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魏宮廷 >第二百三十五章:赴任
    在與刑部尚書周焉一談之後,後續幾日趙弘潤也並沒有到工部的冶造局而去,因此他要忙碌的事還有不少。

    而首當其衝的,便是那筆龐大錢物的收尾事宜。

    在那幾日,在兵部與工部相關官員的督協下,戶部官員清點了趙弘潤堆放在祥福縣的那一批龐大物資。

    不得不說,這是一筆十分龐大的錢物,其中金銀倒還要說,麻煩的是那些珍珠、玉石、漆器、銅器以及楚國風的字畫等等,因此,當戶部轄下的倉部司署提出,由他們來售賣於大魏境內的城池時,哪怕是趙弘潤與軍方,都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畢竟,這的確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

    然而,由於向國內兜售這筆錢物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趙弘潤提議戶部先喫下這筆錢物,估算出估值,以銀兩或銅錢也清算結算給其餘幾方的戰利所得,允許暫時拖欠款項。

    這個建議,得到了戶部轄下倉部司部的支持,畢竟趙弘潤給他們的估值,雖然價值已頗高,但仍舊是在保守估值之內,只要他們戶部耐得住,別是一股腦地將那些珍珠、漆器等物向市場拋售,事實上,事後所得的錢可能還要在趙弘潤的估算之上。

    不過對此,無論是趙弘潤還是其餘幾方,並不在意。

    倒不是說他們不明白其中的利潤,問題是他們沒有多閒工夫去操作這件事,他們更希望得到現款、與現物。

    比如商水軍與鄢水軍所佔的一成戰利,這兩支楚國降軍的主帥,即谷粱崴與屈塍二人,就皆希望能兌換成現款、現物的資源。

    畢竟眼下在商水、鄢陵、長平一帶,居住着多達四十萬左右的楚民,這些楚人在商水軍與鄢水軍的幫助下,試圖將那幾座城池打造爲適合他們居住的地方。

    可問題是,比如鄢陵,當初趙弘潤可是下令一把火將鄢陵給燒了的。如今雖然有十幾萬楚人住了進去,但是睡的卻幾乎還都是行軍帳篷,要重新恢復鄢陵的繁榮,就勢必需要大量的物資支援。

    最終。在趙弘潤與戶部的交涉下,戶部同意即刻對商水、鄢陵、長平三城的物資支援,由倉部主持,從各地徵調米糧、衣物、農具以及各種生活所需用品,從水路運至商水與鄢陵。

    其中。這些物資的價值以及運輸花費,皆從商水軍與鄢水軍的那一成戰利中扣除,不過作爲交換,商水、鄢陵、長平第三年至第五年的稅收,允許商水軍與鄢陵軍截留。

    當時聽到這個條件時,就連趙弘潤都有些可憐戶部,因爲這一項條件暴露了戶部、或者說國庫內資金不足的尷尬,否則,又豈會先取用商水軍與鄢水軍的那一成戰利,事後再用別的方式償還呢?

    『看來。戶部是鐵了心要將那批物資捏在手裏,不時地丟出一些,希望賣出更高的價錢……』

    儘管明白戶部官員們的心思,但是趙弘潤仍然暗自搖頭不已,因爲他覺得,似戶部這種操作方式,雖然可以達到利潤最大化,但是所花費的時間亦會成倍地增加,效率極其低下。

    不過既然戶部選擇『利潤最大化』地拋售那筆來自楚國的財物,趙弘潤也懶得再去說他們什麼。他只要保證自己一方的人得到足額的錢。

    這裏所說的『自己一方』,並不包括浚水營、碭山營與汾陘塞,畢竟駐軍六營無論是在兵部還是在戶部眼裏都是極難伺候的大爺,戶部絕不敢去坑這幾位爺。

    但是屈塍與谷粱崴說執掌的鄢水軍與商水軍。趙弘潤就只有自己出面爲他們撐腰了,免得某些不長眼的傢伙剋扣屬於這兩支軍隊的東西。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對商水、鄢陵、長平三地的四十萬楚民的肯定與優待,魏天子特例允許給予這三座城池的四十萬楚民『以楚制楚』的厚待,即從中挑選出楚人擔任縣令等官職,來負責當地的民事。

    對於那三名縣令的任命。最後還是落到了趙弘潤手中,見此,趙弘潤二話不說就將羊舌燾等幾個當初親近魏人的中小氏族的族長,破格提拔爲商水、鄢陵、長平三地的縣令,而其餘輔佐他們的官員,就由這三位新任的縣令自己來決定。

    至於武尉,就更不必操心了,畢竟商水軍與鄢水軍,那可都是編制爲三萬人的軍隊,有這兩支軍隊負責三座城池的治安緝盜,綽綽有餘。

    待等這個消息傳到商水、鄢陵、長平一帶後,當地四十萬楚民皆對大魏天子允許他們『自治』頗爲喫驚與歡喜,一時間,魏天子“聖賢”的美名在楚民中遍傳。

    畢竟那些楚民也曾擔心他們在歸順魏國後,魏人會不會虧待他們,而

    如今魏天子做出這等厚待,便杜絕他們心中或有可能被魏人欺凌的假象。

    當然,事無絕對,也有不少中小氏族、以及被趙弘潤收刮乾淨家財的大氏族,對於羊舌燾等人擔任商水等地的縣令極爲眼紅與鄙夷。

    尤其是羊舌燾,據說有不少眼紅的氏族,對於他將自己孫女送給那位肅王殿下當妾,藉此攀上高枝而頗爲不恥。

    不過相信羊舌燾對此無所謂,畢竟這老頭的臉皮,在趙弘潤看來絕對有城牆那麼厚。

    四月二十日的時候,屈塍、晏墨、巫馬焦等降將便準備離開大梁,回到他們駐軍的商水縣、鄢陵縣去了。

    畢竟他們是駐軍將領。

    臨走前,趙弘潤請這些將領在大梁內的一家酒館吃了一頓酒,恩威並施,既敲打了他們,同時也對他們許下種種承諾。

    不可否認,對於商水軍與鄢水軍,趙弘潤還是頗爲上心的,畢竟執掌這兩支軍隊的將領們,早在楚國時便已向他效忠,在趙弘潤還未在大魏內執掌一支軍隊的當下,稱商水軍與鄢水軍是他的嫡系軍隊也毫不爲過。

    而商水軍與鄢水軍的將領們,想來也是明白這一點,因此,這兩支軍隊的忠誠,其實並不成問題。

    而待等這些將軍們離了大梁,趙弘潤便徹底閒了下來,因爲該忙碌的,都已經忙完了。

    此時正值四、五月交替的時候,在趙弘潤看來,正是離開大梁出城玩耍的好時候,可遺憾的是,明明此時他手中攥着幾十萬兩銀子的錢,擺脫了當年因爲囊中羞澀的苦逼日子,結果,卻不得不更苦逼地到工部冶造局去當值。

    『算了,今日就去冶造局看看好了。』

    過了一日又一日,趙弘潤終於是擺脫了又被其父皇所坑的心裏陰影,打起精神,帶着宗衛們前往工部的冶造局。

    此時,東宮太子弘禮、雍王弘譽、襄王弘璟、慶王弘信等人,早已入主了他們各自所選擇的司署,大力培植心腹、親信,唯獨趙弘潤這邊,至今還未在冶造局露面過。

    不過話說回來,似趙弘潤這等皇子,在六部轄下的司署當值,並不需要每日點卯、按時就班,只要在年末時做出成績來,負責監督這些位殿下的御史臺,也並不會向魏天子打什麼小報告。

    就像趙弘潤這幾日,他因爲在忙碌於與戶部交割,因此,哪怕他至今還未去冶造局露面,御史臺也並未派遣過來催促,魏天子那邊也沒有說什麼。

    不過話說回來,如今趙弘潤閒下來了,還是每日遊手好閒,相信他父皇以及御史臺,就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當日喫過午飯後,趙弘潤便帶着幾名宗衛來到了工部的冶造局。

    工部冶造局的局丞名叫王甫,當初趙弘潤出征前改良那兩百餘輛戰車,便是由這位大人經手。

    而當聽說趙弘潤今日帶着宗衛們前來當值,局丞王甫在聞訊後急忙迎了出來。

    要知道今時不同往日,當初趙弘潤來的時候,他只是託冶造局辦事,而如今,冶造局已成爲了這位肅王殿下的下屬,要是不慎怠慢了這位殿下,使得這位殿下削了他的官,就算是工部尚書,也難以插手干涉。

    而趙弘潤顯然也明白這一點,因此,當他看到王甫滿頭大汗、慌慌張張地跑出來迎接時,就笑着寬慰他道:“王局丞不必如此拘謹。……本王與冶造局,那可是老朋友了,難道王局丞還信不過本王不成?”

    聽聞此言,冶造局的局丞王甫彷彿是吃了顆定心丸,着實心安了許多。

    仔細想想,其實確實如此,六部之中,趙弘潤的確與工部關係最好,而這裏所說的工部,其實指的就是冶造局。

    想當初趙弘潤製造的巨型風箏,還有在科試會場上那批連夜趕製的白蠟,那可都是出自冶造局內這些能工巧匠的手筆,甚至於,工部左侍郎孟隗帶走協助趙弘潤出征楚軍的那一批官員與工匠們中,亦有不少是冶造局的人。

    因此,趙弘潤這位肅王殿下,還真可以說是冶造局的老朋友。

    如此一想,局丞王甫是越想越心安,抹了抹額頭方纔的汗水,釋然般笑着說道:“下官失態,叫肅王殿下見笑了。……今日肅王殿下大駕至此,不如下官引殿下參觀一下我冶造局,如何?”

    “有勞王局丞了。”

    “豈敢豈敢。……肅王殿下請。”

    “請。”(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