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亂世揚明 >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
    崇禎十年正月,隨着登基大典緊鑼密鼓地籌辦,夏天南迅速開始了接管大權的進程,大順軍曾經掌控京城的痕跡被秋風掃落葉一般掃得乾乾淨淨。

    正月初八,因擁立太子即位有功,夏天南被提拔爲五軍都督府大都督,進太子太保,爲表隆重,其大將軍的升級版頭銜和國公的封賞另擇日舉行儀式。

    正月初十,內閣首輔溫體仁被授爵忠仁伯、加吏部尚書、進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蔭一子爲錦衣衛千戶,達到了文臣的鼎峯;同一天,方正化升司禮監掌印太監,提督東廠。內閣和司禮監這兩大權力機構,加上東廠這個特殊的機構,都落入了夏天南手中。

    正月十一,瓊海軍正式接管了內城所有城門的防務。原京營殘部被遣散,擔任軍官的勳貴子弟都被解除職務,夏天南命兵部牽頭,重新在平民中招募良家子弟,編入京營,按照瓊海軍的模式訓練,只保留了原來的建制,各營的千戶、副將、總兵則從瓊海軍營連級的軍官選拔抽調。京營正逐漸淪爲瓊海軍的二線部隊。

    正月十二,原千戶衛忠被下旨任命爲錦衣衛指揮使,取代了原指揮使駱養性;原廣州錦衣衛百戶周國新被破格提拔爲錦衣衛指揮僉事。同一天,兵部右侍郎陳新甲被正式任命爲兵部尚書,原尚書楊嗣昌則被降級爲禮部左侍郎。

    短短十來天的時間,夏天南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把整個京城的防務和內閣、司禮監、吏部、兵部、東廠、錦衣衛等要害部門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軍政一把抓,權力之大,超過了明朝歷史上任何文臣或者武將,就算曾經權傾一時的“立皇帝”劉謹、“九千歲”魏忠賢,也遠遠不及他。

    正月十五,民間的元宵節,年號永曆的朱慈烺召開了真正意義的第一次大朝會。

    坐在龍椅上的永曆望着下面站立的文武百官,回想起半個月前剛入宮時的場景,宛如隔世。剛坐上龍椅時的激動與興奮,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而這一切,都拜一個人所賜,這個人,正站在百官的最前方。

    以大都督身份參與朝會的夏天南傲然站立,與永曆只隔着一段臺階的距離,相距不到五米。他看了看這位少年天子,雖然保持着微笑,但從其眼神中依然可以看出一絲憤懣。他又回頭看了看身後的百官,所有大臣無論文武,除了溫體仁、陳新甲等人,接觸到他的目光之後都畏懼地垂下了頭,不敢對視。

    夏天南心想,這就是大權在握的感覺,所有人都臣服在權力的面前,自己和那位少年天子,中間只隔着一層紙,除了名分,與皇帝也沒多大區別了。只要永曆安安分分做個傀儡,就像歷史上的漢獻帝一樣,這龍椅讓他多坐幾個月、甚至幾年也沒有多大關係;如果他要搞事情,要拉下馬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這種大朝會只是例行公事,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更多的是宣示新皇帝的存在感,爲接下來的接管實權做鋪墊。只可惜,在可以預見的範圍內,永曆被架空已經是板

    上釘釘的事實了,這次朝會已經淪爲了走過場。

    按照流程,六部尚書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等重要官員依次稟報自己管轄範圍內的事務,按照現代的觀念,這是部門的負責人向新皇帝述職,雖然過程冗長,可是不能省略,要按部就班地進行。

    當排在最後的大理寺卿述職到一半時,一個宦官匆匆忙忙從大殿的側門進來,小聲向永曆稟報了幾句,永曆頓時臉色大變。

    百官都是精明人,看到天子的臉色,就知道出大事了。大理寺卿也知趣地停下了例行公事的“述職”,等待皇帝作出重要指示。

    果然,永曆朗聲說:“諸位愛卿,朝會暫時停止,因爲北邊發生了大事。剛纔接到遼東八百里加急,韃子僞汗皇太極親率八旗大軍叩關,趁寧遠無大將鎮守,即將從寧遠入寇”

    羣臣一片譁然,最近幾年真是多災多難,韃子和流寇輪番肆虐,一個剛走,另一個又來了。先是阿濟格和阿巴泰入寇,然後是李自成入京,這纔過去了幾天,皇太極又率軍親征,還讓不讓人活了

    永曆點名道:“本兵何在”

    新任兵部尚書陳新甲看了一眼側前方的夏天南,猶豫片刻,出列道:“臣在。”

    “韃子入寇,本兵有何對策”

    陳新甲思索片刻,回答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韃子來了,自然要派兵阻截,不能讓其輕易南下。北直隸遭受韃子和流寇的輪番荼毒,需要休養生息,實在不能再經歷戰事了。”

    永曆點點頭:“禦敵於國門之外這思路不錯,只是遣何人前往”

    這不是廢話嗎,除了平南侯和寧遠總兵吳三桂,還有什麼人能打陳新甲心裏嘀咕道。

    雖然對皇帝的這番做作頗有腹誹,但陳新甲嘴上仍然恭敬地回答:“啓稟陛下,臣認爲當遣寧遠總兵吳三桂火速返回駐地,然後請平南侯坐鎮京師,保住腹心之地不失,以免重蹈闖逆奔襲京師的覆轍。”

    其餘大臣紛紛點頭,認爲這是老沉持重之言。前方讓吳三桂去打,反正這是他的防區,後方則靠瓊海軍坐鎮,畢竟京師的安危需要重量級人物來保證。

    永曆卻不置可否,詢問:“其他人還有什麼建議”

    一人出列,奏道:“陛下明見:吳三桂南下的勤王兵馬僅有兩萬餘人,且勞師遠征,需要休養,貿然派去與韃子大軍正面硬碰,恐怕力有未逮。平南侯乃國之棟樑,瓊海軍又是天下第一強軍,除了他老人家,另外無人可以抵擋韃子僞汗的八旗大軍。臣建議,讓平南侯率大軍前往寧遠迎敵,關寧軍休養幾日養精蓄銳,隨後出發,作爲援兵。”

    陳新甲定睛一看,卻是兵部左侍郎翟效奇,自己曾經的同仁,現在的副手。


章節報錯(免登陸)