:“人家魏國不實行邑君,都是封什麼什麼王,方纔那位。是魏國的肅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